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写话教学浅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2228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莱阳姜疃镇鲁花中心小学 山东 莱阳 265200)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67-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在第一学段称为写话,主要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鼓励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的认识和感想。在低年级不必过于强调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差异,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想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除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手写我口’。”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他们没有写作的经历,对作文不惧怕,表现出较强的兴趣。结合自己几年的教学,谈谈自己在一年级写话教学方面的简单认识。
  1 注重积累
  1.1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在识字教学中,不仅要锻炼学生组词,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还要进行造句,指导他们恰当使用生字、新词,并要做到把话说完整、说清楚,为以后的书面表达打下基础。
  1.2 结合课文内容积累相关词语。比如《影子》,“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天小黑狗”,“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通过两句话的学习引出“形影不离”,“杯弓蛇影”词语。又如《小小竹排画中游》,可以引出“鱼米之乡”,“风景如画”等词语。这样既促进了课文内容的理解,又积累了词语。
  1.3 通过背诵教材中语言生动形象、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一些儿歌、韵文等,积累一些好词佳句,丰富自身的语言,从而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1.4 抓住课后的泡泡问题进行简单的语言训练。比如在上《小小的船》时,有一道练习题要启发学生由描写的对象的色彩、形状等方面去想象。如:“弯弯的月亮像小船”,“蓝蓝的天空像大海”,鼓励学生说出与别的同学不一样的内容。还可以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自由选择形象鲜明的事物,说说“—像—”。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许多很好的比喻句。
  2 进行简单的写话训练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特点,按照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认识原则,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采用先练一句主谓俱全的话到一句四素俱全的完整话,从说到写,说句写句相结合。
  2.1 立足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写话训练。比如《四季》一课可让学生写一写自己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因为学生对四个季节的特点都比较熟悉,所以都能把自己的理由写清楚。
  2.2 续写。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结合课文,让孩子续写文章结尾,不但能丰富孩子想象力,更能锻炼孩子今后写作能力。如一年级上册的《雪孩子》课文结束后,我们可以这样来延伸课文:让学生续编故事《雪孩子又回来了》,想象小白兔与雪孩子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让孩子充分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及时释放孩子的说写欲望。选出好的作品在班里读一读,更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从而不断提高孩子的写话兴趣,形成良好的氛围。 
  2.3 看图写话。人教版小学语文书图文并茂,特别是低年级,每幅插图都生动形象,富有童趣,符合这个年龄段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说话素材。看图写话一般包括单幅看图写话和多幅看图写话两种类型。对于单幅图的看图写话,要让学生找出图中所表达的几个要素(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分别是什么,弄清图意及这幅图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使学生总体对图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再从整体到局部,抓住细节进行仔细观察。而如在训练学生观察图画《不要摘花》时,由于孩子们有了原先的找春天活动,结合自己的感受连同图意,你会发现小女孩的手有点往回缩这一细节,你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妈妈的话语,小女孩的举动,而这也正是这幅图所表达的意思。你瞧,一位学生在文中写道:
   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小花、小草都来凑热闹。瞧,它们在公园里绽放着一张张欢畅的笑脸,多讨人喜欢。小红在路过公园也不禁被他们吸引住了,她不知不觉地把手伸向了小花。妈妈看见了,忙阻拦说:“不能摘!不能摘!花是开给大家看的!”小红听了,忙把手缩了回来。
   这是多么纯真心灵的表白啊!
