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消除小学体育课的安全隐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sagska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堂,不仅是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困扰着体育教学,最重要的还是安全事故。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我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安全第一”。学生的安全是学校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而小学体育课因其具有特殊性,学生很容易因种种原因造成意外伤害。为了避免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意外伤害的发生,体育教学中要强化课堂常规,洞悉课堂细节,培养良好习惯。
  关键词:体育课 安全 场地器材 教学细节 活动习惯
  学生的身心健康是现代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但在体育课中学生受伤的事例也举不胜举。体育课中经常会发生扭伤、搓伤、拉伤、碰伤等运动损伤,偶尔也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轻者影响学习,重者可能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给学校、学生、家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广大体育教师应高度重视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使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以下从几方面与大家谈谈我肤浅的看法。
  一、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安全责任感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有的学生上课调皮,站队时相互推撞认为好玩,他们根本不知道掌握力度和分寸,再加上有的孩子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就应在迅速制止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不仅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同时要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杜绝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这样通过一些事件及时的教育和随时的提醒使学生思想上引起认识和重视,才能时时保持清晰的安全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促使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1、课堂常规的建立,强化纪律教育。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穿运动服上课,身上不能带有小刀等锋利硬物,不要佩带胸针等饰品,不要留长指甲等,上课要听从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有嬉戏取闹、任性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
  2、场地的设置,加强安全预防。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也是引发安全事故最主要的外部因素,是可见的,也是可预防的。在上课前我们教师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再进行组织教学。
  (1)在教学和组织比赛时要特别注意场地是否平整,及时清除小石块,防止绊脚引起不必要的伤害事故的发生。又如,跳远时沙坑没有平整好或沙子过少或者沙坑中有同学玩耍时留下的砖头、石块等都有可能造成损伤。
  (2)学校的单杠、双杠、爬竿、爬绳等,日晒雨淋,天长日久就会生锈、腐烂,如果没有及时保养和修理更换,学生在活动时器材会发生断裂,致使学生摔伤。所以在锻炼的时候,一定要先检查器械,排除安全隐患。
  (3)课前、课后搬运器材时要对学生讲清楚,千万不能在搬运过程中打闹嬉戏。特别是具有危险性的器材,课后不能长时间摆放在操场上,如铅球、铁饼等,课后要及时送还保管室。
  3、及时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要在课前详细了解,有的同学身体存在某种缺陷或患有某种疾病,在进行某项有一定强度的锻炼时,疾病会发作,出现安全事故。
  4、认真做好专门性准备活动。参加在某项有对抗性的比赛活动或跳高、打篮球等激烈运动项目等,准备活动一定要充分,跳前多活动,易伤部位早预防。
  5、教师设计的活动项目要避免不符合学生身体素质实际和超强度的体育锻炼,如小学低年级开展篮球比赛、在双杠上做翻越训练等。
  6、教师对体育活动的规则、方法以及要注意的安全问题的讲述,强调要到位。如教学掷铅球时,对观看的同学站在什么位置,铅球在滚动时怎样让它停下来等,说得要具体,督促要到位。在投掷项目的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原则进行,对学生的位置要严格限制,让学生远离危险区,严禁对掷,要告诉学生等同组同学都投掷完以后再统一捡回器材,或者安排见习生帮助,队伍中其他人不可乱跑、抢掷。对某些意外伤害事故的苗头应及时制止。
  7、有时候上体育的班级多,学生人数多,活动范围小,要防止学生在分组活动时相互撞倒摔伤。
  8、天气炎热,在阳光下锻炼时间不宜长,运动量不宜过大,防止发生中暑事故。
  9、课堂组织要严密,严格学生纪律,防止在没有教师保护下做有危险的活动,如跳高、跳远、爬杆等。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安全问题要引起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做到防患于未然。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责任感。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来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只要学生和教师在思想上重视伤害事故,同时教师教学上处处想到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教学上扎扎实实、认真负责,教法创新,大胆尝试,管理上严格要求,就可减少或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真正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安全教育读本》。
  2、《谈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预防》。
其他文献
传统EFL教学把语言教学在结构上分成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几个部分,强调各部分知识的系统学习。但是,语言教学的实践表明,语言知识学习并不能确保学习者具有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因为语言交际并不是以词汇或句子形式进行的,词汇和句子不是语言交际的现实单位,只有语篇才是语言交际的现实形式。那么如何才能创设语境,提高语篇教学的输出能力呢?  一、创设情景语境,提高听说能力  提供情景语境是现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经
教学情境如何,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效果至关重要。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此时教师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教学艺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注意力集中,反应迅速,思维能力可得到良好的发展。“在愉快氛围的教育”即通过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具有爱学的情感,会学的能力,从而自觉地刻苦学习,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地。  兴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探究解决语文学科的问题为主,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摘要: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阅读积累,充实自己,才能以充足的学识引导学生的学习。阅读能力对学生智能发展同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与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甚至于历史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课外读物;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新课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提出了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传统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布置要求、学生写作、教师批改、讲评的模式进行,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兴趣低而效率不高。在新课改下,作文教学提倡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同时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在小学高段语文作
由于不同的区域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存在,美国、德国、韩国、新加坡和香港地区的住房政策表现出各自的特征。美国的住房政策依托于市场;德国的住房政策则
油菜是提供人类食油和工业用油的一种主要作物。油菜籽油中含有多种脂肪酸,主要是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一烯酸和芥酸。这些脂肪酸的含量高低对该油
摘要:本文对小学美术布艺创新教学进行了探索,从基本理念、教学策略、现实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在实践活动中验证策略的可行性。该项研究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审美情趣的发展,改革与完善艺术地方课程教学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给同类其他艺术课程的教学提供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手工课堂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他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意思是说: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我觉得这两句诗也可以适应中国教育的改革。中国教育的改革经历了很多的风雨,渐渐趋向成熟。  在以往的教学体系中,教师们按照统一的教材和标准来教学,学生们按照传统的方式去接受老师们“塞”给他们的知识,学生只是被动的一味接受
“深读品悟”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揣摩品味文本,梳理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内容。“深读品悟”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我的感悟,实现学生与教师、文本的深度对话,情感碰撞,产生共鸣、共情,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  一.逆向式深读品悟  逆向式深读品悟也就是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对文本的概念、词句等反过来看,以从正反面的比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