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zhang_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研究和分析益气活血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来我院进行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患者94例,详细讲述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经过病患和家属的同意,随机分为使用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47例,使用常规西医配合益气活血法治疗的观察组47例,研究和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27例,有效17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有效率95.7%;对照组治愈18例,有效16例,无效11例,临床治疗有效率72.3%,且P < 0.05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出现4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停药后不良反应均消失,且P > 0.05差异值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益气活血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95.7%,相比常规西医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且无明显的临床副作用反应,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益气活血法;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脏急性或慢性炎症,引发感染性的心肌疾病,在心脏类疾病中发病率约占5%左右,发病人群集中在8~45岁[1]。临床病因主要是由于呼吸道感染或者其他并发症导致,通过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波心电图和心内膜心肌活检[2]等确诊。临床主要的表现包括[3]:①呼吸道感染性表征,发热、酸痛、呕吐和腹泻等;②严重者呼吸困难,且出现心理衰竭和猝死等。本文选择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来我院进行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使用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47例,使用常规西医配合益气活血法治疗的观察组47例,研究和对比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来我院进行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患者94例,年龄8~48岁,平均年龄23.2±4.2岁,男性63例,女性31例,病史4~48h不等。详细讲述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经过病患和家属的同意,随机分为使用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47例,年龄9~47岁,平均年龄22.1±4.5岁,男性31例,女性16例;使用常规西医配合益气活血法治疗的观察组47例,年龄8~48岁,平均年龄24.3±5.3岁,男性32例,女性15例,且均P > 0.05,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差异值无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1.2 方法
  1.2.1 确诊方法
  使用心电图和胸部X线对患者进行诊断,若出现:①心脏略增大;②心率不齐,出现心跳异常缓慢;③出现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等病症,可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经过临床诊断发现94例均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1.2.2 治疗方法
  (1)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服用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溶液,每次10~15mL,每天2次,持续服用7天,记录临床数据和反应。
  (2)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联合益气活血法进行治疗,服用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溶液,每次10~15mL,每天2次,持续服用3天;3天后,配合益气活血药方进行治疗,早晚各一次,持续服用3个月。益气活血药方的药材主要包括:黄芪15g、炒白术15g、茯苓15g、川穹15g、谷芽和麦芽15g、陈皮10g、白芍10g、丹参10g、五味子10g等药材,每天一份剂量,用400mL水煎煮后分为2份,早晚各一次。
  1.3 临床观察指标
  1.3.1 临床治疗效果
  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为治愈、有效和无效三种,临床治疗有效率=(治愈+有效)/总数×100%。
  治愈:病毒性心肌炎症状消失,心律不齐现象消失,无临床副作用,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社交活动。
  有效:病毒性心肌炎症状基本消失,心律不齐现象消失,基本无临床副作用,恢复基本的生活和社会活动。
  无效:病毒性心肌炎症状无改善,甚至出现病情反复、加重等现象。
  1.3.2 临床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记录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呕吐、异常发热、腹泻和过敏等,并观察停药后不良反应是否消失。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计算机统计学数据处理,若P < 0.05则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经过2个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由表1可知,观察组治愈27例,有效17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有效率95.7%;对照组治愈18例,有效16例,无效11例,临床治疗有效率72.3%,且P < 0.05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使用益气活血法联合西医治疗的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使用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
  分类 N(例) 治愈
  (例) 有效
  (例) 无效
  (例) 治疗有效率
  (%)
  观察组 47 27 17 2 95.7
  对照组 47 18 16 11 72.3
  2.2 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对比
  在治疗过程中,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主要包括呕吐、腹泻、发热和过敏等。由表2可知,观察组出现4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停药后不良反应均消失,且P > 0.05差异值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组别
  分类 N(例) 不良反应(例) 停药后不良反应
  消失(例) 不良反应
  发生率(%0
  观察组 47 4 4 8.51
  对照组 47 3 3 6.38
  3 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脏急性或慢性炎症,临床病因主要是由于呼吸道感染或者其他并发症导致,通过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波心电图和心内膜心肌活检等确诊。
  本文选择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来我院进行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使用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47例,使用常规西医配合益气活血法治疗的观察组47例,研究和对比临床治疗效果。
  经过2个月治疗,发现观察组治愈27例,有效17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有效率95.7%;对照组治愈18例,有效16例,无效11例,临床治疗有效率72.3%,且P < 0.05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出现4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停药后不良反应均消失,且P > 0.05差异值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益气活血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95.7%,相比常规西医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且无明显的临床副作用反应,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尊磊.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2(15):329-331.
