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自编手球游戏中的合作精神培养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ts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的推动和改革下,我国的教育步入了素质教育阶段,素质教育遵循的教育理念是“立德树人,健康第一”,在幼儿园的教育中也同样需要遵循这一理念。幼儿园的教育中合作精神的培养和提升,对幼儿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幼儿园教师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新课改提出要以幼儿为学习主体,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比如,手球游戏就是一项非常吸引幼儿的游戏活动,而且手球运动本身就需要幼儿之间有合作意识。本文对幼儿园自编手球游戏中的合作精神进行探索研究,并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手球游戏;游戏教学;合作精神
  一、引言
  幼儿园阶段,正是锻炼身体,展开教育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幼儿年龄比较小,非常活泼好动,他们有很大的优点,那就是记忆力、模仿力和好奇心非常强,幼儿园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这些特点,开展游戏教学。游戏教学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手球游戏是一项非常吸引幼儿的游戏活动,也是一种适合幼儿玩耍和比赛的球类运动,能培养幼儿规则意识,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团队精神的竞技运动,促进幼儿成长的同时也能给幼儿带来欢乐。合作是指两个人以及两个以上的人相互配合一起完成目标的行为,在新课改的推动和改革下,手球游戏可以培养和提高幼儿的合作精神,在自编幼儿手球游戏活动时,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设计适合幼儿的手球游戏,并将合作融入手球游戏中,可以很好地培养和提升幼儿的合作意识。基于此,本文针对幼儿园自编手球游戏中的合作精神展开了分析和探索。
  二、手球游戏对幼儿教育的作用
  在幼儿园教育中,通过自编手球游戏的运用,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和投掷能力,同时还能锻炼他们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手球游戏是团体作战的方式,对培养和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是非常有帮助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自编手球游戏对幼儿教育的重要作用,所以,幼儿园教师一定要将其重视起来。在传统的幼儿园教育中,虽然也应用到了游戏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幼儿会更加重视自己的成绩,如果不重视团结合作,会给幼儿健康成长带来很大的影响。我们要知道,幼儿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此时的教育质量对他们日后的学习和成长来说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当今,一些幼儿是独生子女,在家长的溺爱下,一些幼儿养成了傲娇、叛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乏合作意识和判断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和教育幼儿,幼儿园教师需要将自编手球游戏带入到课堂教学中,要正确认识手球的作用和优势,通过手球游戏的应用,对幼儿进行更好的合作教育。
  三、自编手球游戏活动中幼儿合作精神的培养
  (一)手球教学中增加合作游戏方式,培养合作精神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先要让幼儿正确认识手球,知道手球游戏的玩法和应用,为日后手球游戏的展开打好基础。教师可以带几个手球来到课堂,这时,出于新鲜、好奇,幼儿一定会被教师手中的球所吸引,利用这个契机,教师就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教学手球方面的知识,提升幼儿对手球游戏的认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告诉幼儿手中的球是手球,并展示出手球的具体使用方法,然后让幼儿依次模仿教师的动作来完成手球的认识和应用过程。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开展教学游戏,将合作的方式借机带到游戏活动中,例如,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可以让幼儿在进行手球游戏时自己选择搭档组队,让他们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分组的目的可以增加游戏的合作氛围,激发幼儿合作游戏的兴趣,增加幼儿合作意识,让每一个幼儿都能体验到合作的乐趣,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从中巡视和指导,给他们一些帮助和提示。这样一来,幼儿在认识手球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合作的魅力和优势,对合作也会有初步的认识和印象。最后,教师可以给出正确的评价,如,“你们好棒,竟然想出来这么好的法子”“你们合作的太好了”,等等,让幼儿沉浸在合作的快乐中。
  (二)手球游戏设计中利用游戏规则,培养合作精神
