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审美意象主题阅读的根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comalu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猴文化源远流长,生肖文化中有猴,传统民俗中有猴,戲曲、舞蹈、武术中都有猴。以猴为主题,探寻动物的意象,是“审美意象主题阅读”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翻开有关“猴”的资料,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早在《楚辞》中,“猿猴”意象就成为意象群中重要的一类,作者多以“猿猴”来描写环境,抒发内心的感受。时至今日,我们再来触摸这个意象时,需要的是“聚焦”。
  一、乱花渐欲迷人眼——文本聚焦
  意象课大多来自于教师自我的文本开发,课堂学什么,达到什么样目标,需要什么样的文本,都是需要反复斟酌的。之前,我搜集了大量有关“猿猴”的资料:成语、寓言、诗歌、小说、绘画。浏览发现,“猿猴”的意象丰富多彩,有美有鄙、有喜有忧、有心有境,在一堂课上穷极所有,必然是不可到达的。突破点是什么?是儿童审美。是抓住儿童的天性,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美好的种子;是带领儿童在审美的过程中得到心灵自由的愉悦,是能在感知、诵读、触摸、体悟之后,产生向上向善的审美体验,进而把获得的审美经验转化成更加悠远的审美情感、价值观。
  儿童喜欢那些描绘熟悉的物体、喜欢那些色彩明快的、令人愉快的作品。于是,我带领孩子从一张猴寿图入手,形象直观、直入课堂。接着带领学生认识“猿、玃、猱、狨”这四个与猴子有关的字,看清音节,读一读;看清字形,记一记,并介绍了这几种动物的大致区别;再帶孩子听一个有关“猿猴”的故事,走近故事中的“猿猴”;提升坡度,走近李白的《秋浦歌》、杜牧的《猿》这些诗歌中的“猿猴”;最后走近小说《西游记》中的“美猴王”。从图——字——故事——古诗——小说,既依据是文学作品的写作时间顺序,又从字到段到篇,符合儿童认识、把握文本的常规,而最重要的一点是文本一反常态,从原本不熟悉的,甚至是陌生的内容到熟悉的文本,这不是哗众取宠,不是违反规律。而是基于儿童的认知能力,不熟悉的、陌生的内容是一学就会的,而熟悉的内容恰恰是没有或者很难深刻领悟的内容。熟悉的地方亦有还没有发现的风景。
  二、万水千山总关情——意象聚焦
  明代祝允明在他的《吕纪画花鸟记》中提到:“盖古之作者,师模化机,取象形器,而以寓其无言之妙。”他认为艺术创造师法大化的生命精神,在有形的感性形态中寄寓不可言状的妙意。审美意象在创构的过程中,也要体现出一种生命的意识。“猿猴”形象本身就是丰富的,“肝肠寸断”和《捕猿戒》中的猴子重情意、重亲情,给人一种善良、灵性的正能量;《秋浦歌》和《猿》因为当时作者的心情是有差异的,所以相同的事物被赋予了不同的寓意;《三打白骨精》中的猴子聪明机智,火眼金睛;在我的初稿中还有过《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中的猴子,“马厩畜母猴,辟马瘟疫。”(李时珍《本草纲目》),“常系猕猴于马坊,令马不畏,辟恶,消百病也。”(贾思勰《齐民要术》),旨在了解“驱邪避灾”的美寓,将“猿猴”丰富的形象一一呈现给孩子,以“丰满”的意象来丰富复杂的生命形态。师傅刘昕(江苏省特级教师)给予了否定,她提出“意象须要聚焦”的观点。不管“猿猴”拥有什么样的意象,最终需要落到“像人”这个核心上来,要聚合成一股强劲的张力。要改变意象线性流动所产生的平面感,通过审美意象的聚焦,形成一种立体交叉而复合的状态,从而使我们的课堂能向纵深延展,在整体结构上产生新的审美特性和审美价值。
  三、露似珍珠月似弓——语用聚焦
  2011版课标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尽管我们的“审美意象主题阅读课”都源于自主开发的文本,但是“学习语言文字”始终是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尽管我们的课堂上实现了“多篇”向“一篇”,“组合”向“单一”的转型,但是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感悟语言文字的特点与运用规律,体会语言表达的情感,在言语中推敲玩味语言,仍然是教学的实践性特征。
  例如:出示“肝肠寸断”的故事视频后,请谈谈你对故事中那只母猴的感受;在阅读《捕猿戒》后描述一下当时的场景,以及面对这一场景,你想说什么?在两首诗的教学环节,安排了1自主练读、2借助注解读,两读过后,学生就读懂了字意、环境、意境、心情,接着进行3理解后带着感悟再读。在《西游记》这一环节中,以一个大问题“作者花如此重墨来写一只猴子,他到底看中这只猴子什么呢?”来统领,通过(1)读:自由轻声读课文,读通句子。(2)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小提示:可圈画出关键词句,或写下批注。)(3)交流。面对这些精心挑选的美文,摒弃了传统课堂上的“按部就班”和繁琐的程式、分析,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在与文本的深入对话中,激活思维,扎扎实实地进行为表达思想、表达情感、创造意境而进行的语言文字的训练。最后再用语言来表达思想,表达感情:世间的事物万万千,但为什么无论是小说,古诗,抑或是故事,人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猴”这个形象呢?引领学生品味语言的过程,就是让学生走进言语的深处,品析言语中所蕴含的丰富味道,实现语言习得的过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学校)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德育活动的有效性决定于德育活动的本质把握,针对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并从他们成长的角度出发,提出“生命成长”的理念并以之促进德育活动的实效性,是以此为主题展开实践研究的重要思路。  【关键词】生命成长 德育活动 实践研究 学科渗透  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生命成长的过程。对于高中学生而言,这种生命成长具有两重意义:一是自然生命的成长,这种成长带有显著的自然
