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优化初中物理课堂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mingze2631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物理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物理”.创设情境是以研究学生心理着眼,从创设学生最佳心理状态着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各种方式适时创设有效的物理情境,就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注意力,使认知活动达到最优化,课堂效益达到最大化.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创造这种最佳情境,需要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在引入新课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物理教学中,从上课开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新课的引入至关重要.考虑到初中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特点,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演示新、奇、趣的实验等来引入新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探索物理知识创设良好的情境.
  1.1设置悬念,构建迫切学习的情景
  如在《运动的相对性》的教学中,引入时先以多媒体播放“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飞行员抓住了一颗飞行的子弹”的视频为根据设置悬念:人手能抓住飞行的子弹吗?若能,什么条件下才能抓住?通过学生相互间的讨论,不断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1.2设计新、奇、趣的实验,构建手脑并用的活动情景
  如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先做了一个小实验:“同学们,老师手上有两支试管,一大一小.在大试管中装满水,小试管插入大试管中,若倒置,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感到好笑,认为肯定是小试管掉下来.此时,老师做出一个接小试管的姿势,但结果是,水流出来的同时,小试管向上进入了大试管中.这一现象立即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和质疑:为什么水压在小试管上,小试管不会掉下反而上去呢?这一情境在教材内容和学习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也使学生认识到了原有观念的错误,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主动地调整、重组认知结构,使学生进人探索者的角色,真正“融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当然,在情境的创设中还可以用一些故事、图片、漫画、先进的多媒体手段等引入新课.不管以什么方式引入,都要注意情境的趣味性、冲突性.
  2创设各种情境,综合培养学生能力
  2.1利用古诗、歌曲、故事和影片等创设物理氛围情境,将学生带进初中物理教学课堂
  如在《运动的相对性》的教学中,笔者用国产老电影《闪闪的红星》中“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主题歌曲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参照物”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利用美国电影《生死时速》中男主角从奔跑的小轿车跨越到大巴车上的影片片段来创设情境展开对运动的相对性的应用——两物体“相对静止”的讲解,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能使学生在对诗歌和影片的欣赏中,将思维转向物理内容,从而进入物理世界.
  2.2善于设问、巧妙导思,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创造条件.
  第一,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全神贯注,进入良好的情境之中.有效的问题情境,可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深入探索的思维能力.如在《运动的相对性》中有几个基本的概念──运动、静止、位置、参考物,对于枯燥的概念,我们可以创设如下问题情境:教师引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营造诗情画意般的氛围后,从而提出:“是山动还是船行?”诗人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矛盾的感觉?如果诗人置身于“满眼风波多闪烁”的意境中时,他忘记了自己是在随水流而前进的船上,仿佛看到了对面的山朝他走来;当诗人又感到“山没动,是船行”时,又是什么样的状况呢?由此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即时展现学生的猜想.讨论完后教师顺利引出上述概念,并可以返回诗中向学生提问各种情形的参考物,以此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相对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第二,善于设问,巧妙导思,关键要在“善”字和“巧”字上下工夫,何处问,问什么,怎样导,都要精心设计,巧做安排.又如在《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一节中,演示把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倒扣的漏斗中,设置疑问:如何才能使乒乓球不从漏斗中落下?为什么?绝大多数学生肯定回答用力向上吸气和大气压的作用.继续追问向下用力吹气行不行?再演示通过漏斗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乒乓球不仅不会落下,而且被吹贴在漏斗中.实验现象完全出乎学生的猜想,与日常生活“相悖”,感到不可思议,奇迹般的现象一下子把学生集中引入探究“为什么”的情境,极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通过教师的适当点拨、引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掌握新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2.3在实验探究中创设小组操作活动情境,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首先,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是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是物理教学中完成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的内容时,我们创设这样一个小组操作活动情境:拿一个空碗和一个硬币,把硬币放在空碗中,让几个学生在碗的四周观看,刚好看不见碗里的硬币,然后再向碗里慢慢加水,四周的几位同学会看到:硬币好似从碗底慢慢地往上浮,然后完全出现在同学的视野里的这样一个现象.这样就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急迫地想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接着教师进行讲解、实验、分析.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会,教师也轻轻松松地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中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且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思维往往离不开具体实物的形象.而物理知识本身又是枯燥、抽象的,要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就必须符合学生自身的特点.例如“虚像”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中可先创设如下小组操作活动情境:在桌上竖放一块茶色平面玻璃,并在它的正前方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然后再在成像处放一大烧杯并加水,要求学生从前面向玻璃后观察烧杯中的火焰加水后是否熄灭?然后由教师提问:为什么火焰能在水中继续燃烧?学生通过探究、相互讨论后就能很轻松的理解“虚像”的概念.
