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结课的方法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ming_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数学结课的方法不止一种而且相互之间联系密切,各种方法还可以在课堂上交叠使用,而所追求的效果就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紧扣他们好奇的心理. 好的结课方法会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个一个层次,进而为学生创造一个可学环境,让他们从自己身上找到学习的自信.
  现在就来介绍几种最实用最基本的初中数学结课方法.
  1. 用概括的方法来进行总结
  初中数学的课型也不一样,有些所融合的新知识的密度比较大. 这样的课型可以让学生尝试着概括归纳整节课的主要内容,要求他们的语言必须准确简练,教学内容必须提纲挈领.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所讲知识的印象,使他们能够系统完整地把握知识,并能够加深理解、巩固记忆,在语言表达方面能够锻炼一种综合和概括能力. 结课的语言要求应该比较高,它不是对教师所讲授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每次都有改变与创新. 举个例子来说,在讲“平行线的证明”一节之后,结课就要明确所授内容,一是按照由“角”到“线”的顺序来证明线的平行,二是按照由“线”到“角”的顺序来求角的关系. 仅用四个字就可以简明形象地概括出主要内容,即相关角与平行线之间的判定性质的互逆关系.
  2. 用列表的方法来进行比较
  初中数学知识一般都是循序渐进的,难免出现新知识与旧知识在表达形式方面十分相近的情况. 既然有非常相似的知识结构,那么就有难以区分的情况. 这样的情况用什么方法来结课呢?列表比较. 列表比较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新旧知识的主要特征容易辨别,异同容易分清,新知识容易理解记忆,知识迁移能力容易提高. 举例来说,“线段”一节在讲完之后,可以在结课时让学生回顾课堂上所讲过的内容,即区分直线与射线的不同特点,列出表格来对两种知识进行比较对照. 如此,学生对于各种线之间的有关端点和延长线性质的区别认识清楚,进而理解并把握了所学的概念.
  3. 用结构图示的方法来加强记忆
  数学教师本堂所讲知识一般与学生前边所掌握的知识有着密切的逻辑联系,这种内在的联系,结课时可以用结构图示法来展示,使学生对各个知识点形成深刻的记忆,且将所学过的知识理清层次结构,既兼顾其外在形式,又统筹其内在联系,如此才能将知识框架很好地建立起来,并形成一系列的知识体系. 举例说明. 在讲授“四边形”一节之后,教师可以将所讲授的内容(如任意四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矩形等)进行结构图示,使学生一目了然,便于回忆,以深刻把握有关图形的知识,进而更好地理解,使记忆效果显著.
  4. 用提炼升华的方法来实现学习的理性飞跃
  一堂课的结课不但要注意归纳,还要讲究总结思想方法. 数学课教学,关键是让学生掌握方法,这就是“授之以渔”的道理,如此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毋庸置疑,学习方法一旦为学生所把握,教学目标也就实现了. 那么,学习方法主要包括哪些呢?如概念是怎样形成的,某个规律是怎样建立的,某个问题是怎样解决的等等,而初中数学的方法论因素无不蕴含于这些过程之中. 所以,教师在结课时就要目标突出,引导他们回顾、分析教学过程,并进行总结和提炼,最后达到掌握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目的. 这就是一个由学习知识升华为方法的过程,从而完成理性的飞跃. 举例说明,教师在讲授“二次函数”一节后,要引导学生反过来回顾所学习的二次函数图形上的函数特殊值,然后联系函数值公式以及韦达定理,最终使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综合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5. 运用讨论的方法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在讲授一些数学概念和规律之后,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的结束,因为还有相关问题需要思考和解决. 通过总结,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有疑问的地方还要进行讨论,从而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物理意义、适用条件以及适用范围的理解. 比如说,在学习三角形的相似证明一节后,还要进一步提出问题来让学生讨论:相似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的关系是怎样的?证明三角形的全等和证明三角形的相似在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学生可以在讨论中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加深记忆,并进一步延伸到其他相关的知识点.
  6. 运用练习的方法来强化记忆
  一节知识讲完之后,学生不可能全部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存在着一些困惑甚至产生误解也是很正常的. 因而,教师在结课时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练习题,这些习题必须贴近学生的疑难点来设计. 练习题的形式可以是提问式、书面解答式,也可以是板书演示式或测验式,通过这些形式来反馈信息,以便调整和进一步进行新的教学内容. 比如,在学习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一节后,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容易混淆差的平方与平方差之间的区别. 怎么办?教师可以循循善诱,问:大家想一想,这两个公式有无区别呢?区别在哪里?让学生实际上做一做,然后老师提出一些错题来,当面纠正,并一边板书,让大家认识到错在哪里. 这样结课的好处就是,不留后遗症,使学生当堂知识当堂消化,然后轻装前进.
