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可以这样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u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可见,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所谓语感,就是读者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就是在感知语言材料时直接产生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含义、情味和理趣的理解力。小学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黄金时期,研究培养学生语感的途径与方法,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意义。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说说如何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一、教师示范,体验语感
  在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些课文由于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小学生生活阅历太浅,往往对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太少,自己无法表达这些情感,很难感受到语感。这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范读,把文本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而又整体的了解。 有人向台湾一位语文教育专家请教教好语文的诀窍,他的回答很简单——“跟我读”。“跟我读”简单的三个字,能激发学生“我要读”,且能够读好的愿望;而且跟我读”,本身就是一个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在一些学生不太容易把握具有重要表现力的语段,教师进行特殊的范读处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文本中蕴含的意思读出来,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受到强烈的语感熏陶。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与作者思想产生共鸣,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如教学《黄果树瀑布》一课时,通过教师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范读,学生的情感才会自然而然地和作品、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朗读。这样训练,不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而且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不仅引导学生模仿读,而且培养学生创造读。让学生在朗读训练中,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不愧为大自然的杰作。
  二、品赏重点词语,形成语感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关键字词,品赏那些关键字词的表现力和蕴含的情感,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从而形成语感。
  如《荷花》一课,抓住作者描写荷叶和荷花的语句。从“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碧绿的大圆盘”,抓住“挨挨挤挤”、大圆盘这两个重点词语,来让学生体会荷叶多、大、绿的特点。抓住“冒”字体会荷花开花时候的样子,由静到动感受荷花开花时的迫不及待、欢乐激动。其实这样的教学实例不仅仅在荷花这篇课文中,很多文章、语句的品读都可以让学生通过读、找关键词自主感悟语言文字的神奇,学生对文中所用词的解读是多元的,是鲜活、深刻的。学生在品味中体会到作者的感情通过文字逼真地再现于读者的眼前,让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一切都源于作者用词的准确、传神、精妙。学生的语感在探究过程中悄然形成。
  三、反复吟诵,培养语感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上的,它是有直觉的特征。古往今来,文学史上许多文学大家都是通过诵读大量书籍培养了语感,打实了语言功底。反复诵读对语感的养成多么重要。
  在我们平时的语文课堂中,往往一篇课文的学习要经过多次朗读,预习时的朗读,课堂上第一遍读是整体感知,第二遍精读课文,对于重点段落总是反复朗读,在学生读通顺流利的基础上读出感情和体会。
  每学期20篇的诗词诵读,不要求学生理解内容,只是熟读成诵,这也是培养语感的良好途径。
  四、读写结合,强化语感
  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不能依靠教师对词法、语法、章法的讲解讲出来,也不能依靠教师对课文的详尽分析分析出来,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只有在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只有在学生自身主动参与的语文课。”语文课标提出“要重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就是要求阅读教学中要注重读写结合,强化学生语感。
  如教学《黄山奇松》一课以后,安排了写景片段训练,黄山除了迎客松、陪客松和送客松有名之外,还有很多形态各异的松树,我找来了有关黄山松树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凭借课文中感悟到的表达方法、写作方法去写作文,写后凭借语感自行修改。例如:有的学生写到:松树有的像一位位挺拔忠诚的战士守卫着他的领土,有的像一位佝偻的老人翘首远眺,好像在盼望远方的游子早日归来,这一系列的排比句和比喻句,把黄山松描写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又如教学了《爱之链》时,给课文续写,想象一下,丈夫醒来后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同时播放音乐,渲染情境。此时的练笔,可使学生情感的积聚得以爆发,语感的敏锐性同时得到提高。
  五、联系实际,激发语感
  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我们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教学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象逐渐鲜明具体,进而入情入境。
  例如《赶海》那一课,为了能让学生感受到赶海的快乐与有趣,可以让孩子讲讲去海边游玩的经历,所以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六、创设情景,获得语感
  作者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去表达胸中的某一情境的,反之,一旦学生看到了作者所描写的那个情境,也会豁然领悟用以表达这一情境的语言文字。由此可见,创设情境是促使学生感悟的催化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凭借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相应的情境:可感的生活场景、生动的画面、音乐的旋律、实物的演示等,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语言文字变成鲜明形象印在脑海中,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语感训练。
