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小学语文生长课堂的实施路径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aijj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转变:从研究教材到对生命成长的关注
  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堂生存状态缺乏关注,依然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课堂缺乏生命的活力;教师备课更多的是研究教材,对学生的研究不多。叶澜教授说:“不研究学生,教师就会变成留声机。”我校将教学研究重心定位在“主动生长”上,倡导“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我们以为,对“生长课堂”的研究应该成为校本研修活动的灵魂,这是确定研修活动的专题、内容、形式的关键因素,也为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即以学生成长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
  有人说教育是慢的艺术。的确,教育就像农耕,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的成长,都应该循序渐进。教学管理者所需要做的,是通过教学研究,给“生长”以适当的土壤、空气、养分,从而激发起生长者的自我生长需求,搭建平台,让师生在历练中得到自然、快乐的生长。
  二、生长:从理念更新到课堂实践的变革
  1.追求灵动: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
  学校提出了“追求灵动: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的教学主张,通过阅读经典、专家指导、主题论坛等研修活动,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理念的更新,不可能“移植”,也不可能“注入”,它需要慢慢地“浸润”,唯有这样,才能够让生长的理念真正深入到教师的心里,从而影响他们的教育行为。
  阅读,是更新理念的最基本的方式。在学校的推荐和支持下,从卢梭的《爱弥儿》到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从《窗边的小豆豆》到《淘气包埃米尔》……阅读,成了教师职业生活的一部分。
  主题论坛是这一阶段交流的最佳形式。教师们在论坛中结合教学实践,从写字、阅读、习作等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谈对生长的认识和困惑,谈课堂上生长的体现。交流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收获:生长需要土壤一一教学内容的精心选择,生长需要环境——课堂文化的倾心培植,生长需要期待——教学策略的精心选择。在论坛中实现着思想的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2.探寻“生长点”:让课堂拥有清晰的目标
  所谓“生长点”指的是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每一个年级、每一个学期、每一个单元、每一节课学生要实现的富有学科特质的生长。它指向的是学生的成长,它依托的是课程,是教材。
  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研究、梳理、筛选,探寻每个年段学生学习的“生长点”,让课堂教学目标更加清简,教学内容的选取更加准确,教师钻研教材、解读教材的能力及对新课程的理解也能进一步提升。
  “评学导航卡”的研制是学校语文教师对学段“生长点”研究的结晶。以三年级习作教学为例,评价目标包括认真审题、及时完成、朗读修改、乐于分享、内容清楚和具体生动,既有能力目标,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通过对年段目标的梳理,明确了三年级学生习作学习的生长方向。
  3.扎实灵动:构建“轻负高效”的生长课堂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语文课堂。在悠扬的音乐中,一队骆驼在茫茫的沙漠中慢慢地走着,由远及近……教师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了《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小骆驼为什么感到自豪呢?为什么说“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呢?学生们自己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走进文本;自主阅读,小组合作交流,自主解决问题;当堂动笔巩固。教师宛如一个技术高超的球手,将一个个“球”抛给学生,真正做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经过磨课以后的放样课,目标设定更趋科学;教法选择更趋合理;角色定位更趋准确。”在课后研讨中,老师们这样认为。执教老师说:“我们倡导学生的生长,在我们备课的过程中,时时都以促进学生的生长为出发点,那么在这节课中,‘生长’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想,应该表现在对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提升上。”她认为,这节课和以往上这篇课文的区别就在于:首先是课堂呈现出学生提出问题、自己去寻根究底、最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课堂教学设计关注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能力的提升;其次,小组合作的运用,让学生的参与面大大提升,改变了以往“师一生”单向交流的局面。
  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是生长课堂的一大特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思考,自主阅读。
  4.自主参与:享受“1+1”生长式教研
  “生长式”教研,就是希望通过校本研修关注教师生命成长,传播“生长”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所谓“1+1”,是在教研活动中,1节课例加上1个研讨;在研讨中,参加活动的每个教师人人发言;发言所谈内容一定是结合课例谈1个亮点,提出1个建议。以这样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目标明确,内容清楚,教师发言简洁明了,减轻了发言人的负担,也促进教师活跃思维、人人踊跃发言一一如果后面发言的教师想的内容被前面发言的人说了,还得想其他的发言点。“1+1”教研,促进教师在教研中主动、踊跃地参与其中,积极思考,真正成为教研的主人。
  三、思考:从实践研究到理性思考的提升
  1.把课堂还给学生
  “生长课堂”是“洋溢着生命温暖的课堂”,它具有扎实平实、互动生成、热情开放、智慧生长的特征,它强调“课堂就是一种生长”,认为课堂需要关注生命、关注生活、关注生长,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生成性和过程性,试图将教师的“讲堂”变为学生的“学堂”,其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它在课堂这一有效平台上,通过理念更新,教学范式的约束,引领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生长。
