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全身骨显像图像质量分析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nimaqubao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全身骨显像过程中影响图像质量的常见技术因素及其解决措施。方法 对120例老年患者全身骨显像中各种主要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结论 通过增加体位、适当增加显像时间及其他方法将干扰降到最低以提高图像质量。
  关键词:全身骨显像;图像质量;质量控制
  全身骨显像是一种安全、简便、价廉、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且能一次成像可了解全身骨骼状况,能够显示骨骼形态、血供和代谢情况,对诊断骨转移瘤有较高的特异性,这是其他影像检查(如CT、磁共振等)不能比拟的。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老年患者全身骨显像图像质量明显较差,如显影模糊、软组织本底高且易受其他因素干扰,了解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病灶的检出率,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1.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2013年1月至12月在本科完成的老年全身骨显像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受检者年龄60~91岁(平均67岁),男性64例,女性56例。静脉注射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MDP)740MBq后2~4h进行SPECT全身骨显像。注射显像剂后2小时内患者饮水500-1000ml,多次排尿。显像仪器为Toshiba GCA7200A/UI型SPECT仪,平行孔低能高分辨准直器,矩阵512×1024,Zooml.O。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双探头同时以20cm/min的扫描速度采集前位及后位全身骨静态影像,对病变部位或可疑病变部位加局部显像。所有显像数据常规处理为双密度影像进行分析及摄片,由2名核医学医师共同读片分析。优质片的标准为:1、骨骼图像清晰,对比度适当,软组织本底少;2、被检骨骼完整,解剖标志准确,图像失真小;3、病变部位显示清楚,无异常干扰。对不符合以上标准的图片定为瑕疵片。
  1.1检查体位
  骨显像是一种灵敏度高但特异性较低的检查,因其解剖定位不精确,对于未能明确的部位,应加做局部显像,可根据病灶部位改变体位,如双臂抬高后位像可判断病灶位于肩胛骨或是肋骨。胸部斜位像可以更好的判断胸骨或胸椎上病灶的大小、位置、形态和数量。后斜位像可判断下胸椎和腰椎病变累及椎骨的具体位置。疑胫骨和腓骨病变时,双足脚趾相对区分胫骨和腓骨病灶。
  1.2显像剂的注射方法
  老年患者因血管情况较差,静脉注射时应选择受检者最佳血管,血管情况较差时建立静脉通道,自单独静脉通路输入,以保证显像剂迅速、完全经静脉进入体内。正在做化疗的患者不应从化疗管中注入药物。注射部位尽量避开已知或怀疑有病变的一侧部位。
  1.3扫描方法
  全身骨显像扫描速度直接影响图像质量和工作效率,太慢致检查时间过长,受检者特别是老年患者难以耐受,太快影响图像的质量。选择能峰为140keV,窗宽为20%,扫描速度10-20cm/min,前后位总计数不少于2500k。
  1.4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如患者在近期接受消化道钡餐检查或核医学其他检查,应推迟检查。受检者接受检查前摘除身上金属物品及玉器,不能摘除的假体、起搏器等应记录性质及位置。显像完成后嘱患者多饮水加快药物排除体外。
  2.0结果与分析
  2、1结果
  120例老年患者进行全身骨显像后,优质片99例,符合下列条件的定为优质片:1)骨骼图像清晰,对比度适当,软组织本底少;2)被检骨骼完整,解剖标志准确。图像失真小;3)病变部位显示清楚,2无异常干扰。对不符合以上标准的图片定为瑕疵片。瑕疵片21例。瑕疵片表现为图像模糊、软组织本底较高、患者体位移动、尿液污染及异物遮挡等。
  2、2讨论
  老年患者全身骨显像图像的质量较年轻人为差,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1、老年患者多肥胖,大量放射性标记物分布于软组织中。嘱患者多喝水后图像质量可有较大改善。2、老年患者中恶性肿瘤较多,这些患者接受放、化疗后可出现不同程度放射性浓集或稀疏,而表现为图像的异常,故在检查时应多了解病史,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3、老年患者较多有退行性病变及骨质疏松等引起的骨骼及四肢疼痛,部分患者因疼痛不能配合检查,应及时进行沟通,必要时检查前注射镇痛药物。4、男性老年患者多有前列腺增生及排尿困难,部分患者不愿多喝水,或饮水后尿液污染局部,导致这些患者的图像本底较高、膀胱影像过大过浓、会阴部放射性污染等情况,影响对结果的判断。对这些患者,饮水时间最好控制在显像前1~2 h,而不是临显像前,以免胃内容物过多导致放射性降低或显像过程中膀胱迅速充盈,如有尿液污染最好在检查前更换衣服。5、避免技术因素,如患者和准直器之间距离过大,扫描时间较短及处理图像时未使用合适的灰阶及对比度,使其造成误诊漏诊,影响医生判断。我们认为,通过上述有效措施可以尽可能提高图像质量,减少由于患者本身即技术操作原因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周前.中华影像医学 影像核医学卷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2]于学忠、马方、王以明、尹佳核医学科诊疗常规/北京协和医院编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
  [3]核医学:病案版/王伯岺,刘纯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特点及其重要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全方位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50例患者的护理有效率高达96.00%(48/60),其中32例(64.00%)患者效果显著,16例(32.00%)患者效果良好,2例(4.00%)
期刊
摘要:目的:进一步探究全程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方法:收集了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糖尿病护理,47例研究组患者接受全程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治疗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1.2方法  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糖尿病护理,47例研究组患者接受全程护理