  [2]黄勇.益气活血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J].医学检验,2014,3(17):163-164.
  [3]徐惠梅.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J].临床报道,2012,2(3):17-1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析心理干预对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状态的作用。方法 选取8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积极的心理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分并做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
期刊
摘要:目的 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Budd-Chiari综合征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介入造影或手术结果为判定确诊标准,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5月由本科室初诊为Budd-Chiari综合征的89例超声检查资料。结果 超声诊断肝静脉型15例,确诊14例,符合率(14/15)93.3%;超声诊断下腔静脉型52例,确诊50例,符合率(50/52)91.2%;超声诊断混合型22例,确诊23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发面外敷解决产后乳胀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20例产后乳房胀痛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65)。观察组采用自制发面外敷乳房,对照组采用热敷、按摩方法护理胀痛乳房。结果观察组干预时和干预后患者乳房疼痛缓解程度和干预后乳腺通畅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发面外敷法对产后乳胀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能促进乳腺管恢复通畅。  关键词:产妇;产后乳胀;发面外敷法;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门诊手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焦虑情绪程度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120例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在手术前及手术后采用焦虑评量表对其焦虑情绪进行评估,研究分析综合干预对患者焦虑情绪的效果影响。结果:通过综合护理干预,门诊手术患者焦虑程度较干预前相比降低明显,差异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手术患者在手术前普遍存在焦虑心理,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门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莪术吸光度检查方法。方法:以乙腈、甲醇、水、正己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为溶剂,按照《中国药典》莪术项下吸光度检查方法,对莪术药材进行检查。结果表明,以乙腈、甲醇、水、正己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为溶剂在242±2nm处均有吸收,但其中乙腈为溶剂的提取液在242±2nm处有最大吸收的吸光度符合药典要求,而甲醇、水、正己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无明显的最大吸收。因此,建议莪术的提取方法改用
期刊
摘要:报告1例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致严重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用药前抢救药品、物品的准备、人力配备;医护人员的抢救心理准备、知识。  关键词:美罗华;非霍奇金淋巴瘤;不良反应;护理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常见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其中绝大多数为B细胞来源。利妥昔单抗(美罗华)是一种嵌合鼠/人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与纵贯细胞膜的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诱导B细胞凋亡,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特点及其重要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全方位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50例患者的护理有效率高达96.00%(48/60),其中32例(64.00%)患者效果显著,16例(32.00%)患者效果良好,2例(4.00%)
期刊
摘要:目的:进一步探究全程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方法:收集了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糖尿病护理,47例研究组患者接受全程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治疗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1.2方法  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糖尿病护理,47例研究组患者接受全程护理
期刊
摘要:随着医院医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文件已成为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对医院电子档案进行科学分类、整理和保护,才能有效推进医院电子档案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电子档案;规范化;管理  随着医疗技术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纸化的现代办公模式日渐普及,越来越多的重要文件被传输上网。电子文件的出现,促使电子档案的形成,如何做好医院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已成为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新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从中央沟下点直接入路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中央沟下点直接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彻底清除血肿,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60例患者血肿淸除率介于70%-90%之间者14例,超过90%者46例。且并未发现有再次出血症状,经术后4-6个月随访,并未发现1例死亡病例,其中恢复良好者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