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感受历史的魅力

来源 :教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x1978_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原本很有趣,可是中学历史课却令多数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仅为应付考试而学,甚至提到“历史老师”,便立刻给人呆板学究的感觉。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笔者仅就中学历史教科书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科书;改革
  
  中学历史教材是历史基本知识的载体,当然也是历史教学活动与传播历史知识基本内容的依据。《课程标准》中指出:“教科书既是教师教本,又是学生学习的学本,是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历史,培养学生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使新的历史教材体现这种新的教育理念,符合时代精神,适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有助于学生探究式学习和终身学习;继承传统教材的优点,克服其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还需要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
  
  一、教材内容要突出历史人物、文化与社会风情
  
  旧的历史教材过于注重历史发展规律、王朝更替、政治改革、阶级斗争、革命等内容,而对丰富多彩的有声有色的历史人物以及历史文化与社会风情则很少涉及,或根本不提,使历史教材成为见事不见人和空洞、死板的说教。且编写时使用相当多的概念性知识,忽视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求,脱离了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因而加大了历史教育的难度。缺乏可读性的现象,使中学历史教育中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降低了历史课在中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新课程改革以来,这种现象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但是改革的力度还远远不够。
  中学历史教材应当是融科学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为一体的通俗历史读物,才能够充分引起中学生的兴趣。这就需要历史教材的编纂者既要具有历史教学与研究的深厚功力,又需要对史学界的研究状况和研究信息有较清楚的了解,还要擅长于对史实、观点和历史人物的取舍,内容的多寡分量要得当,并擅长于创新体例,敢于摒弃旧教材的片面、局限与陈旧的缺憾,而以新视角、观点和新成果与新史料编出生动活泼、见物见人、内容充实、分量适中的高水平历史教材。
  
  二、客观真实地展示历史,抛弃先入为主的评价、分析、结论和方法论
  
  如何使历史恢复本来面目,使学生能够想象历史、进入历史、了解历史,应该是教材编写着重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以学心读,以平心取,以公心述”是萧公权先生的座右铭,也应是教材编写者对待历史应有的态度。
  长期以来,历史教材中先入为主的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分析、历史结论等渗透了一些教条僵硬的理论分析法。比如阶级斗争分析法,即描述一种历史现象时,总是归纳到阶级实质是什么,阶级目的是什么,总要在阶级的意义上找到答案。这导致很多教师和学生,无论大小事都归结为经济原因,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都寻找阶级目的,把复杂纷纭的历史现象简单化了,造成思想僵化,根本无法解析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更无法让学生真正了解、进入历史,去领略历史的魅力,也就使中学历史教得教条,学得乏味,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应该多讲史实,结论或评价由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
  
  三、改变历史教科书仅由国家编写的局面,鼓励地方和个人参与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中学历史教师比专业编辑更熟悉中学生的心理与认知特点,更了解中学生对哪些历史知识有需求,更能控制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应鼓励他们从事或参与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工作。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成为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引导者和评审者,比如制定出内容详细、要求具体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教科书编辑的资格审查和教科书质量的审定把关。教科书编成后必须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审定,符合标准方可出版使用。有竞争、有对比、有取舍,中学历史教科书质量就必然会有较大提高。
  当然,教科书的编写不是一件容易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反思,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会对历史教学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不能指望一步成功,但可以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改进、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内容,变化和调整其形式,以求更加完善。
  