   对于多幅图的看图说话,要再把每幅图看清楚、弄明白的基础上,想想图与图之间、人物与人物之间存在哪些联系,时间和地点发生了哪些变化,使多幅图的写话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故事。在观察图时,先指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画上,比如:《小兔运南瓜》,有三幅图。第一幅,小兔站在南瓜地边望着大南瓜想:怎么运走呢?第三幅,南瓜已经运到了家,兔妈妈奇怪地问小兔是怎么运回来的,小兔平静地告诉了妈妈。小兔究竟怎样运南瓜,这幅图空缺,留给学生想象。学生想出的办法有的虽然不太合理,但却都能各抒己见。
  2.4 低年级的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用“故事”代替“作文”就有一种不可抗拒的亲和力,让他们知道,说身边的事就像讲故事一样,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写身边的事就像写故事一样,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写话对于他们来说似乎很高深。因为写话要以大量的生字、词语作为基础,而一年级的孩子才处于识字的初级阶段,不具备完成写话的能力,但它却是奠定书面表达能力和培养学生写话兴趣的基础期。
  2.5 绘画作文。一年级的学生喜欢涂涂画画,乐此不倦。常常看到他们拿着自己的“作品”津津乐道,教师要因势利导,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机会,让他们介绍自己图画的内容,并将这些写下来。
  3 阅读一些浅显的儿童读物
  让学生养成每晚阅读的习惯,这样既可以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又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像指导绘本《月亮,生日快乐》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写话练习:(1)小熊给月亮买了一顶帽子当生日礼物,可他该怎样给月亮戴上呢?(2)现在这只小熊跟前面的小熊一样吗?(3)请仔细观察这只小熊,你发现了什么?(4)小熊最后能追到他的帽子吗?(5)是呀,一阵风把帽子吹走了,他心里会怎么想呢?(6)同学们猜猜,这次小熊可能会对月亮说些什么呢?这些问题的设计把学生带到了既定的情境中,让他们在未读此书时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在阅读完本书后,又为学生的写话寻找材料:(1)确实这只小熊太让我们喜欢了,那你们猜一猜小熊以后每年这个时候还会为月亮过生日吗?(2)如果你是那只小熊,明年的生日又会送什么给月亮?会对它说些什?这些教学设计,意在透过言简意赅的文字与精致生动的图画,让学生在聆听动人的故事情节的同时,不仅让他们经历了“习作之旅”,还引导学生感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感受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起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满足感和喜悦感,学生就会对写话产生兴趣,才会觉得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去学,乐于把心中的想法用充满活力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一来,写话训练对学生来说就是水到渠成之事,教学目标自然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52-01     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教育家赞可夫说:"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往往是被忽视的。新世纪的课程改革特别强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59-02     对数学问题的猜想,实际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和本质时的一种策略,是建立在事实和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想。学生在猜想过程中,新旧知识的碰撞会激发智慧的火花,思维会有很大的跳跃性,提高数感,发展推理能力,锻炼数学思维。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56-02      1 改变传统观念——创新能力的前提   传统的教育观认为,创造只是个别天才人物的事情,一般人不可企及。这种观念十分落后。必须彻底摒弃。其实,创新能力并不神秘,它是人性的重要特质,是人的巨大潜在力。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刨造力的培养。它的目标和任务主要是通过教学
【摘要】互动教学,是指在课堂上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与学生以合作、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知识理论、方法道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交往和沟通。互动教学的中心主体是学生,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学生而展开。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在发育中的青春期,存在不主动沟通想法,隐藏自己的心事等特性。而数学学习是一个需要理解才能消化的过程,并不是死记硬背就能学好的。数学课堂互动是否有效,体现在能否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成
【摘要】要积极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语文合作学习的目标要明确;正确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调控和指导作用;教师要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内容;要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合作。  【关键词】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 自我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64-02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常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有了新的变化,不但要求具备丰富的知识,更要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已成为当今教学特别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也成为新时期对教师的新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自主力量,发扬民主;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勤于发问;善于组织学生合作,创设情境;让学生勇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寻求变异,进行开放性思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
【摘要】现代信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给社会创造了致富的门路,也给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和方面。置身于这个信息时代,就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其信息优势,丰富教学的内容,优化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的质量。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利用,发现了更新现代数学教学,加强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新途径,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 ; 教学
目的对一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GCD)家系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并对其行BIGH3基因的突变筛查,进而确定其致病基因并探讨其致病机制。方法收集一临床诊断为GCD的家系,共13名成员,包括4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65-02     创造能力不是知识特征,它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品质;是一种努力开拓,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延展,是人们加快认识、利用自然的有效工具,创造能力培养的目的依据《物理课程标准》,要从物理知识和科学方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66-02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规定:"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