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技术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rtualboxsc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对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效果进行研究,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选取某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癫痫患者,按照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均采用VPA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按照正常剂量使用并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剂量;对照组正常剂量使用并根据临床经验调整剂量,收集两组患者不同血药浓度导致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通过正常使用VPA剂量,血药浓度达标26例(86.7%),临床治疗见效28例(93.3%),明显优于对照组16例(53.3%)、10例(43.3),比对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技术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不良反应
  癫痫是一种临床比较常见的反复发作性疾病,由于世界范围内对癫痫的研究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还没有生产出能够彻底根除癫痫疾病的药物,导致目前针对癫痫的治疗依然是采取经验性应用抗癫痫药物来达到控制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的治疗方式。VPA(丙戊酸钠)是治疗癫痫比较常见的抗癫痫药物,然而由于临床治疗过程中用药剂量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癫痫患者的血药浓度没有达标,临床治疗没有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病情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某院在针对癫痫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技术来作为实际治疗的用药标准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患者在服用正常剂量VPA后临床见效28例(93.3%),远高于低剂量患者的10例(43.3),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某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癫痫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28岁至55岁,平均年龄(40±10)岁。按照收治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了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剂量VPA进行治疗;研究组按照正常的剂量进行治疗,当两组患者的血药浓度稳定后,在清晨抽取患者静脉血3-5mL,经过离心机的离心分离后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来检测患者的血药浓度是否达标。
  1.3对比指标
  血药浓度指标是否达标主要是其检测数据与血药浓度标准比对来进行判断。其相应的治疗范围标准为50μg*mL-1-100μg·mL-1,<50μg*mL-1或者>100μg·mL-1均视为未达标。
  临床效果评判标准为服用相应剂量VPA后,患者癫痫发作的次数与未服药前的发作次数是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显效:患者服用VPA后减少了发作次数,但是次数减少的比较少(发作减少50%-80%;有效:患者明显减少了发作次数(发作减少80%以上);无效:患者服药后发作次数没有明显的减少(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下)。临床见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的VPA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药浓度达标26例(86.7%),临床治疗见效28例(93.3%),明显优于对照组16例(53.3%)、10例(43.3),患者实际的临床治疗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比对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的对比情况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药度达标情况以及临床效果的对比情况[n(%)]
  组别 血药浓度标准
  (50μg*mL-1-100μg·mL-1) 临床疗效
  达标 未达标 显效 有效 无效
  对照组 16(53.3) 14(46.7) 6(20) 4(13.3) 20(66.7)
  研究组 26(86.7)* 4(13.3)* 10(33.3)* 18(60)* 2(6.7)*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 讨论
  癫痫由于具有反复发作的特征,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歧视导致患者心理承受了较为严重的负担,目前受制于癫痫研究程度,还没有开发出能够彻底根除癫痫疾病的药物,导致目前临床治疗癫痫仍然采取常规的使用抗癫痫药物来帮助患者减少癫痫发作的次数,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的治疗方式。由于治疗癫痫需要长期有规律的服用抗癫痫药物,而实际患者由于自身的情况导致用药剂量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造成了治疗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患者背负了比较沉重的经济负担[1]。
  VPA(丙戊酸钠)是治疗癫痫比较常见的抗癫痫药物,在实际的临床治疗癫痫方面应用比较普遍,其疗效相对于其他抗癫痫药物具有显著的疗效,目前我国癫痫病人在使用VPA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用药剂量偏低或者偏高的问题,导致患者自身的血药浓度没有能够有效的达标,而血药浓度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直接的关系,只有在血药浓度达标情况下患者的临床治疗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目前临床治疗过程中以血药浓度来作为治疗癫痫的用药标准已经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比较瞩目的成果,为实际的主治医生提供了准确科学的数据来辅助癫痫的治疗以及抗癫痫药物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临床治疗工作,推动了我国癫痫治疗工作的进一步发展[2]。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通过正常使用VPA剂量,血药浓度达标26例(86.7%),临床治疗见效28例(93.3%),明显优于对照组16例(53.3%)、10例(43.3),患者实际的临床治疗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正常剂量的VPA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自身的病症,减少癫痫的发作次数。因此治疗癫痫需要采用正确的用药剂量以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效果。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技术在本次研究中取得令人比较满意的结果,检测出的数据指标与实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吻合,证明了此种检测方法的准确性以及科学性。同时也从中看出血药浓度是否达标与临床治疗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按照标准剂量服用的患者癫痫发作次数明显降低,见效率达到了93.3%,明显高于低剂量使用的患者43.3%。因此在实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将血药浓度标准作为患者临床治疗工作的参照标准具有科学性,可以在实际的临床应用,对推动癫痫治疗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推广价值[3]。
  参考文献:
  [1]谢军平,林筱青,冯玲玲.4种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785例结果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12(22):1936-1939.