期刊
摘要:随着医院医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文件已成为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对医院电子档案进行科学分类、整理和保护,才能有效推进医院电子档案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电子档案;规范化;管理  随着医疗技术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纸化的现代办公模式日渐普及,越来越多的重要文件被传输上网。电子文件的出现,促使电子档案的形成,如何做好医院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已成为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新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从中央沟下点直接入路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中央沟下点直接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彻底清除血肿,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60例患者血肿淸除率介于70%-90%之间者14例,超过90%者46例。且并未发现有再次出血症状,经术后4-6个月随访,并未发现1例死亡病例,其中恢复良好者2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和分析益气活血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来我院进行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患者94例,详细讲述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经过病患和家属的同意,随机分为使用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47例,使用常规西医配合益气活血法治疗的观察组47例,研究和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27例,有效17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有效率95.7%;对照组治愈18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开展医学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探讨,并提出几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建议,旨在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创新水平。  关键词:医院档案;创新研究;建议  医院档案是重要的文献资料,需要完善的保管与管理[1]。随着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加强医院档案的创新管理是推动医院档案管理改革的有效措施。一方面,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能够提高医院档案利用率和医院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能够改善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双腔导尿管球囊压迫止血在剖宫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5例剖宫产手术中发生出血的患者行双腔导尿管球囊压迫止血,观察临床止血效果,并与20例同期宫腔填纱患者的止血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宫腔出血次数上,15例患者显著减少,在宫腔球囊压迫止血过程中15例患者出血量为(275±34.5)ml,平均275ml。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戴明循环(PDCA)在医院感染护理管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3年在我院的感染护理管控中按照PDCA循环的4个阶段进行操作,观察并统计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指标和医院感染率指标情况,并与上年度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应用了PDCA后发现,2013年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指标合格率高于2012年的,应用效果较好。结论:PDCA是提高医院感染护理管理质量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在医院中进行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复发性肝癌经皮水冷式微波固化术及手术再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治疗复发性肝癌的患者120例,以上患者的肿瘤数目不超过4个且最大直径不超过6cm,其中有70例患者采取经皮水冷式微波固化术,作为A组,50例患者采取手术再切除,作为B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肿瘤清除率、随访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A组肿瘤清除率为98.57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效果进行研究,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选取某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癫痫患者,按照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均采用VPA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按照正常剂量使用并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剂量;对照组正常剂量使用并根据临床经验调整剂量,收集两组患者不同血药浓度导致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通过正常使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