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英语在我县从2007年全面开设至今,已走过了6个春秋,在这期间,我们的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令人可喜可贺。但就我从事这一课程教学的体会来看,我深深地感受到小学英语教学之艰难,正因为如此,我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努力实施课堂改革,因材施教,积极探索小学英语的有效课堂。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掌握一定的词汇和最基本的语法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日常会话能力以及拼读、拼写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喜欢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为他们升入中学继续学习英语奠定初步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实现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作为新一代英语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实效化,怎样让学生学得有效,教师教得有效。
以下是我的探索经历:
第一阶段:一味地追求“快乐”英语课堂。
为了追求所谓“快乐”英语课堂,刚开始时,我在课堂教学中想尽办法设计各种形式多样,活动丰富的英语课堂活动,如:利用图片、手势、简笔画、创编英语儿歌,创设游戏......使学生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教学活动,可谓丰富多彩,活动游戏接连不断,让听课人耳目一新,赞不绝口!可事后细心品味往往是一节课一路绿灯一帆风顺,表演的成份多些,课堂教学体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少些。一段时间下来,我感觉学生的确很喜欢上英语课,但每节课后,学生对单词、句型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只是注重了英语课堂表面形式化的热闹有趣,淡化了英语作为一门课程应该关注的知识性。很多学生也只是把英语课看成是放松课。
第二阶段:追赶课改教学模式“先学后教”。
2009年我县开始进行课改,借鉴“杜郎口”“太谷中學”的课改教学模式,提倡先学后教。我的英语课堂也开始尝试这一模式:1、学生自读(预习)文本,找出生词;2、教师领读、呈现单词;3、教师呈现句型,点出重点短语;4、操练单词、文本;5、完成
导学案中的各种练习(题)。这一模式下,对英语知识的教学和关注的确是得到了强化,但也太有点为教知识而进行英语教学感觉,课堂枯燥乏味,就像是对英语知识的机械化、程序化操练。一段时间下来,学生虽然对英语知识、语法的掌握情况有很大进步,但这种教学越来越远离“快乐”英语课堂,许多学生也开始对英语产生厌学情绪。
第三阶段:结合学生实际,创设贴近学生的英语课堂。
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尝试,我开始反思:将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化并不是一件好事,不能一味追求“快乐”,但也不能过分强化知识教学。反过来思考,虽然两种模式都不是我们想要的,但其中也都有可取之处。所以,可去二者之糟粕,取其精华,遵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本知识内容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
对于三、四年级低段学生或纯单词教学来说,小学生还比较小,不具备自学能力,就需要教师创设各种活动去呈现、操练,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感受英语课堂的快乐与乐趣。
高段语篇教学,可以在了解学生学习基础的前提下,采取学生自学,教师助学的方式“①、学生自学,找出生词;②、教师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活动扫除生词障碍;③、操练语篇(自读、小组读、创设情境进行表演或展示等方式加强英语学习的趣味性)”;④、师生共同交流总结需要关注的知识(先让学生自己说我们需要关注的知识,对学生不知道的教师启发性地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知识)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具备处理教材的睿智、设计活动的智慧和当场评价的机智。相信,先进的教学理念、精心的教学设计、真实的教学过程、科学的学习方式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一定能实现我们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佳化。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掌握一定的词汇和最基本的语法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日常会话能力以及拼读、拼写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喜欢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为他们升入中学继续学习英语奠定初步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实现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作为新一代英语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实效化,怎样让学生学得有效,教师教得有效。
以下是我的探索经历:
第一阶段:一味地追求“快乐”英语课堂。
为了追求所谓“快乐”英语课堂,刚开始时,我在课堂教学中想尽办法设计各种形式多样,活动丰富的英语课堂活动,如:利用图片、手势、简笔画、创编英语儿歌,创设游戏......使学生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教学活动,可谓丰富多彩,活动游戏接连不断,让听课人耳目一新,赞不绝口!可事后细心品味往往是一节课一路绿灯一帆风顺,表演的成份多些,课堂教学体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少些。一段时间下来,我感觉学生的确很喜欢上英语课,但每节课后,学生对单词、句型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只是注重了英语课堂表面形式化的热闹有趣,淡化了英语作为一门课程应该关注的知识性。很多学生也只是把英语课看成是放松课。
第二阶段:追赶课改教学模式“先学后教”。
2009年我县开始进行课改,借鉴“杜郎口”“太谷中學”的课改教学模式,提倡先学后教。我的英语课堂也开始尝试这一模式:1、学生自读(预习)文本,找出生词;2、教师领读、呈现单词;3、教师呈现句型,点出重点短语;4、操练单词、文本;5、完成
导学案中的各种练习(题)。这一模式下,对英语知识的教学和关注的确是得到了强化,但也太有点为教知识而进行英语教学感觉,课堂枯燥乏味,就像是对英语知识的机械化、程序化操练。一段时间下来,学生虽然对英语知识、语法的掌握情况有很大进步,但这种教学越来越远离“快乐”英语课堂,许多学生也开始对英语产生厌学情绪。
第三阶段:结合学生实际,创设贴近学生的英语课堂。
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尝试,我开始反思:将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化并不是一件好事,不能一味追求“快乐”,但也不能过分强化知识教学。反过来思考,虽然两种模式都不是我们想要的,但其中也都有可取之处。所以,可去二者之糟粕,取其精华,遵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本知识内容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
对于三、四年级低段学生或纯单词教学来说,小学生还比较小,不具备自学能力,就需要教师创设各种活动去呈现、操练,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感受英语课堂的快乐与乐趣。
高段语篇教学,可以在了解学生学习基础的前提下,采取学生自学,教师助学的方式“①、学生自学,找出生词;②、教师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活动扫除生词障碍;③、操练语篇(自读、小组读、创设情境进行表演或展示等方式加强英语学习的趣味性)”;④、师生共同交流总结需要关注的知识(先让学生自己说我们需要关注的知识,对学生不知道的教师启发性地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知识)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具备处理教材的睿智、设计活动的智慧和当场评价的机智。相信,先进的教学理念、精心的教学设计、真实的教学过程、科学的学习方式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一定能实现我们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