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地理学习心理,把学生变成“乐知者”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hangmaf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之、乐之,其实指的是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可见,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以及关注学生学习心理的必要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电视录象、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1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借助地图,强化记忆。例如:学习非洲的萨瓦纳气候时,学生对热带草原缺乏感性认识,难以区分干、湿两季的特点。可以用“热带草原景观图”指导学生观察干、湿两季的自然景色:湿季时,草高茂盛,稀树青翠(典型树木:金合欢和波巴布树),成群结队的动物中,长颈鹿昂首挺胸,遥望葱绿辽阔的大草原;干季时,草类凋零,树木落叶,动物迁徙,草原一片枯黄荒凉的景色。通过观察挂图,再联系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让学生认识到那里处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下,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沛;干季受信风带控制,降水较少,进而理解了干、湿季节交替的原因,掌握了萨瓦纳气候的分布规律及特点。
  2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在讲长江的内容时,老师在黑板上绘制长江干流略图,从长江的发源地绘起,一直画到入海口处,先画干流,给学生讲干流象一个不规则的英文字母W然后讲到哪里就画到哪里。首先讲上、中、下游的划分,把宜昌和湖口两地名称用色笔标在干流上;接着讲长江的支流,用蓝色粉笔从西向东画出主要支流,边画边讲哪些支流在上游,哪些支流在中游;然后讲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并标注在适当的位置上,上游“水流湍急,水力丰富”,中游“河道弯曲,容易泛滥”,下游“江阔水深,便于航运”。这样有形有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不是静而是动的感觉,可以特别体现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
  3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投影、幻灯、电影、录像的直观优势,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巧妙插叙,激发情趣
  如讲中国地理第一章第一个小标题“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中叙述着:“......只见一个圆形星球悬在天空中,上面有蓝色的海白色的云,没有云块遮挡的情况,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海陆轮廓。”这是学生新学期的第一堂地理课,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十分重要,是谁在宇宙间看到地球的样子呢?这是学生的迷。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引用美籍华裔宇航员王赣骏在航天飞机上看地球的自述:“地球真是一个漂亮的星球,像一个令人觉得很容易破碎的玻璃水晶球,蓝白条痕相间,水蓝色大气层薄薄一层覆盖。”“我在中国上空慢跑,我想着故乡,我来了。”这样一上课就先声夺人,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刺激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同学们听得认真、有趣,受到了深刻教育。
  三、易记的歌诀、谚语、顺口溜
  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内蒙古高原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这样的教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如长江一节要求记忆的东西特别多,有长江的源头、长度、流经的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上中下游、注入的海洋,编成顺口溜即:长江源头沱沱河,流自各拉丹东山。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入东海。宜昌湖口上中下,黄金水道六千三。运用歌诀记忆地理事物不但巩固了地理知识,激发了兴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跃跃欲试进行地理歌诀创作的热情。
  四、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语言
  教学中对于内容比较抽象,而无挂图、插图表示的内容,利用生动的语言、传情的教态和板图结合,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的目的。
  形象的描述与板图结合。如讲锋面雨带随夏季风在我国东部移动的规律时,一边画略图,一边用兴奋的情绪感染学生:每年5月份,源于太平洋的东南季风趁机登陆,在南岭一带受到冷空气的阻挡,冷暖两种气团在此交锋,这里首先进入雨季,珠江水流开始上涨。尔后,夏季风的“援兵”赶来,势力增大,于6份向北挺进到长江流域。冷暖空气又在江淮之间交锋,势均力敌,相持摆动一个月左右,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连绵的天气,因此时恰逢黄梅成熟季节,人们称这时的降水为“梅雨”。“梅雨”结束后,夏季风乘胜北进,势如破竹,于78份连克华北和东北,夏季风一统神州。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冬季风不甘失败,马上气势汹汹,大兵压境。在9份,夏季风被迫退到长江流域,10月份无可奈何地离开大陆。就这样锋面雨带随夏季风有规律地移动,造成了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而北方则开始晚、结束早的特征。
  通过教师激发,引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变成“乐知者”,“好知者”,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好循环,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板书是最基本的辅助手段,是课堂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堂课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它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授课意图,留给学生的是一个直观、完整的印象。  【关键词】 小学英语;板书;设计;情趣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板书是一门学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是体现教师基本功的一个渠道。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兴趣是学生学习向导,是学习的动力之一,激发兴趣是启发思维,激活内因的手段。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教师只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使学生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2  当前,每个班级都存在一批潜力生,在教学实践中,这些潜力生恰恰又是教学和班级管理的难点。如何促进潜力生更好的发展是摆在教师和教育工作面前的一个难点,也是我们每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就如何挖掘潜力生的潜力,转化潜力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潜力生的类型  所谓潜力生,一般也称
第一部分鲍曼不动杆菌环境适应性的研究目的:探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与敏感菌之间在生长速率、抗干燥能力、抗紫外线杀伤能力、抗血清杀伤能力之间差异,为临床管理和控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通过吸光度值法测定敏感菌和多重耐药菌在24h内的生长曲线;通过体外竞争实验比较敏感菌与多重耐药菌在相同环境中生长竞争的差异性;通过干燥实验测定75天内敏感菌和多重耐药菌对干燥环境的耐受能力;通过紫外线
【摘 要】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通过实验探究生物的规律,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途径。作为处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采取“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大有必要。让学生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生物实验主题,根据多种思路和方案自行设计、组织和展开实验。这样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摘 要】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对于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是如此的重要。与此同时,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同样需要不断的创新,新世纪的教育呼唤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语文是人们学习其他学科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小学语文是其他语文学习的基础,因此,应该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积极情感是指师生皆保持愉快的心理状态,无情感障碍,教师发出的信号能在学生中产生积极的反应,无抵触情绪;能使学生轻松欢欣,神情飞扬,上课时教学双边都乐于接受对方的信息,无强制感。  英语学习过程中积极的情感会使教师充分地发挥主导作用,施展自己的施教才能;使学生心情舒畅,学习兴趣和热情被激发出来,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