  [2]郭玉娇,王蔚青,邵志高,赵萍,张宏文.我院2009年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药房,2010,12(28):2658-2660.
  [3]李苗霞,汪铁山,陈莉婧,张生潭,杜延琪,林敬明.2种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1490例次结果分析[J].中南药学,2011,12(05):386-389.
  作者简介:幸勇,男,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
其他文献
摘要:报告1例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致严重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用药前抢救药品、物品的准备、人力配备;医护人员的抢救心理准备、知识。  关键词:美罗华;非霍奇金淋巴瘤;不良反应;护理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常见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其中绝大多数为B细胞来源。利妥昔单抗(美罗华)是一种嵌合鼠/人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与纵贯细胞膜的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诱导B细胞凋亡,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特点及其重要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全方位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50例患者的护理有效率高达96.00%(48/60),其中32例(64.00%)患者效果显著,16例(32.00%)患者效果良好,2例(4.00%)
期刊
摘要:目的:进一步探究全程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方法:收集了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糖尿病护理,47例研究组患者接受全程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治疗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1.2方法  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糖尿病护理,47例研究组患者接受全程护理
期刊
摘要:随着医院医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文件已成为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对医院电子档案进行科学分类、整理和保护,才能有效推进医院电子档案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电子档案;规范化;管理  随着医疗技术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纸化的现代办公模式日渐普及,越来越多的重要文件被传输上网。电子文件的出现,促使电子档案的形成,如何做好医院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已成为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新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从中央沟下点直接入路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中央沟下点直接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彻底清除血肿,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60例患者血肿淸除率介于70%-90%之间者14例,超过90%者46例。且并未发现有再次出血症状,经术后4-6个月随访,并未发现1例死亡病例,其中恢复良好者2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和分析益气活血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来我院进行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患者94例,详细讲述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经过病患和家属的同意,随机分为使用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47例,使用常规西医配合益气活血法治疗的观察组47例,研究和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27例,有效17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有效率95.7%;对照组治愈18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开展医学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探讨,并提出几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建议,旨在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创新水平。  关键词:医院档案;创新研究;建议  医院档案是重要的文献资料,需要完善的保管与管理[1]。随着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加强医院档案的创新管理是推动医院档案管理改革的有效措施。一方面,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能够提高医院档案利用率和医院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能够改善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双腔导尿管球囊压迫止血在剖宫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5例剖宫产手术中发生出血的患者行双腔导尿管球囊压迫止血,观察临床止血效果,并与20例同期宫腔填纱患者的止血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宫腔出血次数上,15例患者显著减少,在宫腔球囊压迫止血过程中15例患者出血量为(275±34.5)ml,平均275ml。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戴明循环(PDCA)在医院感染护理管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3年在我院的感染护理管控中按照PDCA循环的4个阶段进行操作,观察并统计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指标和医院感染率指标情况,并与上年度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应用了PDCA后发现,2013年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指标合格率高于2012年的,应用效果较好。结论:PDCA是提高医院感染护理管理质量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在医院中进行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复发性肝癌经皮水冷式微波固化术及手术再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治疗复发性肝癌的患者120例,以上患者的肿瘤数目不超过4个且最大直径不超过6cm,其中有70例患者采取经皮水冷式微波固化术,作为A组,50例患者采取手术再切除,作为B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肿瘤清除率、随访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A组肿瘤清除率为98.5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