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jie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人类活动产生的结果,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要是人类为了更便利的生产生活而创造出的一门重要学科。通常来说,对数学的认识,是从理论抽象性、应用广泛性、逻辑严密性等三方面进行的,这是数学的特性表现得最独特的地方。而且这三个方面的特征之间又存在着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在实施中学数学教学时,应依照数学自身的特征,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努力探索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素质教育的交汇处,促进中学生德、智、体、美素质的整体发展。在现代中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对于如何教好数学,本文从数学的三大特点入手,结合一些教学实践,分析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为抓手,积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对于计数来说,我们要求不仅要存在计数的对象,而且还存在另外一种可以在研究计数的对象时不考虑除这种数以外的所有其他一切特性的能力,同时这种能力的历史发展结果是长期以经验为指导的。相对于数的定义来说,形的理论定义也是完完整整的从外部环境中演变而来的,并不是凭空想象中由单纯的理论思维创造而来。首先必须要有具有大概轮廓、形状、大小的物体,通过比较这些物体的形状,才能形成构造出形的概念。
  只有积极探索、努力挖掘、坚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才能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实物、图片、文字、电脑、游戏,比赛、表演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这一过程当中,要注重采用从真实事物中抽象提取出数学思维概念的这一教学方式,而且要重视不能使数学概念陷入某一具体模型的讨论纠结当中。在培养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方面:第一,要根据中学生的实际年龄自身的心理特点,制订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抽象程度,对一般的中学生来说,抽象的内容不应过深;第二,对于数学抽象概念的认识要以确定的概念作为前提和基础,否则,基础知识掌握不充分,抽象概念将会变成一个空洞、虚幻和缺乏实际内容的事物,广大中学生要提高对抽象概念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严谨的态度是多么重要,不然会影响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数学科学具有普遍的严格逻辑性特点。数学中严谨的推理是支持每一个数学结论正确、准确、精确,难以撼动的保证。数学使人精确,在新世纪的今天,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进取心,已成为我们每个人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对于中学生来说更是相当必要的,通过练习数学中的推理,对学生的解题规范和书写格式也应作严格的要求,使严谨的学风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对数学的学习过程,不只是简单的对数学结论学习,更深层的是让学生理解数学结论,分析研究出结论的推断过程。一个推理过程不完整的数学结论,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的价值。如果学生在对于一些数学结论难以理解的情况下又得不到老师及时地讲解答疑,这样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进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丧失兴趣和信心。
  对于教学严密性程度的把握应当尊重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自身的素质的差异和教学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严密程度不同的教材。每一个学生都存在一种固有的自身条件,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重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在浓厚、公平、团结的氛围得以发展、不断努力,进而从不同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三、综合运用各类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在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问题可以通过师生互动共同加以解决;有的则可以通过普及其他学科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来加以解决,其中后者最为关键。数学学科的渗透力极强,与其他学科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综合运用各类学科知识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离不开数学这门学科,数学应用具有普遍性。因此,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重在让学生知道数学在有些领域的具体应用,使得学生提高对学习数学的认识。另外,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强调具体数学知识的简单运用,而且要加强学生对一些数学概念和思维方法的认识,进而深入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数学,在中小学期间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学习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关键时候,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灌输数学的一些思想,用较宽广的视野教育学生学好数学,不能局限于书本的知识,不能以是否在实际生活中直接有用来取舍教学内容,也不应在教学中加大难度,让学生接收超过其接受范围的内容。
  总之,对于中学数学的学习,一方面广泛开设数学教学的课程,使每个学生都有接受数学教学的机会,同时,也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的差异、对专业的敏感度以及智能发展的特长,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方面得到相应的培养和发展。
其他文献
批阅作文是每个语文老师都会面临的问题。在学生的作文本上,老师们或简洁、或详细地抒写着内心的看法,这些话语像涓涓细流流进了学生的心田。细流会汇聚成大海,它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那么,老师对学生作文评价的现状又是如何呢?  据调查,87%以上的初中生对教师的评语不感兴趣,其中9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的作文评语语言僵化教条,形式机械单调,没有多少启发意义。的确,目前的作文评语空洞的套式较多,例如:“论点
聋哑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对聋哑学生“进行发音、听话(看话)、说话和祖国语言文字教学,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话(看话)、说话、阅读和作文能力,发展观察和思维能力,并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低年级要打好字词基础,搞好“每日一词”的教学;中年级要严格进行句、段的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句子,为连段成篇打好基础;高年级进行篇章的综合练习,要结合本地实际和聋哑生的活动范围增加一定数量的篇章练习。特殊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经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谁掌握了学习方法,谁就掌握了打开一切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学生在学校所能学到的知识很有限,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社会成员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因此,掌握科学方法比掌握具体的科学知识更具有长远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科学教学中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和
数学建模教学在西方国家已有三十多年了,并在数学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教育、科学、社会、文化的观念来看,数学建模已被广泛地应用在数学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意义和特点  关于数学建模,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都在不停地使用模型,修改模型,检验模型,再使用模型,如此循环的过程。对于数学建模,从某种意义上当代除了数学之外的理工科的成熟理论都是数学建模的范例。同
期刊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新学教材的兴趣。”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好坏。要教好初中数学,单凭学习目的教育,还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必须辅以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在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教学由于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导致学生学得累,教师自己也教得苦,到头来学生只会按部就班地解题,动手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相当低下,更谈不上开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勤于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而现在很多的数学教学成了对题海的挑战,面对大量的习题,不仅仅使很多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 阻碍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的形成。为改变学生的学习状况,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本文针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做了一
瓦斯灾害是我国煤矿的主要灾害因素之一,瓦斯灾害已成为制约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炭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井下采掘工作面进行采掘活动时,瓦斯涌出到生产巷道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