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服务理念与实践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shuity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图书馆是一座文化建筑,是传播知识、进行文化交流的场所,更是高等学府的文化中心,其建筑本身与内外环境的设计应符合建筑设计的要求,空间布局应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创造出科学的、符合人性的设计,注重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本文以天津体育学院新图书馆的设计为例,对其空间提出人性化、开放化、生态化、智能化的设计服务理念,为读者提供自然状态下优美、舒适、方便的学习和交流环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服务理念;人性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6-0167-03
  图书馆作为高校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其建筑造型、空间艺术以及内外环境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且在“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引导下,通过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为读者打造了一个可以放松身心的学习、休闲场所。
  一、现代高校图书馆空间的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的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图书馆既改变了信息收藏模式,又拓展了能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的服务功能。因此,在这种有利条件下,高校图书馆建设应尽可能把建筑空间与现代科技功能完美结合,从而满足人们对于知识、信息多元化活动空间的需求。现代图书馆的空间设计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即以人的各种活动空间、阅读空间以及这些活动空间的舒适方便度考量为主,资源以电子资源为主、以传统纸质图书为辅,更多的空间满足功能多元化发展。现代图书馆的空间设计理念一方面使人在舒适的环境空间里自由地活动与交流,更方便、自然地获得知识、信息。另一方面,在图书馆所营造的优雅、温馨的文化氛围当中,人的精神、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心灵得以慰藉。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考虑的顺序是先“物”后“人”,而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考虑的顺序则是先“人”后“物”。现代设计理念是对图书馆空间设计思维的一次逆转。因此,高校图书馆新馆在空间设计与建设中,要更新设计理念。例如:天津体育学院图书馆在新馆设计中,针对体院图书馆整体建筑空间,结合“学贵立德,动必有道”的校训思想,重点突出智力、道德的完美平衡。同时在设计上,将现代时尚元素、自然亲和元素、人体亲和元素运用其中,充分体现国际一流图书馆人性化、生态化、开放化、智能化的设计理念,同时将体育精神、科学精神、环保精神相融合,打造集图书馆借阅、考试学习、交流探讨、休闲放松等功能为一体的图书馆,以满足体院师生各项功能为出发点,为读者营造一个简约大气、温馨舒适、优雅静谧的阅读环境。
  2.用户和馆员参与图書馆空间设计。从以往的图书馆建设来看,由于新馆建设有建设部等单位联合修订的设计规范,如《JGJ38—99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等作为依据及原则,图书馆人员很少参与其中。而现代图书馆建设理念的巨变以及图书馆功能多元化的开拓,使图书馆独特的学术特征、寓教于乐等特征越来越得以体现,使大家意识到图书馆应当作为院校教学、学术的标志性建筑,并承载更多人文社交及休闲等功能。因此,图书馆人员与读者参与设计、建设甚至主导符合自身发展的空间设计等也是符合当今图书馆发展趋势的。基于此,图书馆方面需做好前期调研工作,也要做好资料搜集、分析、整理和说明等工作。例如:天津体院新馆内部设计过程中,先后召开12次会议,与设计师沟通协调,征求馆员、教师、学生读者和校领导的意见,提出设计方案、不断修改和完善图书馆空间布局。在空间规划方面注重文化传承、育人环境营造、学术交流功能的完善和智能化管理等,实现空间功能的多样性与多元化。其主要特征:注重人的需求、注重开放性、注重资源融合。在新馆布局的设计理念上,实现“促进知识交流”、“创新交流环境(约会场所)”、“注重多元素养”、“激发社群活力”等功能,提出打造一个“有温度”的图书馆。
  二、现代高校图书馆空间的设计内容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作为大学图书馆的“用户”——读者,其对图书馆环境、空间要求越来越高,他们的要求不再是有图书、可上网这种基本要求,而是期望图书馆是一个能理解自己,满足自己,改变自己的知识空间。因此,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应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创造出科学的、符合人性设计、注重空间布局合理性的布局。
  1.图书馆建筑整体空间定位设计。高校图书馆建筑在外观设计上要展现出个性化。新馆从设计到建设,再到投入运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不仅包括内部空间的设计与有效利用,还包括建筑规模、建筑风格、雕塑、与周边环境协调等问题,这些需要根据各高校的发展方向、文化理念、地域色彩等因素来综合考虑。例如:新建的天津体育学院图书馆位于静海区团泊新城西区健康产业园内,与全运会场馆相邻,这里环境优美,景观广场、花卉绿地、灌木树丛、水系喷泉等形成校园生态共享区域,图书馆建筑面积近1.5万平米。图书馆坐落于校园中轴线上,该建筑为“回字型”天井式建筑,共五层,屋顶采用玻璃天窗,更利于采光。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努力建成风格和谐、设施一流、功能灵活、环境舒适、绿色环保、流线分隔合理、管理智能超前,能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保障的,且有体育特色数字化图书馆。
