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教学应用探究性教学方法的思考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nLoveRi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初中数学中应用探究性教学方法,可以根据知识的建构过程,强化学生利用探究加强对知识点的内化. 在此从把握探究主体、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等方面,提出了探究性教学方法的应用思考.
  【关键词】 探究性教学;主体;合作探究;情境
  
  一、把握探究的主体
  在探究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质疑,从而循着解决问题的思路,深入探究知识的形成,将教材内容加以内化吸收.
  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采取有效手段促进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多方面的探究,从而增强对知识点的全面理解. 例如在讲解负数的时候,在课堂上采用反问:“同学们知道比零小的数字怎么表示吗?”首先激发起学生们探究的欲望,简单讲述负数的有关知识,然后让学生联想自己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负数. 学生们纷纷展开想象力,对负数进行实际应用探究,总结出有关负数的应用:在天气预报中表示零下温度,冰箱、冰柜、冷库冷冻温度,米和面粉等包装上的±2中的负数表示重量不足,在有些零件上表示误差范围,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国家财政赤字,经济负增长,学生成绩下降等,从而利用学生对生活实际的探究,强化了对负数知识的掌握.
  二、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1. 加强学生的合作探究
  根据教材需要,为了开发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形成对知识点的认识,就要加强学生的合作探究,利用小组讨论、小组探究的方式,促进学生在合作中集思广益,对知识点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将各自的分析结果进行讨论,使学生从中学习他人的精华,对知识点形成较为全面的认知. 在教学中要首先设置问题,使学生进行反思,就问题进行探究,由浅渐深地构建对知识的认知过程,养成学生运用数学观点分析问题的习惯.
  2. 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而且可以借助学生合作探究,促进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别人的长处,增长学生的见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内化. 教师可以设置学生对知识点感兴趣的问题,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利用小组成员的共同力量,多渠道对问题进行探究,从而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方法. 例如,七年级上册数学20页第10题,让学生分组对1 + 2 + 3 + 4 + … + 100进行计算,有的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有的学生采用(1 + 99) (2 + 98) (3 + 97) … (49 + 51) 100 50 = 100 × 50 + 50 = 5050的方法进行计算,有的学生采用(1 + 100) (2 + 99) (3 + 98) … (50 + 51) = 101 × 50 = 5050的方法进行计算,有的学生采用1 + 2 + 3 + … + 10 = 55,11 + 12 + 13 + … + 20 = 155,…,91 + 92 + 93 + … + 100 = 955,得出55 + 155 + 255 + … 955 = 55 × 10 + (100 + 200 + 300 + … + 900) = 550 + 4500 = 5050的计算方法. 通过小组交流,使学生从中掌握了更多的解题方法,不仅增长了学生的见识,也对教师产生很大触动,比如最后一种解题方法确实比较新颖,比较符合该知识点的一步步深化,很具创新性. 由此可见,教师应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使学生进行小组探究,使学生借助集体的智慧,使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发展和形成过程,并能够灵活运用知识,创新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
  实践表明,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开启学生进行积极思维. 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反思.
  1. 利用生活场景创设情境
  在探究教学中,可以创设生活场景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利用问题情境,循着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一步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负数时,可以创设如下情境:开灯关灯,灯灭了;教师在黑板上写字——擦掉,黑板上一片空白;教师在讲台上向左一步,再向右一步,仍然回到原地等等. 然后问学生:“你们想证明这样的现象吗?”之后引入负数知识,学生可以轻松应用负数知识,证明以上创设的种种现象,还可以根据创设的情境展开想象力,拓展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强化了对知识的应用,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 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多媒体课件以其直观的动态演示,可以逼真地模拟出数学图形的变换,也可以借助具体的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为枯燥的数学知识增添一些趣味性,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将问题简单化,使知识点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讲解中位数的时候,创设学校中学生演讲比赛的评委打分场面,根据评委的打分情形,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主持人很快给出了学生的最后得分. 对前10名学生的评委评分进行排序,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对剩下的分数进行排序演示,动态显示学生的最后得分,让学生从中分析这个得分的规律. 对后10名学生的评分排序进行演示,让学生根据前面的观察结果,判断另外10名学生的最后得分,学生很容易就能够判断出最后得分. 然后将评分排序的顺序打乱,让学生判断最后评分,学生发现观察的规律好像不适用了,再动态演示排序,学生就明白了判断中位数首先要排序,然后才能根据位置进行判断. 使学生经过具体的情境探究,理解了中位数的知识点,加深了对中位数的认知.
  总之,探究性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还能使学生探究知识的本质和方法过程,可以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强化了数学的实用性. 在实际的探究性教学中,学生可以利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精神,借助集体的力量全面内化知识点. 教师可以借助情境创设,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点,扩展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何凌云.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浅谈[J].素质教育论坛(下半月),2010(2).
  [2] 王继伟.小议初中数学的探究性教学[J].教师,2010(24).
  [3] 鲍志清.浅析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的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3).
  [4] 顾建军.关于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1(1).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职中数学课堂的低效甚至无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调动职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数学的质量,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职中教育工作者. 走进职中数学课堂,教师情绪低迷,难有激情,学生东倒西歪,昏昏欲睡的现象比比皆是,普通高中数学课堂上的紧张与有序在这里难觅踪影,师生互动、积极探究的热烈场景更是无从得见.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整体素质较差是其中最主要的一条.   诚然,职中学生
在学习、实践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我听了许多老师的课,从中学到了很多的经验,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在结合我对新课程改革的一些浅见从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门面”装潢太讲究  1. 课堂教育过分追求情境化  新课程标准提倡三维目标,其中一个目标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有些教师为了迎合新课程标准,课堂上一味追求情境化,使每堂课都有情境,反而忽视了对教学内容本质的学习,往往一堂课下来学生
【摘要】 数学课堂创设适当的情境能引发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小说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     小学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比较强,因此,教师要注重创设合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
企业智力资本的构成分为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客户资本、组织资本、社会资本五个范畴。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等水平,其中人力、技术资本处于
黑龙江省有我国“一五”时期建设的老工业基地,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十一五”期间,黑龙江将依靠雄厚的工业基础,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振兴老
【摘要】近年来,随着“本科院校不断自主扩招”“高职院校取消入学成绩的门槛”以及“高中扩招”的不断升温,对于技工学校一方面面临生源的极大挑战,另一方面在技校生的教育教学方面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原因是学生入校时起点相对较低,文化基础薄弱,两极分化严重,因而使许多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怯而止步,甚至丧失学习信心.但是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业课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进程,也影响到这些学生
离别是伤感的,离开草原是隆冬一个阴霾的日子,坐在车上一路无语。望着窗外,夏日繁花似景梦里梦外时常颂扬的、我深爱着的巩乃斯草原和养我育我的巩乃斯河都市侩般的躲在厚厚的白
期刊
R(n)表不大于n的孪生素数个数,且有R(n)~n/2∏(1-2/pk),pk∈不大于n~(1/2)的所有奇素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通过对同一几何体的三视图的研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几何图形,积累有关图形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笔者发现,近几年,对“视图”知识点的考查已经成为大部分中考试卷的基本点,这些题目大都灵活多变,多以填空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注重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现列举如下:  一、直接考查几何体的三视图  1. 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例1 (2010江苏泰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个人金融业务传统的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受到挑战,迫切需要打造和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以巩固和奠定在未来的市场发展地位。如何进一步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