【内容摘要】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因素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环境决定其发展历程坎坷曲折。但作为进步力量的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历程 历史作用  一、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  1.产生(19世纪60、70年代)  产生条件:(1)历史前提: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鸦片战争虽然截断其独立发
【内容摘要】初中的数学教学,老师通常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逐步分析能力,却没有注意到观察力、想象力的重要性,导致不能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直觉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缺乏创造力,对数学失去兴趣。本文将探讨初中数学教学直觉思维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初中 数学 直觉思维 培养  作为思维形态的一部分,直觉思维具有跳跃性的特点,是在具备充足的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表现出的一种直观感受。直觉思维在人类思维
教育的本质是引领,是要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得到一定的发展,是要让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然在应试体制下,教育的功利化太过明显,尤其是班级管理方面更为欠缺,甚至有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只会教书,不会教育学生。“三成”教育提倡以生为本,尊重学生,服务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就高中教育而言,提倡“三成教育”,不仅是时代的发展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内容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渗入历史教学,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在历史教学的新形势下,一些历史教师开始探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本文从目前的小组合作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实践出发,探究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提高学习兴趣这一课题。  【关键词】初中历史 小组合作 学习兴趣  现
【内容摘要】基层学校课余训练往往都是在课外活动时間进行,由于时间短,不可能进行很系统的训练,所以挑选一些主要内容进行训练,能更加有效,而防守是球队的制胜法宝,加强防守训练,才能赢得更多的比赛。  【关键词】基层学校 业余篮球 多变防守训练  引言  笔者所在的学校篮球训练气氛很浓,教练员能力、敬业精神等都很强,选拔来的队员基础也不错,平时训练中花了大量的时间练习个人的进攻基本功,队员的个人进攻技术
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了,当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时代。因此,我们教育也应该信息化。现在国家也非常重视教育的信息化,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很多教室都匹配了一体机或电子白板,有的学校匹配了录播教室,并定期组织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简单地说,政府花了大力气从硬件和软件方面帮助教育信息化。  那么,这个耳熟能详的信息技术到底指的是什么呢?信息技术指的是“扩展人类接收、存储、处理和传送信
【内容摘要】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深入,关键在于思维,思维的深入直接促进思维习惯、思维方向、思维能力的提升,也直接促进学习效果的优化。思维导图是一种方法渗透、思维引领的教学策略,它在英语教学中的设计可以引领学生的思维增长。  【关键词】英语 思维 导图 主题 方法 能力  二十一世紀是全新的时代,是知识与信息爆炸的时代。新时代的发展对于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如何让学
【内容摘要】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其为人们的生活及工作带去了极大的便利,在教育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当前还有一些高中物理教学中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物理很多概念和知识都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困难,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就需要改变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科学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其优势,本文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高中物理教学 应用
在初中的英语学习任务中,阅读理解占据比较大的比重,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运用有效的阅读策略从阅读的各个角度入手,把阅读理解的读前、读中和读后任务设计好;通过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完成阅读任务,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掌握要点,重视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读前任务,设计优质的导学案  精心编制英语阅读“导学案”,针对教学内容,由教师们集体讨论、研究,明确教学目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