  2.图书馆阅读空间的设计,实现人性化管理。当前,数字阅读、移动阅读随处可见。但这种“快餐式”的碎片化阅读并不是阅读的全部和本真。知识特别是专业知识的获取和掌握,仍需要人们静下心来系统地阅读、咀嚼、思考,因此,纸质图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什么时候,图书馆都是用户阅读的最佳场所。图书馆的阅读空间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并为用户创造最适宜的阅读空间和阅读氛围充分发挥图书馆引导阅读、提供阅读服务方面的作用。一般新建的图书馆都基于国际上流行的“三统一”原则,即“统一柱面、统一层高、统一荷载”进行结构模式设计。在相对可任意分割的情况下,应为图书馆未来的功能性发展留出空间。尽量把实物书库设计为开放式书库,但占地面积不宜过大,并且在实物书库中应合理设置足够的阅览、交流和行走空间以创造读者轻松就近阅读的环境。同时,还要引入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现代化管理手段,采用收藏、借阅、咨询、管理一体化的模式,把书库变成集借书、阅览、咨询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效用空间,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降低借阅管理成本和管理员的劳动强度。例如:天津体育学院图书馆在读者阅览空间设计中做到以读者为中心,始终围绕人性化的思维来思考图书馆服务中的方方面面,把最舒服的地方留给读者,让书刊和人尽可能分开。通过调整家具颜色,减少工作人员介入,让读者得到更大的自由度,并增加自由进出的区域以及更加温馨的服务,使读者有一种走进家的感觉,从而实现一个“有温度”的新型图书馆的构想。阅览区布局尽量统一,便于内部空间的调整,满足馆藏图书的扩充计划,并能应对各种新型服务项目的增加或功能空间的调整等。   3.图书馆网络空间的拓展与互动设计,实现智能化管理。现代高校图书馆已经是一个纸本与电子载体并存、馆藏实体资源与网络资源集成的复合图书馆。因此图书馆在空间设计中必须注重馆藏实体资源与网络虚拟资源的有机整合,在保证馆藏实体资源空间布局的同时,为用户提供可以利用的各种网络资源的导航、利用设施和利用指导。在用户自主利用实体馆藏资源的同时,为用户利用网络资源提供积极的提示和帮助,形成在图书馆内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的互动,有效发挥网络信息资源对图书馆馆藏资源的补充作用。有限的实体空间与无限的网络空间将共同构成可以为读者提供良好信息服务的平台。天津体育学院新馆图书馆新馆提供多种电子设备,满足读者自助服务模式,配备了电子图书阅读机、读报机等阅读终端设备,实现书刊电子资源24小时自助借阅服务;实现自助图书借还服务的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和为读者提供了打印、复印、扫描、缴费功能的自助文印系统,配合图书杀菌机的使用,形成“自助式无人化”管理的图书馆服务模式;配备投影机、无线网、移动触摸屏等设备的信息研讨空间,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具有360度全景展示的可移动电子展示屏,实现图书馆三维空间的虚拟化展示和导航;各阅览室的多媒体一体机为读者提供免费的视听服务;借助手机等移动设备实现空间管理的座位预约系统,不仅杜绝了占座现象,也营造了良好的阅览秩序。
  4.图书馆设备、设施的设计制作与灵活布局。图书馆内各种桌椅材质、形状、大小的设计与摆放,各种管理设备的存放与摆设,不仅是一种管理艺术,也体现了图书馆温馨的管理方式和为读者提供适合读者需要的、有品位的阅读环境。图书馆要设计好每一件(套)桌椅、书柜和其他设备设施,体现其应有的个性和灵性,给读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和吸引力。天津体育学院图书馆家具主色调为木色,辅助局部银灰色钢结构,清雅沉静的自然气息、色彩淡雅、款式朴素、令人安靜平和。休息区及大厅增加了多款亮颜色沙发点缀,家具选型和布局上突出现代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的空间意义,尽可能把图书馆每个区域,通过家具颜色、款式、布局等打造成一个散发着“热度”的数字化图书馆,方便和引导读者在图书馆中交流共享、文化体验。
  5.动静空间分区,满足读者学习休闲的个性化需求。图书馆不仅有安静的阅览区,提供人性化的功能设计、合理的空间布局与利用,在塑造浓郁的学术氛围中又不失轻松愉悦感,在管理图书馆的过程中如何让读者自觉遵守规则而又淡化管理对人造成的紧张感等一系列问题,是现代图书馆建设的中心内容,也是图书馆管理者需要不断深入思考的问题。例如:天津体育学院图书馆通过内部空间规划设计,在新馆阅览区设置了静读区、轻声阅读区、研讨区以及封闭的两间供大声朗读、接听手机等特色区域,满足用户多种需求。
  6.加强室内空间绿色环保功能,建设生态化的图书馆。随着建筑成本的提高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图书馆建筑功能的持久利用和绿色环保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特别是绿色环保,已经成为许多图书馆在选择基础建设方案和内部空间设施时的一个关键考虑。我国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均需要将绿色环保作为重要的设计内容,在图书馆的形状设计、内部空间设计、局部结构设计中,充分体现绿色环保的理念,减少环境污染和对环境的破坏,为读者创造最适宜、最自然、最清新的图书馆空间环境。
  在数字化、网络化时代,随着用户对图书馆空间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和图书馆社会价值的不断提升,图书馆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的空间功能,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空间的效用。
  参考文献:
  [1]刘丽萍.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与读者心理研究[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2):92-93.
