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ming336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依旧面临诸多的挑战,其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其中一大关键性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充分的利用教材,对教材和学生进行分析,对教材进行二次设计,不断创设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而有积极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互动性的讨论,使得学生自身所具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有效地提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继而提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来说,如何对其进行提高,是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对自身的教育经验进行总结,继而对其进行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具体来说,应当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解决。
  一、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二次设计
  新课程教学理念中对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以及开发都比较重视,同时对课外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比较重视,所以说,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逐步更新和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意识到教材的真正价值,在此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二次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充分的利用,使得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有效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方面,教师应当对教材进行充分的研读,因为教师对教材的掌握和了解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着整个教学质量如何,教师应当对这样的教材进行充分的而研究和分析,将教材的本质把握好,抓好教学的重点,意识到教学的目的以及教学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对生活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之后将教材作为平台和载体,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使得语文的教学更加具有生活化。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当对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究,要明白学生最需要什么,最欠缺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自身的语文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才会使得学生具有求知欲望,获得语文学习的能力以及方法。
  通过对语文教学进行二次设计,会使得语文教学课堂更加与学生的实际相符,起到真正的因材施教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的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多语文知识,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以及培养。
  二、提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有效性的根本——创设教学情境
  对于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应当在教育过程中积极为学生营造一种自主探究的氛围和机会,要使得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研究者、探索者和发现者,在儿童的世界中,这样的一种感觉和求知欲望尤其地强烈,因此教师应当围绕儿童自身的特性,引导儿童去探求新的知识。另外创设情境能够使得学生将自己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集中,使得学生自身在心理上得到愉悦,继而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自身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热情。比如说通过《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文章的文学,教师能够依据其中的一些抽象的文字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演,继而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使得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提升,继而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和教师都融入到教学情境之中,通过一种声情并茂的教学情境替代以往那种比较枯燥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能够在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无疑有极大的裨益。
  三、提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有效性的推动力——互动讨论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互动讨论可以看做是新的教育环境对小学语文教学所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其一大特征,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得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课堂的真正主人,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以及价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一种互动讨论并不是一种形式上的讨论,教师应当在上课之前就要做出相关的精心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做到大胆放手,这样不仅能够使得语文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的活跃,同时还能使得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过程中所充满的乐趣以及信心。
  首先,在集体互动方面,教师可以直接和学生进行互动,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针对一些不太难的问题进行分析,这样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时间,同时还会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
  其次,在小组互动方面,如果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答案不是唯一的,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引导小组进行讨论,使得每个小组中的成员都能够在本小组内进行观点的表达,继而再引导小组推荐代表进行结果的汇报,教师对其表现和回答进行点评,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不会影响整个语文教育教学的进度,同时还会使得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以及兴趣得到极大的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提升自身的教学有效性成为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大考验,这样就要求小学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进行创新,教师应当对语文教育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教材进行充分的而研究和分析,将教材的本质把握好,抓好教学的重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做到大胆放手,这样不仅能够使得语文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的活跃,同时还能使得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过程中所充满的乐趣以及信心;,应当在教育过程中积极为学生营造一种自主探究的氛围和机会,要使得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研究者、探索者和发现者;教师还应当对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究,要明白学生最需要什么,最欠缺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自身的语文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意识到教学的目的以及教学的目标不断对自身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理念进行更新,对自身的教育经验进行总结,继而对其进行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使得学生自身的语文学习积极性被激发出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徐光志. 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1,(06)
  [2]蔺方梅.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神州(下旬版),2012,(01)
  [3]朱月梅. 探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27)
其他文献
吸引学生奋勇开拓、不断进取的方法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且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只有参与了教学活动,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新知,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并且在智力和能力上获得发展与提高,才能使学生产生“轻舟已过山万重山”的学习劲头。  一、重视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例如,在教学看病这一课时,
期刊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迅速普及,现代化课程建设已经迈向了一个全面开放的崭新领域。教师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图象、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景教学效果;通过对时间、空间的多维创新,使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形象化。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 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创设不同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期刊
摘要:随着全球化经济趋势不断加强,英语课程的学习显得越来越重要。现代初中英语学习不仅仅要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单词、短语、句子以及语法使用,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它们,使其最终能够与人无障碍交流。简单来说,学生必须通过英语学习,运用英语进行一些简短句子的对话,在这一过程中,英语口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开展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提出了一些意见,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关键词:英语口
期刊
摘要:英语是初中的重要课程之一,而语法教学又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难点之一。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法知识,保证英语教学的效果,实践中,教师应针对其教学情况,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本文从英语语法教学现状分析出发,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手段  一、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现状分析  语法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语法知识的掌握和正确应用是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升的重
期刊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双重主体,教学过程实际上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过程,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参与的交往活动。”缺失一方主体的参与,教学必然形成“孤掌难鸣”、“独脚戏”的残缺局面。另外,以现代心理学的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教育理论也认为:“人的知识、能力都是在活动中由活动主体主动构建的”。毫无疑问,在课堂教学中,互动是师生交流的粘合剂,更是师生智慧生长的催化剂。  一、 平等民主,
期刊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认为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注重结合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了。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入学不久,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即使上课了,也是要玩一会儿才会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并且时间往往不会超过10分钟,这很让老师、家长“
期刊
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为目的,以创新思维为桥梁的。因此通过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而促成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养成,是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笔者是通过以下几方面去研究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鼓励质疑、引发创新性思维;三、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拓展创造性思维,四、勤于反思,升华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培养;创造性思维;质疑;引发思
期刊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也就是说,我们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跨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为达到这一目标,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协调学生自身发展要求,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它不仅关系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而且关系到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或进入各个岗位,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的现实。那么,思想政治课应如何充分体现政治学科特点
期刊
摘要:阅读是一个人积累知识的有效方法,也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有效途径。因此,身为师长,要努力营造读书氛围,让读书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点亮学生的阅读之灯。  关键词:阅读;快乐;成长  林语堂说,读一本好书,能让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种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一本好书往往凝聚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