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生成点,恣意练笔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ux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抓住写作训练以及阅读教学的结合点,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笔,让学生在有效的读写训练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这些文本都是学生进行课堂练笔的最佳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搭建起阅读和写作之间的桥梁,深挖文本资源,找准文本内容的生成点,这样的训练方式是一种课堂写作训练的新途径,效果十分明显。
  一、图文结合,插图练笔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配着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在教学过程中会被教师忽略,其实,课文插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再现文本的内容,让学生在读懂插图的意愿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内容,让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促进下进行课堂练笔,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人教版中的《荷花》是一篇非常美的文章,文本的语言美,營造出来的画面更美。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用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走近文本:“同学们,你看见过荷花吗?你认为荷花美吗?有一个小姑娘非常喜欢荷花,经常去仔细观察荷花,那么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中就有类似的情景,你想知道是怎么样的画面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荷花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走近文本学习,为了让学生深度理解文本,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同学们,在这篇课文中,编者给我们配置了美丽的插图,那么,我们先仔细观察一下插图,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
  小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不强,相比较而言更加擅长形象思维,在指导学生练笔的过程中,教师抓住文本中的插图进行练笔,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观察插图、描述插图的过程中实现写作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要重视运用插图这些宝贵资源,图文结合,让学生在享受美的同时提升能力。
  二、尝试迁移,仿写练笔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本,指导学生学习文本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写作训练中去,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让学生在模仿写作的过程中掌握文本语言表达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的时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是如何描写杨梅的。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们走近文本勾画相关的语句,体会这篇课文中描写杨梅的方法,最后进行总结——作者是抓住视觉、触觉以及味觉三方面来描写杨梅的,例如在描写杨梅的外形的时候,作者写到杨梅的外面生满了小刺,可谓观察非常仔细。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所学进行仿写:“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相信对于水果的描写方法应该已经掌握了,今天我们的作业就是请各位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描写一下。”学生们找来自己喜欢的水果,细心观察,亲手触摸,亲自品尝,创作自己的作品。
  三、放飞想象,补白练笔
  小学生有着非常丰富的想象力,这样的认知特点在课堂练笔的过程非常重要。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抓住文本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艺术补白,在补白文本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深度解读文本,获得深刻的体验,同时也让学生爱上写作。
  《掌声》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的一篇文章,在这篇课文中讲述了小英的故事,在文本中有这样的情节:身有残疾的小英要去台上讲故事,在大家的注视下,小英慢慢站起来,走向讲台。这个情节的设计就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这时候的小英内心会想些什么?周围的同学们又会想什么?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们抓住小英以及同学们的心理进行补白,再现当时的情境:随着小英一步步向着讲台前进,同学们都为她捏着一把汗,大家在想:“小英,你一定要坚持住,我们都会为你加油的。前面就是讲台了,你一定会成功。”
  这样在学生对文本进行补白练笔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中的情感有了深刻的体验,在和文本人物对话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精神境界的提高,真正读懂了文本。同时,补白的过程也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过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能力。
  实际上,课堂练笔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找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切合点,激发学生写作的渴望,让学生在激情阅读的同时兴趣写作,恣意练笔,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辽宁省庄河市实验小学(116400)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老师最为困惑、最感头痛的事情。可习作又是我们小学语文课程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叶圣陶先生也早在《作文论》中指出“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我手写我心,一直是教育者所倡导的理念。尽管我们的教师对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加强了习作过程与方
目的分析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继发性脑积水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8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重型组58例和特重型组50例,根据资料结果记录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史等一般临床资料,疾病情况、相关临床指标水平和术后继发性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比较不同患者间
食品监管渎职罪条文中“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的规定表明其与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有直接的联系,故此有学者认为食品监管渎职罪兼具故意和过失两种罪过形态,突破了传统刑法
活动导学是以活动学习以活动教学为基础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理念,它也是“活动单导学”完善以及深化后的结果。本文主要根据小学语文来阐述活动导学的基本概念,并且全方位的研究了活动导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实施路径。  一、小学语文“活动导学”的基本含义  活动导学主要是一类具体的学习方式,它指的是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相关情境的创设以情感、知识以及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再运用有关探索性、自主性与实践性的主
俗话说:字如其人。自古以来人们就重视书写习惯的培养。先秦时期,启蒙教学中已经开始有了写字教育。西周时期,就有“书”教的记载,所谓“书”教,包括识字与写字两方面教学,并以写字为主要内容。郭沫若老先生认为:中小学生,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写字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目前小学生写字状况很令人担忧:书写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阶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写字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的基础,学生通过长期的写
写作是思想情感的文字表露,写作是学生思想展现的最佳形式,写作就是“我手写我心”。然而,现今小学作文现状中,我们很少听到他们的真实想法,看到他们的真实的一面。许多语文老师都明显感受到:学生的作文存在着严重的虚假现象,曾经就有老师总结出“共同的妈妈”“共同的老师”“共同的好人”……仿佛就是一個人创作出来似的。如此惊人的雷同,其中的原因不得不值得我们深思。  面对如此现象,根据经验,我大概总结出以下两大
张志公先生曾说:“语言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言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是的,闻作而色变,一点也不夸张。学生怕写,老师怕教,不管世界如何变化,作文这个“老大难”似乎从来未曾变过。究竟该如何让作文不再让孩子怕,一直是所有语文老师的努力方向。  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学生怕写一是没东西可写,二是不知道该怎么写。而没东西写,是其根本所在,一个小学生无论是他的
以网络化和数字化为显性特质的新媒体的涌现,对语文情境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所谓“新媒体”,主要指 “E-mail”、微信、QQ群、微视频、二维码、手机、平板等媒体形式。新媒体具有便捷性、普遍性、隐匿性等特质,能给学生语文学习以有力支撑、支持。作为教师,应在语文情境教学中充分运用新媒体优势与特性,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发生。  一、运用新媒体,引导学生“先学”  传统语文情境学习载体主要是纸张,媒介主要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总体目标提出这样的要求。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理解文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