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技工学校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zn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本科院校不断自主扩招”“高职院校取消入学成绩的门槛”以及“高中扩招”的不断升温,对于技工学校一方面面临生源的极大挑战,另一方面在技校生的教育教学方面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原因是学生入校时起点相对较低,文化基础薄弱,两极分化严重,因而使许多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怯而止步,甚至丧失学习信心.但是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业课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进程,也影响到这些学生走出校门后的可持续发展.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技工学校的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应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全面提高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技工学校;数学教学;激发兴趣
  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需要为基础,由对事物的认识和获得在情绪体验上得到满足而产生.有对事物或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直接兴趣和对活动结果感到兴趣的间接兴趣.在技工学校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摆在每个技工学校老师面前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它决定一堂课的成败.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学生会主动参与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之中,从而顺利地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反之,学生在课堂上觉得没有事做,只能睡觉或玩手机等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老师在课堂上也处于被动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将成一句空话.下面本人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感受.
  一、以“爱”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你所教的数学学科上了,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另一个方面是:教师通过数学或数学史的故事等,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的治学态度等.比如:(1)介绍我国数学发展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授“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及“二项式定理”时,可介绍“数学之王——高斯”的故事和他对天文学作出的贡献等.(2)根据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困生获得数学学习的兴趣.如在讲授“解斜三角形”一节时,可通过测量一些建筑物的高度或池塘的宽度等,引导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3)引入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如解析几何中“动点的轨迹问题”、立体几何中“立体图形的形成”可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演示动画效果,这样可使学生耳目一新,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二、重视新课的导入,唤发学生求知的兴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结合每一节课内容的特点,设计、策划好新课导入,如设计悬念、采用观察方法、由史料介绍、提出问题等方法引入新课,从教学过程的开端就抓住学生的心理,及时把学生引向学习的主体地位,那么必然地会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主动的求知欲望.如我在讲授“向量的概念”一课时,首先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有一天,学生刚好放学,有一人分别向甲、乙、丙三名学生问某厂在什么地方,学生甲说该厂离这儿大约有2里路;学生乙说该厂在这儿的东北方向;学生丙说该厂在这儿东北方向大约有2里路.请问这个人按照哪名学生的说法可以找到该厂?同学们稍加思索,争先恐后地回答“按照学生丙的说法可以找到该厂”,并且说出能找到该厂的理由.通过这样的引入新课,不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也使他们对向量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非常有兴趣地上完这节课.
  三、寻找习题蕴涵的趣味性,培养学生解题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由应试教育的原因,使得很多学生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一提起数学课,仿佛是无休止的计算.而对于现在的技校生来说,数学学习更是难上加难.其实,数学课只要老师引导得法,充分利用教材上的例题、习题,作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好素材,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法多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讲授“二倍角公式”一节的化简题:(1)1+cos4αcos2α,(2)1-cos4α2sin2α,(3)1+cos6Acos3A时,开始学生感到困惑,不知道从何入手,后来我启发学生采用“消1”的思想方法去尝试,再让学生对照一下二倍角公式,结果学生很快得到解决,并能总结出解决这类化简题的要领,使学生觉得做数学题并不难.又如讲解计算题∫2x-3x2-3x-10dx时,方法(一):原式=∫2x-3(x+2)(x-5)dx=∫1x+2+1x-5dx=ln|x+2|+ln|x-5|+C,另外注意到被积函数的分子是分母的导数,从而有∫1x2-3x-10d(x2-3x-10)=ln|x2-3x-10|+C.方法(二):原式=∫1x2-3x-10d(x2-3x-10)=ln|x2-3x-10|+C,学生通过观察,这两种结果是一样的.通过这样的一题多解,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用凑微分法解不定积分,另一方面也调动了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一堂课气氛热烈,学生学习的兴趣盎然,效果非常明显.
  四、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创造一个能让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宽松学习环境,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寻找自我价值的体现,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动力.如在教学“集合的概念”一课时,学生对集合的“确定性”这一特征理解不清,我让全班学生中“高个子”的学生站起来,又让全班学生中“好心人”站起来,问题一提出,有部分学生站起来,经过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讨论后,说出自己的看法,最终同学们明白了“高个子”与“好心人”没有一个标准,使学生对集合的“确定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堂课学生学的积极,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用自己的信心和热情去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于学好数学这门课程.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传统的语言学理论认为,能指是一种声音形象,所指是一个概念,所指有某种优先性。从词到义的过程看起来相当简单。本文的观点是,词语并不是简单地表明它的涵义,而是引出语言链条上其
【摘要】 新课程把教学看作师生积极互动的过程,教学中师生交往多了,出现一系列教师意想不到的情况自然也多了. 面对课堂中的生成资源,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经历和体验,用心捕捉利用课堂中的动态生成资源,才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而我们的教学也会因此而更精彩.   【关键词】 数学课堂;动态资源    课堂的预设和生成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理念. 何为动态生成性资源呢?它
文化是广泛的社会现象,并总是和社会文明携手共进。社会进步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文化是经济的投影和表征。文化和经济既互为表里,又相互渗透。先进文化造就先进生产力.先进生产力
长期以来,职中数学课堂的低效甚至无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调动职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数学的质量,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职中教育工作者. 走进职中数学课堂,教师情绪低迷,难有激情,学生东倒西歪,昏昏欲睡的现象比比皆是,普通高中数学课堂上的紧张与有序在这里难觅踪影,师生互动、积极探究的热烈场景更是无从得见.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整体素质较差是其中最主要的一条.   诚然,职中学生
在学习、实践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我听了许多老师的课,从中学到了很多的经验,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在结合我对新课程改革的一些浅见从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门面”装潢太讲究  1. 课堂教育过分追求情境化  新课程标准提倡三维目标,其中一个目标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有些教师为了迎合新课程标准,课堂上一味追求情境化,使每堂课都有情境,反而忽视了对教学内容本质的学习,往往一堂课下来学生
【摘要】 数学课堂创设适当的情境能引发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小说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     小学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比较强,因此,教师要注重创设合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
企业智力资本的构成分为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客户资本、组织资本、社会资本五个范畴。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等水平,其中人力、技术资本处于
黑龙江省有我国“一五”时期建设的老工业基地,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十一五”期间,黑龙江将依靠雄厚的工业基础,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振兴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