  通过创设小组操作活动情境的实验,学生既要在各种因素中取舍,对所得的信息进行筛选,又要在追求既定目标的过程中应变、思考和探索,使学生的分析、抽象、综合、表达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挥.
  2.4创设整个物理课堂教学的激励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在物理整个课堂教学中贯穿激励情境,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有助于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再次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学习中.当学生一旦有了敢于尝试的念头,我们都应及时给予赞扬:很好、你真棒、非常不错…….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想法得到老师的肯定和支持,并最终得以实现时,那怕是小问题、小实验,他们都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则学习的主动性更强,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会得到提高.
  3在课后巩固中创设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境,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和社会中去,促进学生知识的升华
  在引导学生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后,还可以配合学生练习创设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和最新科技时事动态等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情景.如在《运动的相对性》的课后巩固中创设学校运动会上的4×100 m接力比赛中,公认的强队因交接棒时的失误而与冠军失之交臂的情境.然后让学生讨论为保证交接棒的顺利进行,能给他们提出什么建议?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把所学的物理规律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物理就在自己身边,与生产技术和社会生活密切相联,使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提高,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得到延续.
  综上所述,创设情境对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创设有效的物理情境,把学生学习兴趣变为情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去探究,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当然,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手段,要充分体现趣味性,体现物理学的魅力,来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
其他文献
1教学语言技能  课堂教学要在钻研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的基础上,并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对教材内容加以周密组织,最终用清晰,准确和富于启发性的语言表达出来,以便于学生感知和理解.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组织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质量,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语言技能得到提高呢?  第一,语言应该成为教师的教育技能在课堂教学中的现实反应.我们知道,教师课堂语言是学科知识在教师大脑
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的培养是方方面面的,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在这个阶段一些能力还有待开发,物理学习中的实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得到教育界的重视.在实验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验中要注意实验的安全性,要尽量采用先进教学方法,实验用的物品来自生活的各个角落,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有较强的实验能力.在实验中学生要做好分组合作,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
中等职业学校校级干部竞争上岗有许多利处,然而要使竞争上岗真正发挥作用,关键在于选拔机制。建立民主、科学、择优的选拔机制是竞争上岗的重要环节。笔者就此谈一些肤浅想法,与
教学背景电学实验是近几年来高考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从“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着手,对电学实验的电路进行讨论分析,由此延伸到其它电学实验中.但是 ,由于学生对测电阻各种方法及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不明白,且对“电表”的理解不到位,还容易受“伏安法”测电阻思维定势的影响,总认为:“电压表只能并联在电路中使用,电流表只能串联在电路中使用”,所以平常练习过的较熟悉的题目还
可见,在明确的问题情景下,考题给出了具有物理意义的“坐标系”.如何根据坐标轴表示的物理量列出具有物理意义的数学表达式是正确构造图形的关键.此外,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功底,理解要说明图线的特征必须用什么表达式来加以理论证明.从教师角度而言,教学中不仅局限于表面意义上斜率的变化趋势,更要引导学生理解斜率表示的物理意义.如v-t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此处的斜率是曲线切线的斜率;欧姆定律中U-I图线的斜率
随着思想品德课的不断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已经成为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课题.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丰富
用平常的物件,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出乎意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开展积极思维活动提供条件.这样的物理课堂是有张力的课堂.作家圣修伯理在《小王子》一书中写道: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也不要给他们分配任何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引导他们向往海的深邃与辽阔.  妙用平常物件,是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用巧妙的方式方法以期达到最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平常物件,是在本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教师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及时捕捉和巧妙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激发学生探究问题欲望,提高课堂教学
笔者觉得,教者所说的“显然”比较唐突,于是问身边的一位学生(甲)“C选项为什么错误?”该学生思考片刻后表示不明白.  课后,笔者又问教者“C选项为什么错误?”教者的回答是“杆加速度不可能均匀减小,显然是错误的.”笔者接着问“你能证明一下吗?”教者这才陷入沉思,也意识到了“显然”背后隐藏的问题.在笔者的建议下,教者在班级做了一个调查,发现讲评后仍有18位学生对B选项并未理解.可见,教者所说的“显然”
高中地理是一门集知识理解与综合分析于一体的学科,我们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应当探究更适于高中地理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课程.教师要时刻注重知识点的分析,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