  想要在自编手球游戏中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还需要教师对自编手球游戏进行设计,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幼儿的发展需求来设计,使幼儿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游戏的教学中。因为幼儿阶段学生思维活跃度不是很强,所以,在开始手球教学的时候,教师自编手球游戏的设计要以简单为主,由易到难,千万不可以一开始就采用很难的游戏教学,毕竟对幼儿的教育并不是一气呵成的, 而且过于难的手球游戏,还会降低幼儿的自信和学习兴趣,反而不利于手球游戏教学,当然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将手球游戏活动规则与合作结合在一起,这种游戏规则不仅能对幼儿活动提出要求,还能暗示幼儿进行合作游戏,促进幼儿产生合作游戏的意识。例如,手球接力游戏,让幼儿男女分开进行游戏,男生一组,女生一组,在活动场上每间隔 6 米画出一个圈,作为起点圈、折点圈、终点圈,然后在两个圈之间插上一个小红旗,让幼儿绕一圈小红旗,增加游戏难度,每一个圈里面站一个幼儿,让幼儿听口令进行送球比赛,起点圈的幼儿怀抱手球绕过小红旗将手球送传给折点圈的幼儿,以此类推,最后终点圈的幼儿再将手球送传给折点圈的幼儿,以此类推,最后最快回到起点圈的幼儿代表小组胜出。又例如,胸部夹球游戏,让幼儿两两一组自由组合,教师在起点线上放上手球,让两个幼儿抱在一起,将手球夹在胸的部位,聽口令从起点出发进行运送,最先把手球运送到终点并且手球没有掉地的小组胜利,等等。在设计手球游戏教的时候,教师可以咨询幼儿的意见,如,“今天我们来玩手球投掷的游戏好不好?”在得到幼儿的肯定回答以后,再结合幼儿的性格特点、能力水平,来设计手球的投掷游戏过程,以何种方式展开都一定要融入教育目标,重点要在游戏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这样才能使手球游戏教学变得有教育意义。同时,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要使自编手球游戏有趣味、不单一、有一定的吸引力,这样的手球教学设计才能提高幼儿的合作精神。
  (三)通过手球游戏教学提高幼儿合作精神   对幼儿合作精神的培养主要就体现在自编手球游戏活动教学过程中,所以,需要教师加强在游戏过程中的引导和教育,要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幼儿手球教学过程中也是同样道理。教师可以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第一,教师要给幼儿示范,将手球投球的技巧传授给幼儿;第二,在游戏的过程中,要让幼儿体会到成功,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最后,采用多种教学活动和方法,让幼儿主动参与进去,并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和合作,以此来实现培养他们合作精神的目的。教师可以将幼儿分为两组去投掷手球,投入球最多的队伍获得胜利。教师先要教会幼儿投球的方法以及注意要点;然后开始游戏。教师要强调游戏过程中的安全性,当所有幼儿都投掷完以后,由教师负责统计结果,并宣布获胜的一方,这样不但提高了获胜一方的学习自信,还激发了另一方的比赛意识和竞争意识。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换一种游戏方法,或者继续采用这种方法,再比赛一次,这回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的意识也就会非常强烈,并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最后团结合作,获取胜利。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幼儿不但锻炼了身体和手眼的协调性,还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达到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合作精神。
  (四)利用手球比赛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很多事情都是有动力才会付出行动,幼儿手球游戏活动也一样。手球游戏比赛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展开手球游戏比赛的时候,不要仅仅局限在一种游戏方法上,否则会影响到幼儿的兴趣。通过手球比赛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合作动力,然后多次重复,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就会产生集体感。除了投掷手球的游戏比赛,还有攻击性的手球游戏。比如,设计一个起点和终点,将学生分为四组,两方为攻方,两方为守方,一定要为幼儿做好安全防护。守方的幼儿需要从起点向终点跑,在抛出球两秒后,攻方幼儿要用球去打跑的幼儿,而跑的幼儿需要根据同队其他幼儿的指示去躲避,但是不能打脑袋。一轮比赛后互换身份,最后击中人数最多队伍获胜。在比赛结束后,教师对胜利的小组进行表扬,如,“你们小组真棒”“你们小组真厉害”,等等。对没有胜利的小组也要进行鼓励,如,“你们小组也很棒,马上就能超过胜利的小组了,我相信你们小组下次一定会超过胜利的小组”等,这样才不会让没有胜利的小组失去比赛的信心。在这种比赛方法中,幼儿会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而这对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合作精神也是非常有好处的,还实现了锻炼身体的作用。
  四、結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推动和改革下,幼儿手球运动适合当下幼儿园教学模式。自编手球游戏在幼儿园教学模式中的应用,能有效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合作精神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幼儿园教师一定要重视。因此,幼儿教师要将手球游戏教学利用起来,要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幼儿的成长特点自编手球游戏,从而培养幼儿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白艳.幼儿园游戏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J].散文选刊:中旬刊,2019(10):7.
