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yuemengxi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要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练中悟",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使数学课堂教学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初中数学 有效课堂 构建
  探索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个数学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从事数学教学的教师会发现课堂教学是否有实效,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我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讲求实效培养能力为宗旨,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如何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学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富有激情的、主动的学习,真正是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我们知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开始,教师若能结合实际,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特殊的情境中,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动脑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直角三角形时,可设疑:如何测量顶部不能到达的大树、旗杆、铁塔的高度?讲应用题时,可设疑:市场经济中的利润、股票等问题。将生活实际问题引入课堂,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价值,自然就产生了学习兴趣和动机。教学中还可以选取商品打折、银行计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题,这些情景新颖的应用题,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又如:在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一课中,以贴近人们生活的商品销售"折扣"为情景,设计一系列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二、以疑引思,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要把握时机,根据课时内容和教学环境的具体情况,同时分析学生的特点,在适当时候设疑质问。教师可以在新授课开始,巧妙设问,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兴趣和求知欲,主动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适度,如果问题太简单,学生脱口而出,或者本身就是一个无效的设问,学生盲目地用是或非应答,在热闹的表象下,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弱化学习积极性。甚至养成习惯后,会人云亦云,不知所云。如果问题太难,缺乏相应的铺垫,学生百思不得其解,那么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不敢回答回题,望而却步。因此课堂提问一定要做到难易适度,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进入问题情境,获取学习体验。适用,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就应注意问题的层次性。教师应该设计不同水平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能力都得到提高,把基础性问题交给学困生来回答,把应用性水平的提问和分析水平的提问交给中等和中上水平的学生回答;把综合水平的提问和评价水平的提问交给水平优秀学生回答。这样设问的对象既是面向全体,又能选择不同的回答对象,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思辨的机会。
  三、课堂教学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是学习活动更有效。根据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要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合作学习的形式分为课前合作、课内合作、课后合作三种。课前合作,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前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比如为了学习某个内容,需要先进行社会调查,以便收集有关的数据,这时就可以将调查的内容分成若干项目,由各小组分别承担进行调查,然后将各小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课内合作,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内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小组内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时还可以进行辩论。通过课内合作培养学生"会听、勤思、敢说、善问"的习惯。课后合作,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后进行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①指学生围绕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可以延伸的问题在课后分小组作进一步的探讨;②指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互帮互助,以达到同一小组的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③指学生为解决某一问题,需要进行数学实验或调查研究,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通过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新课伊始,教师能否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有意义的心向,对整节课的教学十分重要。因此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围绕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以及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课前巧妙设计好自学思考题,并力求做到所设计的问题明确具体,"浅"中见"深"具有启发性。例如:在引入"过三点"的圆的新课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先在黑板上画出图形,然后提问:问题:①有一个圆镜被打碎,现欲重新配制一个同样大小的圆镜,要不要反把所有的碎片和这块残片都带去?②这个实际问题若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同学们认为可转化为什么问题?(让学生探索、讨论)学生甲:重新画一个与原来相等的圆形镜。学生乙:把玻璃残片补成一个圆。③要重新画一个与原来相等的圆,必须知道什么?这样图文并茂的数学情境能使学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们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尝试探寻各种积极的解决方法,创造的灵感和顿悟很可能由此产生。
  五、通过多帮助,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
  要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关注"学困生"是极其必要也是极其艰巨的教育任务。在教学实际工作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课堂上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完全接受所学的新知识。课余时间帮助这些学生补习就成了教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端的指责学生不努力是不合适的。只有及时通过课堂小测验和作业来了解他们,同时鼓励他们多提出问题和困惑来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做到持之以恒,并及时给予他们切实的帮助,考虑他们的需要,给予必要的小灶式指导,这些都是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措施,然而,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热情鼓励他们不断进取,使他们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就会有努力方向,然后才会有他们的自觉行动。
  总之,面对有效学习这个话题,广大教师也会有各自的妙法,但有一点肯定是一致的,即是每个教师面对自己的学生,一定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学到知识,都得到提高。"教师应该有追求卓越的美好愿望,但在追求卓越的同时,不能丢下一个人,这才是教师高效教学的终极追求。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从而探求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视网膜神经保护的新方法。   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组
课堂是一个特定的空间,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是学生;教师和教材,在通常情况下,班内学生原有的基础,即他们达到某一目标的学习准备状态总是存在一些差异,而在教学中如果用同一目标来要求全体学生,必须与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可能性不相适应,从而使这些学生或轻易达标,或难以达标。他们的学习活动不能有效展开,他们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为此,在课堂中实行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相适应的,着眼于促进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
【摘 要】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阐述了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出了发挥学生积极性的措施,从而促进小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作用 教学 发挥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特别是数学这门学科,数学的学习更加需要注意兴趣的培养。数学是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的科学,而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无形的产生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所以,在进行数学教
【摘要】在课堂上,把某些知识有意识的留下不讲,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会使学生迫不及待的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去发现。所以这种空白的设计并不是对于部分知识的舍弃,而是通过空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处的内容,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关键词】数学课堂 留白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
通过对混沌系统特性的研究,设计出一种安全性高、加密速度快的通信加密方案。首先根据数字混沌序列的特性对混沌的迭代过程进行改进,实现对Chebyshev混沌序列的过抽样处理。
高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斗就栽在数学上。对众多初中数学学习的成功者,进高中后数学成绩却不理想,数学学习缕受挫折,我想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同学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从而造成成绩滑坡。  一、初高中知识的区别  1、语言变的抽象。  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确实,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也具备传播文化这一重要功能。英语学科是中职学生的一门基礎学科。然而,大多数中职学生并不具备足够的英语功底,其自我管理和监督能力也相对较弱。面对这样的情况,中职英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授英语知识,还应当积极培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进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1. 情感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  情感教学模式,就是教师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激发并满足学生在情感方面的需求,
学生一般都欠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较多学生对学习难以形成愉快的体验。伴随着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态度与自尊、自信的发展反而形成一定反差。即使是学生看到数学的成功应用和获得较好成绩时,其对数学也难以真正喜欢。这一现状着实让人担忧,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怎样能让学生们从小就喜欢数学,不怕数学,亲近数学,进而愿意研究数学呢?  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与
现在的初中学生年龄偏小,数学课堂上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定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老师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或呆坐听着,上课不得要领,没能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运用过程。凡此种种都是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教学过程也就是参与合作意识差,被动学习。那么如何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去积极主动的进行有效的学习是我们教师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
对于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23页“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称为“线段公理”。短短几个字,但却蕴涵着许多奥妙,将它扩展延伸就可以得到一个最短路径问题,历年的中考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