  如在教学《石榴》一课的最后一自然段,描写了石榴子儿的颜色、光泽、样子、味道。其中,“玛瑙般”、“晶莹透亮”、“清爽无比”等词语,惟妙惟肖地描摹了石榴子儿的特征,没有尝过石榴的人是很难深刻体会的。课上,我们可让学生带个石榴,剥一剥,看一看,尝一尝,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感受,学生也就容易理解书中的遣词用句了。通过操作,也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达到领悟。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学生的语感,真的可以这样培养!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迅猛,各国经济开放程度也不断提高,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强技术创新能力是其不可替代的巨大优势,而对这种能力的绩效评价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摘要】伴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迅速推广,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也将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内容。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情境教学辅助教学  伴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迅速推广,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也将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内容。那么,作
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了几种导入法进行文言文教学,取得了颇为理想的效果。众所周知,初中阶段是学习文言文的起始阶段,特别是初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还是很大的,兴趣和信心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学好文言文的重要因素。假使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文言词的语义、句义,然后生硬地把它们背下来,必然会学得枯燥无味,而且吃力,最终导致丧失学好文言文的兴趣与信心。怎样导入课文促使学生进入积极、愉悦的学习状态,促进学
【摘要】本文在九年义务教育体制下,从农村中学教育的现状这个大背景出发,以语文学科教学为依托,结合自身多年教育教学实践,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这个角度出发,尝试解决农村中学一部分学生面临的厌学,逃学等无心学习的现实情况。  【关键词】农村中学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学习任何一门知识最好的老师,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普及,留级制度取消,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初中学习。由于缺少小升初这道门槛的有效筛选,再
语文作为母语体系的基础性学科,对于我国学生的基本知识能力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一直以来语文都是基础教育系统极为重要的课程,尤其是小学阶段更是如此,识字断文也成了许多教师和家长衡量语文学习的水平。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的综合作用越来越引起重视,新课标对新时期的语文教学也有了新的内涵界定,即语文教学要在以往基础知识技能教学基础上,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语文教学实现对学生人文素养和完善人格的培
【摘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听课的技巧和方法,会听课的学生他们学习起来很轻松,不会听课的学生学习语文就非常费劲,尤其是职业高中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程度更差和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更需要他们掌握学习语文课堂的听课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课堂听课技巧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听课的技巧和方法,会听课的学生他们学习起来很轻松,不会听课的学生学习语文就非常费劲,尤其是职业高中的学生
【摘要】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要侧重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从课堂教学模式上就要转变教学目的、要求和方法,语篇阅读教学的模式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能够适应这种目的和要求。在语篇阅读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里,教师是各种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评判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是实际操作者。课堂教学的氛围是轻松的、活泼的、民主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突出阅读模式  一、语篇阅读教学的特点及重
【摘要】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深入,多媒体教学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普及,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多媒体利用其文、图、声、像并茂的特点及其灵活便捷的交互性、资源储存的丰富性,寓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智力开发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这样,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又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教育家肯尼基?胡德曾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是的,在课堂上,理答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对话”,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进一步学习,也影响到学生对一节课甚至一门功课的兴趣与态度。  但我发现很多老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常常预设好理答,无论学生有怎么回答,教师都用预设好的理答去应对。殊不知,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情感和思维在课堂上会发生各种复杂的变化,教师怎么用死
莲藕褐斑病又称斑纹病,为莲藕的主要病害,分布较广,发生较普遍,春、夏、秋季都可发病,一般病株30%~50%,轻度影响莲藕生产,严重时发病率可达80%以上,甚至绝收。主要为害莲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