  [2]初景利.图书馆的未来发展与现实挑战:国际图联第79届年会部分报告与论文综述[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3,(11):46-50.
  [3]杨亦之,杨琼.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新理念[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1):101-103.
  [4]傅敏.数字环境下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空间布局比较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7,37(03):41-45.
  [5]裘剑敏.信息共享空间模式下的高校图书馆分馆改建探索——以同济大学环境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建设,2010,(08):97-100.
  [6]于国英.高校图书馆空间布局改造与重新设计[J].图书建设,2014,(5):71-73.
  [7]王丽雅,蒋宏力,钱晓辉,等.高校图书馆建筑空间功能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7(5):27-30.
  [8]马慧生,李蓉,吴玉萍,等.从“悠·图书馆”看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与新馆建设思路的转变[J].图书情报工作,2014,(6):113-118.
其他文献
摘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研究型大学向应用型大学转变的必由之路。本文以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摄影专业为例,结合本专业的实际,强调实践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优势资源互补共享,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锻炼,逐步构建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摄影专业;应用型转变;特色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
[摘 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法,对陕南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间长,压力大,待遇低,教师对职业的满意度不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健全农村教师社会保障体系;合理安排农村教师工作量,完善农村教师培养体系;建立合理的乡村教师流动机制,确保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等建议。  [关键词]农村教师;生存状况;对策  [基金项目]2017年陕
摘要: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传统的机械制造已经朝着智能制造方向发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中电类课程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该类课程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笔者针对模拟电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分享了相关教学经验。  关键词:机制专业;模拟电子技术;课堂教学;经验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7-021
摘要:在本次教学法研修中,深刻体会了台湾中原大学的以人文本、强调通识教育理念的设计;何为专门人才与专业人才的区别;当代教师职责该如何展现与认定;教师领导力如何培养与应用等教学法及教学理念。更深入学习台湾地区高校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高校教师如何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取得教学、科研双丰收,有效恰当地处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教学;通识教育;教育理念;领导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南京医科大学立足“办人民群众满意的社会主义大学”这一基本目标,坚持“学校工作要经得起家长检验,老师工作要经得起学生考验,学生素质要经得起社会检验”,探索创立一套科学规范、行之有效、广受好评并具有特色的以家长观察员制度为抓手的“学校—家庭联动
摘要: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可是当下我们农村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多弊端,老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老师在台上泛泛而谈,学生在下面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这样的语文教学让学生的思维处于“停滞”状态。要改变这种现状,则应将“读”切实落实到实处——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会以“漁”某“鱼”。  关键词:阅读;实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
[摘 要]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提出,在职业院校实施“学历证书 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简称“1 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物流管理职业技能证书上(简称“物流管理X证书”)是首批5个领域试点证书之一。该文作者所在院校通过申报审批成为“物流管理X证书”的首批试点学校和考点单位,亲历了首批“物流管理X证书”的培训和考核工作。《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启动
摘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有关精神,在新形势下努力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健全学校国防教育长效机制,顺应学生军训工作深入开展的需要,提升学校军训工作的自主支配权。2009年底,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提出了“军魂育人、军魂管理”的育人新模式,并开始组建“学生军政教导队”。学生军政教官队伍的健康发展,仍需要一个过程,认识有待
摘要:文章对“新型项目驱动教学法”的理论依据进行了论述,阐述了O2O教学的概念,详细介绍了张家口学院美术学院进行的“新型项目驱动教学法”教学改革的教学组织设计并进行了评价。  關键词:新型项目驱动教学法;O2O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1-0113-03   环境艺术设计是指针对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
栏目主持人:王昌胜  中国课改杰出校长,荆楚教育名家,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中小学校发展办公室执行主任。现兼任宜昌市宜都创新实验学校、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郑中国际学校校长。  自运行是学生中心的追求  学生中心运行的宗旨是服务,但起初孩子们只是参与日常值周、记录、评价,督导学生日常行为。后来成立了“导师团”,为需要的班级和学生提供服务,才慢慢转型于服务。此后还自发组织了“爱心队”“护送队”“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