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实践探索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ink_x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心理是一个人幸福生活的保障,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青少年整体素质的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显得异常重要。
  
  一、了解学生的心理世界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因人而异,因此,教育者只有深入了解每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发展水平,才能使每个学生的心理得到充分、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学生因性别、年龄、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显示出不同的个性心理。为了便于深入实际地开展工作,我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通过观察、谈心与调查,记录下本班学生的年龄、兴趣、特长、以往的学习成绩,以及较为详细的家庭情况,并且随时补充每个人的进步与变化,记录其心理成长历程。由此,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外部表现,更能把握其内在特点,便于对各种信息进行及时综合的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
   (二)设立“知心姐姐”信箱
  在班级中设立“知心姐姐”信箱,孩子有什么心理话、疑难问题和对老师的意见、建议等,可以写好放进信箱,我抽时间逐一认真答复。有的孩子写道:“知心姐姐,我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怕答错了老师批评,怎么办?”我回信告诉他:“要相信自己,即使答错了,老师绝对不会责怪你,还会表扬你发言积极,而你也得到了一次锻炼的机会。”有的同学写道:“请帮忙告诉我的爸爸、妈妈,星期天别布置那么多的作业给我。”再如,“别人打我,我该不该也打他?”“帮助同学是否影响自己?”等。对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我会提议在班会上共同讨论,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真正受到教育,防止心理上出现偏差。
  此外,我还通过“热线电话”和让学生写“悄悄话日记”的形式,与学生平等地交流,“让自己站在与孩子同等的高度上”,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主动地丰富师生间的情感生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聆听他们的心声,用一颗爱心,一片真情为孩子撑起一块没有风雨的天空。
  
  二、优化有利于学生心理成长的环境
  
  影响学生心理成长的外部条件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班主任应该准确了解掌握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并有意识地加以优化,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成长的良好环境。
   (一)优化家庭环境,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
  当下,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对孩子期望值很高,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甚至有部分家长极少与孩子沟通,根本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是怎样想的。
  针对这种情况,我把“与孩子交心”列入家长会的一个重要议题。首先,我对家长的心理和他们对孩子的期望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通过实例引导的方式建议家长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想法,关心孩子的心理发展动向。指导家长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孩子,努力创设温馨的家庭生活环境,民主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此外,我还通过家访、电话、书信等形式,随时与家长交流孩子的种种表现,在交流过程中,与家长寻找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想方设法沟通家长、孩子之间的情感,在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
   (二)优化班级环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班级是养成学生健全人格,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阵地,要让生活于同一班集体之中的不同心理、不同性格的学生能够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就要充分利用班级环境创设氛围,熏陶感染。
  1.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平等、民主、愉悦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健康心理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首先要营造积极乐观、互助友好的集体氛围,引导学生在集体中捕捉自己的亮点,弥补自身的不足,增强集体荣誉感。其次要注重良好的师生情感的建立,教师要对学生以诚相待,尤其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经常与学生切磋、交流思想,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从而形成融洽、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健康、和谐的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2.以专栏为阵地,宣传心理保健知识
  我充分利用教室的黑板报、墙报开辟心理健康教育专刊,宣传心理保健知识。例如我把“我能行” “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作为“心理导行”专栏的标语。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精神的核心是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为了让学生充满信心地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我能行”自然而然成了学生的座右铭。“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则是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先行语,让学生伸出温暖的手,尽其所能地帮助周围有困难的人。“每周寄语”是我对学生提出的目标、要求;“每日名言”是学生收集摘录对自己有启示的话,轮流抄在板报中,与其它同学共同体会、分享、受益。通过这些形式,对营造氛围,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较好的宣传作用。
   3.以激励为原则,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说:“人性最深切的要求是渴望别人的欣赏。”行为科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对自己有一个“期望值”,高于“期望值”的表扬、鼓励、肯定,就等于给学生指明努力方向,树立自信心。而学生自我否定,对自己能力、价值缺乏信心的自卑心理常使学生产生不良体验,自尊得不到满足,从而对学生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对学生应以激励为原则,表扬、肯定其优点,增强其信心。为此,我们把“太好了”当成师生的“口头语”。当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时,老师用它予以肯定、表扬;当有的同学犯错了,我说“太好了,你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我让他们对自己说“太好了,我能……”
  4.以活动为载体,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鼓励,渴望得到同学的尊重和信任。我重视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开展了各种活动,营造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
  首先,教师应针对不同心理的学生认真观察,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分析心理原因,了解兴趣爱好,开辟各种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第二课堂活动,如举行踢键子、打球、剪纸、绘画、小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并在自己擅长的活动中体验成功,发展兴趣,消除自卑心理。如通过开展各种比赛,通过评选小巧手,评“班级之最”等活动,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懂得“我能行”,树立起自信心;落实“班级责任制”,各项工作分配到人,人人有事干,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班干部轮换制”,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设立“学生班主任”,即建立开放民主的班级管理体制,让学生每人轮换当一天班主任,参与班级管理,检查督促班干部的日常工作,让他们过把“老师瘾”。通过一天的工作,学生既锻炼了能力,又增强了自我管理的自觉性。
  总之,教师只有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完善学生的人格,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发展的心智合格的建设者。
  