  7. 运用首尾照应的方法来巩固知识
  教师在授课开始时,可以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 然而,结课时必须解决疑问,不可以使悬念始终悬着. 疑难问题解决了,整个一堂课就做到前后照应、结构严谨了. 不仅如此,学生还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到一种学习数学的乐趣. 比如,学习“圆”的第一节时,教师就要想办法来提出疑问:自行车的车轮为什么要制成圆的,而不是其他形状?这种问题既贴近实际生活,又具有趣味性. 学生可以得出这样的答案:圆轮子和地面接触时的切点是一致的,圆的半径处处都是相等的. 此外,还可以联系物理学上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拓宽视野,进而巩固了知识,提高了学习效果.
  结课的方法不一而足,然而方法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到底应该用什么方法要由所讲授的数学内容而定,这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考验. 实际效果是验证结课方法成功与否的试剂,教师一定要善于总结才能不断进步与完善.
其他文献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曲折历程是和毛泽东对知识分子问题的认识分不开的.毛泽东一方面强调知识分子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对他们是否真正具有无产阶级世界观表示怀疑;一方面强调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垂直变化对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不仅提供了一个定性的指标,也提供了一个定量的指标。本文以植物区系成分的垂直变化和植物群落原则将大罗山东大口子沟山地植
学习单是课堂教学的路标, 其设计和实施要遵循能体现阅读教学内容单元设计与整体规划的要求、 方法和策略应该清晰且多元、 应建立一个可以复制的学习支架、 要与学情匹配、
讨论广义Liénard方程极限环存在的充分条件.在用环域定理证明广义Liénard方程极限环存在性的过程中,所作的环域的境界线均为已知曲线,因而在证明方程存在极限环的
【摘要】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数学实验内容对培养学员综合能力的重要作用和它独特的教学组织方式,阐述了高职数学内容中加入数学实验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并指出数学实验内容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实验;数学改革;数学软件;Matlab  高等数学内容具有高度抽象性、精确性、广泛应用性等鲜明特点,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强调理论推导,侧重准确性、技巧性等计算能力的培养,
【摘要】面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数逐年递增,国家把此类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义为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数学老师,如何提高高职高专院校数学课程教学质量已成为我们首要思考的问题,例如教学过程中面临专业设置的市场化与灵活性、学生来源的多元化与数学基础的差异性、教与学的矛盾、评价方式的单一化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高职高专;数学教学;教学质量  比起20世纪七、八十年代,现在国家对高校招生条件逐渐放宽,随
摘 要: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说明文”是提高说明文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准确理解说明文”的教学,可指导学生用反复默读法、画线法、摘录法等三种阅读方法进行比较阅读,进而引导学生感受和总结出准确理解说明文介绍的主要知识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说明文教学;准确理解;阅读方法  一、为什么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说明文  现今,多数教师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指向单一而固定,一般都是直接指向应试考点,较多停
摘 要:《〈论语〉选读》的教学,因其内容陌生、教参简略、文本特殊、文义深奥等,导致很多教师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少困惑。《〈论语〉选读》的教学突围,首先要明确“正确解读”的标准,同时教师应在通读《论语》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编者的意图,然后博采众长,给学生一个切合选文的解读。其次还要正确运用《〈论语〉选读》的注解与译文、避免《〈论语〉选读》教学的碎片化以及合理使用教师用书等。  关键词:《〈论语〉选读》教学;
【摘要】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课程设计要以能力与素质培养为主线,实现知识掌握与能力提高有机结合.针对当前数学教学的现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对数学课中采用情景案例式教学进行了尝试,本文阐述了这种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对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情景案例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学课程;情景案例教学  一、高等职业数学教育的现状和目标  传统的数学教育,注重的是理论教学,强调从数学本身的规律性出发,
一、认识数学思想方法  所谓的数学思想,是对数学方法的本质和知识的認识,是理性地认识数学规律. 所谓数学方法,就是一种从根本上解决数学问题的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  从数学内容中提炼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的精髓,是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的桥梁. 初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是提高和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  那么,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有哪些呢?  1. 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