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科研一体化:让课题研究立足“教学现场”

来源 :E动时尚(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CHZTP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对我们山湖花园小学的教研组长来说,是不太寻常的一年。“教研组”名称变成了“科研组”,一字之差,使我们的研究生活悄然发生了变化;组内课题的研究开展,使我们的研究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也更科学有效了。
其他文献
《李镇西随笔集》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不止一次地庆幸我是一个教师,因为与青春同行使我的心永远年轻;而且我特别庆幸我是语文教师,因为这使我能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
山湖花园小学,作为一所办学不到五年的年轻学校,各项工作都在实践中思考,在研究中前行,力图达成“沉稳迈进每一步,灵动发展每一天”。学校的主课题“研究儿童:教师课程能力自主建构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精神。那么,怎样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结合笔者的实践,我认为让质疑走进课堂,走进学生中间,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提
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学习英语更离不开复习。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接受知识很快,但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后没有进行梳理、归纳,那么就很容易会遗忘,旧知识就得不到深化
携手帮助学困生成长,每个教师责无旁贷。解决学困生问题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怎样帮助学困生成长呢?观察许多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去
“别人是怎样地把儿女托付到我的手中,他们用着谦卑热切的态度,希望我能够,请求我能够,使他们的子女进入一种境界,达到一种要求,实现一个从几十年前便开始盼望着的幻梦与理想。”(台
“生活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第一大基本特征,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及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
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能解惑,问能知新,问能达识。钱梦龙先生也曾经讲过:提问法是语文教学的“常规武器”。可见,课堂提问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历来受
1引言随着4G移动通信的普及和Wi-F i热点的大量覆盖,移动互联网愈发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主要接入终端,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从传统的电话、短信,到现
西方学者德加默提出:“提问得好即教得好!”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交流的纽带与催化剂,它既有言语上的你问我答,更有知识、思想、情感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相互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