   (作者单位:山东惠民县魏集镇小学)
   责任编辑王红曼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信息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和普及,同时,“互联网 ”模式在各个行业得到深入的推广和应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也需要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基于此,本文介绍 了“互联网 ”的含义,有针对性地探究了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新模式的应用策略等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现状;实施策略
【摘要】通过主题意义的引领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潜在能力,使学生投入到英语知识的探索与分析中,自发地运用自身的主动思维和个人意识,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加强其情感、价值取向等内在素质的提升与发展,从而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本文通过对主题意义引领下的高中英语活动阅读教学进行分析,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特色,提出可行的英语教学方式,以期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水平,进而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摘要】农村教师在新课改后开展高中英语教学时,不但需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培养学生英语技能,还需要带领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在农村高中英语知识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从教师素养、艺术教学、互动活动、名人传记四方面入手,阐述了
【摘要】课堂教学素养是教师组织、构建有效课堂的必备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实施渗透,对教师的课堂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重视自身课堂素养的提升,把英语课堂作为发挥教学能力,提升教学素养的重要场所,为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围绕初中英语课堂教育,分别从凸显学生主体、注重课堂引导和丰富教学手段等三个方面展开探究,梳理出教师课堂教学素养的有效提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广泛普及,我国教育部门对高中英语课程提出了全新的教学要求,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升,还需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与传统“灌输式”或“填鸭式”教学模式相比较,任务型教学模式有着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而且在培养与发展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以及实践运用能力方面,任务
【摘要】转变传统高中英语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缺陷,逐步提升英语阅读教学水平和质量,是高中英语教师以及学者面临的突出问题。核心素养是当代学生必备的一种基本素养,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培养。本文基于高中英语教学特点,详细分析了在核心素养框架下对现代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些思考,希望对相关教师有所启发。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教学;阅读兴趣  【作者简介】丁洁,江苏省宿迁中学。  核心素养作为我国现代化教育
【摘要】阅读是我们获取信息、拓宽视野、锻炼思维的重要方法,能够培养我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小学阶段为英语阅读教学的初步阶段,教师应注重对小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技巧方法的指导,培养其阅读习惯。本文分为五章,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关于阅读教学模式、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相关的概念及理论。第三部分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认为当前我们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着读前脱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育活动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差,缺乏一定的阅读自主性与积极性,这主要是由于教师缺乏对阅读教学的重视,把所有的精力、时间花费在单词、句式的讲解中,认为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提升高考成绩没有必然的联系,导致学生的英语学科综合素养比较低。针对以上问题,教师需要加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视,引入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中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与方法
【摘要】相较于城市教学资源而言,农村的整体教学资源是非常匮乏的,农村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也很难向城市学生那样获得先天的良好条件。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关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时也应该利用好信息技术对初中英语课堂进行变革。本文基于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提出了视频播放、办公软件、交流软件、屏幕共享等相关的应用模式,由此去激发出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相应斗志,彻底提高农村初中英语的教学
英语时态是英语语法范畴中最为核心的概念之一,但各种英语教材,语法教科书以及各种词典对这一概念的定义却不尽相同,有些定义之间还有相当大的差别。  在各种对英语时态给出的定义中,会反复出现“时、时间、式、方式、状态、方面”等试图描述时态内容的子概念。例如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是:“英语语法中的时态(tense)是一种动词形式,不同的时态用以表示不同的时间与方式。 是表示行为、动作、状态在各种时间条件下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