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几个途径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ugui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基础学科,是工具学科,对学习其它学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学生要学好语文,教师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最关键的途径就是教师上好阅读理解课。教师努力帮助学生养成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学生热爱语文、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
  一、让学生喜欢阅读
  首先,学生对新事物有很浓厚的好奇心,教师必须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让他们对生活中的人和事产生兴趣,善于向生活中的人和事问为什么,渴望知道每件事的原因和结果,促使学生主动去寻找答案,这样他们就会有耐心去读书。而好奇心的激发在于教师对学生心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和爱好,抓住恰当的时机,因势利导,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乐于发现和乐于解决的事,这样他们才会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也才会去读自己喜欢的书。
  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爱好和心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喜欢读的书和读书的方法,教师要明确学生的发展方向,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书,读自己喜欢的书。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学生对书的内容的独到体验,不能轻易否认学生的初读感受;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能轻易扼杀学生的读书兴趣。
  此外,教师还要恰当地开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和年龄特征的读书汇报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对书的内容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如课本剧表演、诵读比赛、配乐朗读等,让学生有读书的成就感,而且鼓励全体学生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这样能让学生更加喜欢阅读。
  二、养成读书的习惯
  学生喜欢上阅读容易,把阅读变成一种习惯就很难了。首先,学生不仅仅就学语文这一门学科,其它学科的学习任务会占用他们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这样每天都要忙于作业或者其它课余活动,时间长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就会变淡了。其次,经济条件或家庭条件的限制让学生没有书读,有的家庭没有读书氛围、没有太多的存书可供学生读,这些生活的环境容易让他们不把读书当回事。教师要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做到没时间时自己挤时间,没条件时自己创造条件。这个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家长的支持,教师每天要用自己的语言魅力引导学生读书,用自己的阅读习惯影响学生读书,用阅读任务约束学生要读书,坚持长久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此外,教师还要做好家长工作,提高家长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让学生有书可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读书当成自己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做到每天都读。
  三、 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读书是写作的基础。书读的多了,写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所以教师要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首先,让学生养成摘抄的习惯,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要积累所读文章、著作中的优美的语言,典型的事例,及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并在写作文的时候用来借鉴。积累是为了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恰当地运用自己积累的内容,它并不意味着抄袭,而是把别人的思想变成自己的语言,把别人的语言变成段落,借鉴名家独到的写作手法,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用别人的文字和语言,来写自己的文章。
  其次,要求学生养成写随笔的习惯。学生每读一篇文章或读一部名著都要及时记录感受,对人物的评价,对故事的品味,对内容的感悟,还有自己所受到的启示。坚持写下收获,并记录独到的见解,这样坚持下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提高学生对文章整体思想的感悟,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
  四、做好阅读评价
  每一个学生每读一篇文章都会有自己的收获,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教师要及时准确地做好学生的阅读评价工作,保护好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学生才会有继续读书的理由和坚持读书的信心。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师要通过阅读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让学生通过阅读文学名著,受到熏陶和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同时,教师要让学生以读为核心,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进而开拓出语文教学的光明前景。
其他文献
随着“主体性教学”的推行实践,传统的教师的角色定位正逐步发生变化。教师的职责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创新、指导学生实践,原先的“传道者”角色已不能充分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发展。教师要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尤其要以学生为主体。为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校也曾学
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与生活息息相关。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理解知识。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全面落实英语的生活化教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初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学生在学习了大量的词汇、句型、句式后,由于不能很好地掌握其语言特征与功能特性,很难把它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究其原因,是初中英语教学与生活脱
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耗时最多、收效最差的就是阅读教学.它几乎占据了语文课时的三分之二,但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所谓细读文本,即在整体感知文本主题思想与文章结构的基
一、当今流行音乐与语文诗词教学结合的现状  这是一个文化多元和流行元素泛滥的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织。“流行文化和流行文化的传播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背景之一,并日益成为学校教育所无法忽略的重要资源。”这体现了流行文化对如今学校教育的影响。中学生作为流行文化的主要接受人群,流行元素对其的影响是巨大的。流行音乐以饱含情感的语句、通俗易学的唱腔,很容易走进学生的世界为学生所接受。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流行音乐
优秀的文学作品通常都蕴含着很深的意蕴。无论是文字层面还是人物塑造以及主题表达上,好的文本通常能够让人从多方面去展开解读,每一个视角都是值得思考与探究并且能够带给人以收获与启迪的。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文本展开多元解读十分必要。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别谈谈对初中语文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  一、阐释意义丰富的语言文字  对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首先可以从含义丰富的语言文字开始。好的作品不仅用语十分考究,很多
进行写作的第一步就应该是审题。审题,就是对题目的意义、范围和要求的审定。审题的过程就是确定文章的体裁、题材、中心和写法的过程。审题的原则是对题目的涵义、写作文体要“清”,对写作范围要“明”,对题目的要求要“细”。笔者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探索出如下几种审题方法。  一、 析题结构法  所谓析题结构法,即从题目的语言形式入手,分析题目的语法结构,抓其主干成份,理解其内容和要求。比如作文题《学外语的故事》
中考对说明文阅读的考查,题目大都比较简单,重在考查学生是否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以及日常的学习,理解文章中关键字词的意思及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否抓住文章的说明要点,掌握文章所采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否领悟科学研究的精神。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更好地应对中考科技说明文阅读试题呢?  一、认真阅读,明确说明对象及其主要特征  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的科技性说明文,大都比较前沿,多取材于科技报刊、
教学目标:1.速读训练,培养学生快速抓取信息的能力;2.了解文中夏的特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3.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用对比手法表现夏的特点,体会作者情感。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爱夏的情感  夏天远去了,但在这寒冷的冬天里,一起回味夏天,也别有一番滋味。我们先通过孩子们的眼睛去回望夏天。一起朗读《夏天的歌在哪里》(投影出
小组合作的前提是学生对知识和问题的了解程度,通过课前预习,教师反馈学生的预习情况,选择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先进行组内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达成小组间的共识,然后教师通过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展示,进一步把握数学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理清数学知识的本质问题。  一、背景分析  “分式”这一知识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七年级第二学期的内容。本节课是研学案课堂“小班化”背景下的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展示课,如
语文教学就是以阅读教学为基本环节,以训练学生基本阅读能力为核心,对学生进行听说和写作的训练,构成听、说、读、写为一体的训练体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十年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可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语文整体水平的突破口,学生只有学会阅读,学习语文时才能感到轻松,才能主动地学习语文。初中生已经有了较大的阅读量,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