  叶澜教授说:“课堂上,教师要封住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10+20+10”,试图从时间分配上让我们的教师实现一个艰难的改变,给生长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10+20+10”,是“生长课堂”的实施理念和行动规程,它用数字将“引导质疑一自主探究一合作分享一有效巩固”的“生长课堂”的理念具体化。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激发学生大胆质疑,师生共同梳理课堂探究的主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进行问题的自主探究,教师仅仅是从旁扶助、激励、点拨,在关键性问题上进行适当讲解;它规定了课堂需要不拘一格的巩固练习,检测可测性目标的达成情况,让学生的学习得到及时巩固,让教师的教学做到心中有数。
  2.让教师主动参与
  生长课堂的研究需要教师的主动参与。“生长式”教研就是以“生长”理念为引领,突出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主体作用的发挥,关注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参与状态,通过问题梳理、主题引领、任务驱动等方式,促进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升,激发主动参与的内驱和自我提升的向往,逐步更新教育理念,提升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能力,更好地享受教师合作及教师这个职业带来的幸福。
  教师将在关注生命成长的“生长式”校本教研中不断成长,变得更加自主、自觉、自信和自豪。
  3.以课题引领研究
  生长课堂的研究,引领教师从教学走向教研继而走向科研,以教育科研引领教育教学。在省级立项课题“建构小学语文生长课堂的实践研究”引领下,教师结合年段目标及学生特点,设立了自己的子课题:“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预习策略建构指导的课例研究”“基于生长课堂的小学中年级语文预习制导方式改进的对比性研究”“探寻小学中年级语文学习生长点的实践研究”“基于生长课堂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目标调适与改进的行动研究”……一个个子课题的研究均落实在课堂上,落实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上,它引领着教师在“入式”之后,通过“生长课题”的研究,最终“出式”,让教师个体对于“生长”及“生长课堂”的理解进一步彰显个性,绽放智慧。
其他文献
语文学习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都有一种无从下手的困惑感,究起原因在于同学们没能找到语文学习的技巧。重视平时学习的点滴积累、生活实践的现实感受、现实的个性体验以及阅读、
特级教师余映潮谈到语文课堂提问时,曾经这样说:“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讨论中提问过多或讲析过多,整节课上下来,会感觉内容繁杂,时间冗长,课堂教学缺少节奏.可以看到课堂上师
期刊
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应以文本作为教学的“原点”,积极创设情境,授以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精选教学切入的角度和拓展时机,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学会品析文本,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探究文本,最终达成逐步提高感悟语言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一、创设情境,引领学生亲近文本  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地创设学习情境,让所要学习的文本与学生的主体之间产生一种密切的联系,当情境唤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时,学习
语文作为一名基础性学科,是智障儿童与人进行沟通的工具,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课堂
名著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瑰宝,是历经岁月的洗礼而留下的熠熠闪光的财富。阅读名著,能给人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能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也能从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力量。名著教学虽也占据一席之地,但其重要性远未被认同,教师教学名著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没有固定的课时,没有规范的方法,因而教学效果也就不甚理想。笔者以为,初中名著教学必须厘清几对关系,方能使教学效果更好显现。  一、导与读  “导”指教师的启发引导,规定
近年来,我国新课程改革步伐在不断加快,初中语文教学在此背景下也有了全新的改变,进入全新的教学模式中.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积极引进智慧
解读语文课程标准,不难发现就“语文课程”的解释隐含着三个层面的内涵:言语能力的层面、文化浸润的层面和审美熏陶的层面。站在这一视角下审视阅读教学,其改革的意义也愈加清晰地凸现: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使阅读教学成为追求学生语言习得的内化,实现学生认识、情感、态度和观念的变化,提高人的人文素养,生成人的睿智与深刻的实施过程。我们的实践是以“寻求最佳路径,呈现动态生成,突出学生实践”为突破口,进行“
在农村小学三十余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我探索了在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应采用的最佳方法,在教学中的行为活动都遵循了“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的原则,课堂教学效率有了显著提
期刊
小学语文课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的主要阵地,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作为义务教育最初阶段,长期以来,教师和学者致力于构建符合学生生命健康发展需求
何谓“绿色课堂”?新课程提倡“以人为本”,将“人”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课堂理应关注“人”的发展,理应善待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新课堂理应激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