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uae5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农村中学,传统的“背单词、讲语法、做练习、去考试”的应试教育模式仍然阻碍着英语学科中素质教育的实施,致使许多学生心理负担重,学习效率低,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英语学科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激发学生外语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变苦学、厌学、死学为乐学、好学、会学,以愉快向上的心境积极主动地去习得语言,提高语言实践能力,显得格外重要。
  
  关注情感效应,融教与学为一体
  教育家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正是情感的魅力所在。
  要建立教学“情绪场”,使整个教学都弥漫着一种轻松、和谐、振奋、饱满的情绪气氛。首先,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定势,以特有的亲和力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用爱心去贴近学生。因为教学活动的对象是有情有义的、活生生的学生,只有用自己百倍的爱心去关心、引导他们,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使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其次,要用信心去激励学生。对许多初中学生来说,英语是一种新鲜事物,充满新鲜感、好奇感,同时又有一种生疏感。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坚定的信心去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树立外语学习的心理优势。最后,要用耐心去帮扶学生。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要耐心地进行引导、启发和帮助,在教学中要及时地表扬和鼓励他们,多一些“Have a try!”,“OK. Not bad.”,“A good try!”之类的评价,给他们以成就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表现欲,切忌冷漠、讽刺或严厉批评。
  
  提高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和学习活动积极追索的心理动力,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1. 灵活新颖地揭示教学内容,能有效地把学生引入英语学习的氛围中来,如质疑引题、情境引题、以图引题、背景引题、谜语引题、自由交谈引题等等,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以浓厚的兴趣融入教学活动。
  2. 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做到以境激情,以情引趣,以趣促知,实现知情的统一。这就要求教师尽力使教学形象化、直观化。直观教学手段大致分为两种:一是直观教具,二是教师的直观活动。实物、图片、录音、投影、VCD 及电脑等直观教具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身临其境,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语言现象。教师的直观活动更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感知语言材料。
  
  教学活动化,突出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创设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使教学活动化、交际化、生活化,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学中乐,乐中学,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加对语言的感受,轻轻松松地习得语言。
  1. 开展小组竞赛。在教学过程的适当环节开展小组竞赛活动,既能复习巩固所学语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也是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的良好途径。对表现出色的小组,要及时表扬、奖励,如小红花、小文具等奖品,也可直接在黑板上为优胜者画上一张笑脸:),既生动有趣,又能给学生以成就感。
  2. 编排游戏。精心挑选或设计一些英语教学游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学物主代词时,可设计一个“Looking for the owner”的游戏,让一名同学背对大家,教师从某位同学处拿出一件实物,如尺子、小刀等,让前面那位同学去寻找失主。
  在组织学生做游戏时,要注意这些游戏的最终目的不是玩,而是玩中学。因此,所设计的游戏应具备两个特点:一是趣味性,没有趣味性就不能称之为游戏,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二是相关性,即游戏中所涉及的内容应与教学内容相关,为教学内容服务。
  3. 分角色表演。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运用语言做事情,教师要努力创设各种语言情境,如购物、看病、问路、借物等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或一些故事、短剧等,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一般来讲,表演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因此,要把语言交际贯穿在英语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对于学生的表演,要正确引导,及时表扬、鼓励,让他们敢于表演,乐于表演,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总之,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丰富多彩的符合初中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活动,才愉快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能有效地激活英语课堂,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轻松。
其他文献
推行绩效管理制度是推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高校办事效率的重要举措。实行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是落实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大多高校在绩效管理方面的欠缺而凸显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探讨高校教师管理中的一些举措,促进高校实行有效的绩效管理,提高高校管理的整体水平。    高校教师实施绩效管理制度不仅是落实高校人事制度改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促进高校发展的动力。一个拥有有效绩效管理系统的高校,能够
目的:了解武汉市初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团体干预在青少年心理素质训练中的可行性及应用方式,从而为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①在武汉市三镇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医务人员的抽样调查,探讨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和医患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重点分析工作满意度在医患关系和离职倾向之间的中介效应,从而为提高医
探究性学习是教育改革的新生儿,是素质教育的产物。《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这次课改的显著特征。《课程标准》还特别强调各学科都要把探究性学习放在突出的位置。由此可见,探究性学习在新一轮课改中占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它
作为老师,总能看到有些学生因为写作而眉头紧锁、嘴咬笔杆,半天不知如何下笔。那痛苦不堪的表情,连你你都会替他们着急,作文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多少年来,令语文界同仁最为头痛的问题莫过于作文教学效率不高这一顽症了。笔者身为低年级语文教师感到作文教学不应在中年级时才进行作文起步,而应从低年级起就重视写话训练,打
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并发展自主探究能力和创造力呢?    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是创设一个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指向提出问题,去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积极主动去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初中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指
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是知识的工具,而是有健全人格的健康人。人的发展除了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  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对教育真义的诠释。  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认为:“人文学科知识必须转化为人文精神,并外现为行为习惯,才能构成相对稳定的品质结构。有些人,虽然修了许多人文学科课程,获得许多人文知识,但言行不一,品质恶劣,
目的: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野外施工多在水网密集区、太行山区、百里风区、无人区、百年难见的冷浸田等条件非常艰苦地区。管道局野外一线职工,一方面除承受着与其它企业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