  [2]刘奕豪.论如何在户外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的合作意识[J].才智,2020(12):40.
  [3]杜海燕.浅析如何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J].读天下(综合),2019(27):1.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上好一节课要作毕生的准备。”这种准备就要从关注细节开始。上好一节课尚且如此,那么对于纷繁复杂的班主任工作来说,我们更需要踏踏实实地开展与落实每一天的工作,面向每一位同学,面对每一件小事。  一、小事抓起,细处落实  正所谓,“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作为班主任,我们首先关注的应该是自己班级环境。而建设班级环境正是实施了“家”的教育,教孩子重视并做好从小事开
【摘要】杠杆教学中学生对力臂的理解是一个难点,学生往往易错易混,把力臂看成“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力臂的概念成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几种直观的教学器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关键词】杠杆;力臂;作用线  杠杆教学中力臂的辨析是个难点,学生往往易错易混。根据教材定义,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从几何层面来看,这也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著名的现代教育理论研究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假设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那么对学生未来的学业、工作将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榜样作引导,从点滴抓起  教师是具体品行道德观念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模仿性能力强,尤其留意观察自己身边的人或事物。因此,教师的行为举止是否规
【摘要】利用史料开展情境教学,提出有效问题驱动学生,可培育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一是回归历史情境设问,构建合情合理“历史解释”素养的前提;二是从历史人物角度设问,构建合情合理“历史解释”素养的关键;三是在批判质疑中设问,构建合情合理“历史解释”素养的保障。三位一体,在“立体”的历史情境设问中培育“历史解释”素养之花。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境设问;历史解释素养  一、问题提出  随着史料教学越
【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其中科学态度素养、学会学习素养、责任担当素养、实践创新素养与化学教学密切相关的。初中化学的单元复习需要学生站在一个新高度寻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其结构化,并加以应用,教师才能很好了解学生“最近发展区”。通过日常教学实践课前“自主归纳知识网络”策略,课堂“我能说”挑战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复习,学
英语教学作为初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一直存在着教学实效性较低的问题,而其语言性学科的特点又使得很多常规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无法得到有效发挥,给教学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难题。本人结合实际教学和作为学校英语教研组组长,针对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教学效果。  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性较强,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英语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英语学习能力与学习动机
【摘要】纵观当前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可以发现社会各界对于初中教育体系的要求都在提高。初中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中至关重要的过渡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对于学习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因此,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重要的保障。基于此,本文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实施途径进行解读。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张槎中心小学位于佛山市禅城西部,创办于2009年,现有教师106人,其中党员40人(含预备党员4人),占教师总数38%。近年来,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和关怀下,学校党支部从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出发,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队伍建设为重点,发挥党支部在推进“适合教育”建设,打造规范 特色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政治导向和组织保障作用。  一、创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我们迎来了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新媒体和自媒体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下,互联网通常能够满足人们生活中的大部分需求,各行各业也在针对互联网技术对于各行业的发展进行了改造和改革。“微课”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的学习内容、过程以及拓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将微课利用到小学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当中,能够让学生随
【摘要】书面表达是英语高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农村高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的能力?笔者认为,在进行农村高中英语的书面表达教学时,对学生进行微格训练是一种有效的书面表达训练方式,大幅度提高课堂有效教学,是农村高中书面表达教学的客观需要,既体现了书面表达教学的科学性,又能高效地解决农村高中生书面表达的实际问题,有利于构建学生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