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研究的新认识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初中英语新课标》一再倡导“教育要面向全体”。怎样才能落实好教育面向全体呢?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科学、正确的理论指导下,量体制衣,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教学,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日有收获,循序渐进,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实现教育面向全体。以下是我在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研究过程的几点认识:
  1.分层次教学的本质是以人为本
  人是具体的,是有差异性的,是有能动性的,是发展的。青少年作为成长中的人更是如此。分层次教学目的是发展人,前提是尊重人、理解人,方式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分层次教学成败取决于对人的认识程度和调动程度。
  2.给学生分学习层次,不是给人分等,而是对教学逻辑起点和基本方式的确认
  学生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人的先天遗传因素的不同上,而且还表现在人的后天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上,学生个体差异决定每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乃至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因而学生学习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教育者必须遵循的教育规律。
  对学生分层次,似乎是把学生划归到某一类属,其实不然。当教师把一个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特点、生理特点、心理特色、思维特点、行为特点了解清楚以后,由此演生出来的是教学的起点在哪?教学的基本形式是什么?而并非是他属于哪一类。当学生自己关注上面的问题并予以确认以后,得到的是自我发展起点的客观定位,这是学生发展由被动到主动,由盲目到科学转变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当家长关注上面的问题,并形成正确的认识以后,将会更客观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成长。
  3.分层教学是一种动态管理
  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层次的管理是一种动态的管理。随着学生学习积极性、兴趣、能力以及成绩等的波动学生所处的学习层次做适时地调整,或进入高一级学习层次,或纳入低一级学习层次学习,不是一成不变的,呈动态变化的模式。
  4.学生的进步是梯次式循序渐进的
  分层教学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原则。确定了“材”的素质和水平,制定合理的目标,采用合适的方法,量体裁衣,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从而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整体学习效果,最终进入高一级层次的学习,如同登梯一样,越登越高。
  5.教学目标分层次,关键是建立系列化的目标体系
  目标是有层次的。目标的层次性有多种形式。同一个目标既有程度上的差异,又有时间的差异。以义务教育英语学科教学目标为例。既有义务教育终极目标、又有学段目标、还有章节目标、课时目标、课堂教学环节目标等。确立明确的目的是激励人。目标激励产生动力,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但是并非什么样的目标都能产生积极的动力,实践证明目标越具体,越接近自己的发展水平,其产生的激励性越强。把教学目标分层次,即把总体目标,分解为一系列的学段目标、章节目标、课题目标、教学环节目标……,让每个学生面前始终有一个具体的可成的目标在激励着他,促使他不断进步。
  6.教学内容、方法分层次,核心是寻找学生发展的最佳路径
  相对教学目标而言,教学内容或许只是一个例子,教学方法不过是一条路径。达成一个目标可以选用不同的例子,到达一个目的地何止数十种路径。但是例子是有差别,人是有偏爱的。把教学内容和方法分层次,就是给学生选择的权力和机会。以自己最习惯的方式去学习,这就是学生发展的最佳路径。常言道“教学有法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认为得法与否,标准是适合程度。
  7.教学反馈,矫正分层次,其实就是对症下药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对学生学习问题的矫正何尝不是如此。教学反馈、矫正分层次,可使学生学习问题暴露得更清楚,采取的对策更准确,因而收到的效果也更好。
  8.多关注分层教学中的后进生
  实行分层次教学这一做法体现了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和“差异性”。分层次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分层教学中我们必然会面对后进生,一提到后进生,大多数老师都感到很头疼,但是我们必须要多关注后进生,如果我们做好了这项工作,可以全面提高英语成绩。
  传统教学往往忽视教育中的情感因素。这是造成两极分化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要想提高英语教学成绩,就要关注后进生的情感,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可以给予他们最大限度的关心和爱护。
  首先,尊重后进生,深入了解后进生,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们要深入到后进生中去,通过观察谈心、讨论和调查等方法,了解他们极其复杂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想一想。因此教师要爱护其心,真情实意地关心帮助他们,感动他们,直至取得他们的信任,学生信任了教师,教师才有机会激励他们有信心的去学习。
  其次,寻找“亮点”,给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教师与后进生交流思想,建立感情,了解他们学习的态度、学习状况,更多地关心,鼓励他们,找出他们身上的“亮点”,精心培育,激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努力拼搏,一旦有了点滴的进步,便及时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英雄有用武之地”,树立“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好”的自信心。
  再次,公正、平等地对待后进生,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也是激励后进生前进的重要动力。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学相长、心理相容的。因此,教师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关怀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客观、公正地对待后进生,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允许他们讲话,注意倾听他们的呼声,以自己的一片诚心、一番苦心、一颗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唤起他们的自信。
  总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研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越来越爱学,越爱学就越有进步,越有进步越爱学习的良性循环;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使所有的学生均能结合自己的实际,人尽其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上进心,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的潜力发挥到最佳的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克服学习困难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兖州矿务局兴隆庄煤矿1981年投产后,采煤机械化程度很高,但1966年提交的精查报告对构造的控制精度远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为此,矿务局于1988年与山东煤田地质公司签订了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一、运用独特的语言训练,强化学生人格的养成  “工具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言文字训练与趣味教育是血肉与灵魂的关系,是语文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统一,是语言文字工具训练与趣味陶冶的综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着意引导学生于语言习得过程中确立主体意识,锻炼独立人格,陶冶良好性情。首先,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要靠教育。因此在当前积极推行的学校素质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体现创新性和实践较强性的课程,对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素质有着独特的优势。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强调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我们办矿几年来就是坚持了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实现了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杨村煤矿
【中图分类号】G60.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创设具有丰富的本地文化内涵的教育环境,为幼儿传承和发展本土文化奠定基础。”作为一所乡镇幼儿园,拥有近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镇资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与幼儿教育有效整合,通
1990年3月28日至4月2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了第三次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这次会议是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煤炭学会、中国金属学会、中国化工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轻
在马兰庄铁矿采用新型磨矿介质棒球对该矿硬、软矿石分别进行了各45天工业试验的基础上,我们又于1983年10月在大石河选厂进行了工业试验,试验经历3.5个月。通过考查表明了在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近几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已逐渐成为小学课堂探究教学的重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探究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帮助学生在数学探究性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应密切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我已经带着自己的班级整整走过了两年的时间,学完了五册物理教材,经历了大大小小十几次考试,这期间使我体会最深的就是物理教学观念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是《运动的描述》,需要交待给学生参考系、时间、时刻、路程、位移、矢量、标量、速度、加速度等几个重要的物理概念,为了使学生能对“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在英语中“形似义异”的词语或结构是常见的。因为形似,很容易使人引起错觉;而且它们大多是人们所熟悉的、常用的,往往使人望文生义,造成曲解而不自觉。下列几句例子,可知重视对比, 进行对比分析的必要性。  1.〔1〕She keeps house 她料理家务  〔2〕She keeps the 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