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chouzhu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比较法是不少高中地理教师喜欢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将各种类型的知识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由于比较法简单易学,应用方便,并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不但教师易教,而且学生也易学易用。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若能适时地运用比较法,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答题技巧,而且能够使学生从更深层次上了解地理环境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各种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更加系统地理解知识。
  【关键词】比较法高中地理
  地理知识是丰富多彩的,其综合性与区域差异性的特点决定了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特殊的地位及作用。比较法能够突出本质特征,有利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能够区别异同,有利于加强地理知识的联系;能够使地理知识系统化,有利于知识的长久记忆。作为重要的地理教学的逻辑思维方法,比较法在中学地理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地理比较法要与其他地理逻辑方法结合使用
  地理比较法是教师引导学生确定各种被比较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在某些特征或关系上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的方法。它与地理综合分析法、地理归纳法与地理演绎法等方法组成重要的地理逻辑方法体系,而且又是这些逻辑方法体系中最为常用和最为重要的方法,其他各种地理逻辑方法都不同程度地依赖于地理比较法而进行;反之,地理比较法也要与其他地理逻辑方法结合使用。例如,我们可以对世界四大渔场的分布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北海渔场位于东格陵兰寒流和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处,北海道渔场位于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处,纽芬兰渔场位于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秘鲁渔场位于秘鲁寒流的上升补偿流处;然后通过比较,发现前三大渔场具有共性,即都位于寒、暖流交汇处,而秘鲁渔场则不然,位于寒流流经处;最后综合四大渔场的分布特征和洋流的关系,归纳得出洋流对海洋渔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的结论。
  二、相似概念的比较
  中学地理知识中有许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相似或相近的概念,学生很容易将其混淆,张冠李戴。针对相似概念,通常采取比较的方法,突出不同点,区分概念。例如降水和降雨,都表示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到地面这一现象。不同点是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和固态水,而降雨即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滴状液态水。可见,降雨只是降水的一部分,仅指液态水即雨水。所以,在描述气候特征时,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mm左右,用的是“降水量”;河流的五种补给形式之一是“雨水”,即降雨,两者不可调换。再如水资源、水利资源与水力资源一组相似概念。首先,三者均与水有关;但是水资源强调的是能为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水利资源则强调被人类控制应用于灌溉、给水、发电、航运、养殖等方面的用水。而水力资源则是从属于水利资源的范畴,通常指天然河流或湖泊、波浪、洋流所蕴藏的并被人类控制的动能资源。举例来说,平原地区水资源丰富,而水力资源往往很匮乏。类似的概念还有很多,如地形与地势、汛期与洪水期、天气与气候、径流与径流量等等,都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
  三、比较同一事物的发展变化
  中学地理知识中许多知识是要求学生掌握地理事物发展、演变的特点和规律。也就是对单一地理事物从时间上做前后对比,或从发展过程中作各阶段的比较,具有从古到今、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的进行比较。例如,用比较的方法学习东南亚的经济,可以从经济特点、产业结构特点、产品、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地位等几方面,将过去和现在进行对比,有助于学生掌握东南亚经济的发展与变化。
  四、图表比较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课本中有各种地图和地理事物的统计图表与课文内容紧密配合,有助于帮助同学理解相关知识,也是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的重要阵地。如3.5节的潜水与承压水图,类似这些自然地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但是用比较法对地图进行比较,学生也比较容易找到两地理事物之间的差异:潜水就是在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承压水就是在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简单来说,就是埋藏的深度不一样,这样就有助于学生理解了。地理课本中也有不少图片(照片),如5.2节讲农业的区位选择时安排了三江平原的种植业与青藏高原的放牧业两幅图片,展示了两种不同的农业景观。通过看图分析得出,三江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广人稀,可进行大规模的机械生产,主要种植小麦;青藏高原地势高峻,气候寒冷,草场广布,人们从事粗放的放牧业。这样一比同学们就能了解影响农业的主要因素有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等。
  综上所述,地理比较法多应用于地理理性知识的教学。这主要是因为地理比较法是确定被比较的地理事物相同点或不同点的逻辑方法,其作用在于通过比较突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加深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建立地理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掌握新的地理知识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有利于深化对地理事物的科学认识和形成正确的地理观点。因此,诸如地球上五带的特征、陆地上13种气候的特征、我国四大区域的特点等地理特征类知识,黑子和耀斑、背斜和向斜、冷锋和暖锋等地理概念类知识,三大类岩石的形成、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形成、四大渔场的形成等地理成因类知识,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地理规律类知识,都需要运用地理比较法来进行教学。总之,老师要在地理课堂上恰当的应用比较法,学生才能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准确的运用比较法,这样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白瑞敏,徐宝芳.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8.
  [2]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刁传芳.中学地理教材教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4]王树声.中学地理教材教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的目的是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是要使学生获得终生发展的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注重人的学习能力。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教育模式,真正教育学生学习的能力,这就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上来,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历史教学主体意识合作学习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普遍是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
【摘要】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有助于重难点的突破,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高中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促进历史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历史教学应用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把超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的技术。使人通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音乐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任何一种音乐能力,都是在音乐感受能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音乐欣赏就是通过听觉去感受一首歌曲或乐曲的思想感情及艺术美,从而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陶冶我们的情操。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与掌握
【摘要】对我国普通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素质教育是国家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是高中教育的主要目标。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音乐鉴赏能力来实现的。  【关键词】普通高中音乐教学音乐素质  音乐是通过歌唱、演奏等独特的表现方式反映生活与大自然的方式和手段。它是一种通过鲜明的节奏、欢快的乐曲、优美的歌声和丰富的情感
【摘要】历史作业是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还能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历史作业,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地学,灵活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通过对后进生完成历史作业的消极心理因素的分析和探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针对后进生的历史作业设计原则:自主性、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后进生历史作业设计  一、
【摘要】在地理教学中,通过重视地图使用,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地理教学地图教学学习兴趣教学效率  地图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知识的基础,也是地理教学的主要工具。经常运用地图,可以加强地理课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对于提高地理课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巩固记忆、培养能
【摘要】新课改实施以来,历史课堂教学方面的研究可谓“百家争鸣”。广大历史教师提出并积累了许多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但令人担忧的是,传统历史课堂教学的缺点与不足仍然存在:学生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思维能力较弱,知识的迁移及灵活运用能力差,部分教师专业素质低等。笔者结合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谈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课程中教学安排与设计,以期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初中历史课堂
古代诗人经常游山玩水、写景言志,写景抒情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而在高考试卷中,写景抒情诗的考查,也大都有所涉及。比如:全国卷2卷2007年: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009年: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新课标2010年卷: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2011年卷,诗歌鉴赏题中第二问即“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摘要】新课程改革后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只有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才能更好地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的角色。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后初中地理教师可以从引导者、促进者、评价标准和因材施教等四个方面进行转变,从而更好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地理角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良好的品德是成才的关键,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使命和任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现行《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写到“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历史学科独有的特点和包罗万象的内容,证明其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从教学内容而言, 中学历史涉及远古人类的文明、古代灿烂的文化、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