  参考资料:
  [1] 夸美纽斯.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2] 王升华.关于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几点思考.历史教学,2002(12).
  [3]陈振江.初中历史教材改革的几点建议.历史教学,2002(12).
其他文献
当你身边有人遭遇挫折或失败时,你会对他们常说的是:“失败乃成功之母。”经常举的例子便是爱迪生。但事实上,现实中的爱迪生毕竟不多见,而经得起失败,并能从失败中不断汲取经验教训的人少之又少。所以,事实上这句话除了安慰作用之外,就只剩下麻痹作用了。所以这句话并不能成为大多数人的成功法宝,倒是成了许多人碌碌无为的推辞。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的心智还不完全成熟,这时候就让他们具
根据省级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教学计划,2010年4月12日—20日,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组织第十一期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学员41人,在上海进行名校管理现场研修。  学员们分成四个见习小组下派到上海市实验小学、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洵阳路小学、新黄浦实验学校进行跟踪研修。通过听取杨荣、程华、朱乃楣、王洪伟等知名校长的办学经验介绍,与学校行政班子、教师、学生座谈,查阅学校资料、文献,直接参与管理
复习课难教,上不好的话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小学英语总复习,要遵循“基本学习策略”,扎实把好学生的六个关,采用多样的复习方式,做到教学有新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丰富学生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一、把握复习六大关,发展学生基本技能  1.过好单词关  单词学习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基础,小学阶段必须“四会”掌握的单词有几百个之多,教师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
现在的教师真难当!有很多教师朋友都有这样的感慨。每天有繁重的教学任务,不仅仅要教书育人,还必须接受各种各样的考试和考核,还要承受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的诸多压力。请看下面一则“招聘启事”:  寻找有大学文凭,愿意每天工作很长时间,却不要求相应报酬的人。他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他的管理者不欣赏他,他的客户不欣赏他,其中的许多人甚至不愿与他接触。他不介意所需资源匮乏,不介意服务设施短缺。他同意承
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官本位”思想是封建腐败思想的一部分,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人们痛恨和鞭挞“官本位”思想。但是,古代文人常常利用人们的这种“官本位”意识,为文学创作服务,强化感情色彩,加强表达作用,达到妙不可言的艺术效果,本文试就这种特有的文学现象,联系语文教材作些粗浅分析。  让我们以初中传统课文《陌上桑》为例,为方便分析,录诗如下: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
育“趣”养“志”的体育课堂说的是教师充分利用体育课堂调动和培育学生强身健体的兴趣,培养学生适合个人发展需要的顽强意志和健全人格。这种“趣”具体有体验生命活动的舒适之趣,与他人协作的和谐之趣,获得知识的满足之趣,技能提高的惬意之趣,战胜困难的超越之趣,自我达标的成就之趣,被人认可的自豪之趣,等等。这种“志”具体有以体育促进个人快乐发展的愉悦情志,增强体力和智力的顽强意志,强身健体而战胜困难的斗志,等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一生的写照。他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歌颂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是一篇久经传诵的佳作,被历代评论家赞为“自是千古绝作”,它给诗人带来了极高的荣誉,作者因而被称为“《长恨歌》主”。  对这首诗主题的理解,一直存在着分歧,主要有以下四种意见:第一种认为是讽喻暴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误国,“讥明皇迷于女色而不悟也”;第二种认为是歌颂李、杨坚贞的爱
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不仅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而且也客观存在着一定的性别特征与性别差异。在目前国内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诸多人士意识到了“男孩危机”“女孩危机”的存在,于是乎,在教育界,继“因材施教”后,提出了“因性施教”的理念。  定义  “因性施教”主要指教育要针对两性心理发展所存在的客观差异及其产生原因,按照教育的目标要求和理想的健康人格标准,主动去塑造和发展每一个个体健康的性别心理特征
我喜欢养一些花花草草,在办公室的书桌上、书柜里,放置几盆绿萝、吊兰之类的花草,工作之余,徜徉在这些花草丛中,那花花绿绿的颜色常常会映入我的眼帘,缓解我疲劳的眼睛,舒展我的筋骨,将我带入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氛围中,常常会产生一种幸福的感觉;特别是那些生命力旺盛的绿萝,它们没有牡丹的艳丽,没有桃花的芬芳,也没有米兰的幽香,但他们有不屈的意志力,只要给他们一点泥土,抑或是一杯清水,他们都会将郁郁葱葱、生机
摘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精神,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优化音乐教学方法、有效开展科学评价,促进学生的成长进步与健康发展。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策略,创新教学理念,整合教学内容,让音乐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教学实际,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科学制定教学过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人文性、表现力,不断提高音乐教学的质效。  关键词:音乐教学;催生情感;素质教育;提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