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jia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认为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注重结合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了。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入学不久,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即使上课了,也是要玩一会儿才会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并且时间往往不会超过10分钟,这很让老师、家长“头疼”,结论为患了“多动症”。 所以,老师批评,家长责备。大部分老师还让学生坐成一条线或一个姿势,学生上课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课后又怕出安全事故,对其如影随形,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孩子的天性被扼杀,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读书成了负担,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那么,教师应采取哪些教学策略更好的提高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自己不断深入的学习,逐渐形成了一点经验,现总结如下,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愿望
  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的让学生获取知识,激发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恰当地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将会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促使学生思考,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多媒体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时,我从学生熟悉的六一联欢会入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屏幕上出现漂亮的会场,有彩旗、气球、灯笼。还有可爱的小朋友在跳舞。学生一下子就被这种场面吸引住了。这时我问学生,从图上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积极发言,我自然的把学生引入新课。又通过观察找出规律。这时我又创设各种情景图,如:我能行,我会做,你知道吗?你会摆吗?等等。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课件展示,学生观察,找出规律并得出结论,这时,我又问:你们愿意去数学王国探究吗?教师出示数学王国,并且有许多小人物站在门口挡住了去路,只要能完成他们提出的要求才可以进入数学王国。这时学生的求知欲被又一次激发。他们都跃跃欲试。一节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节课学生觉得很轻松,愉快,收获还不少。下课了,有的孩子说:我喜欢这样的课,有的说我觉的这节课很有意思,一点也不累。我听了心里甜甜的。
  三、巧用谜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乐于猜谜语,听故事,教学中如能紧密结合教材,运用谜语故事的形式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讲第四册“小时、分、秒、的认识”时,首先让学生猜这样一个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却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然后又根据书本四幅插图,编出一个小朋友是如何爱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故事。这样很自然地使学生认识了钟表,小时、分、秒,同时又及时地向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学生学习情绪也自然高涨。
  四、巧用实践、操作培养学习动手动脑的习惯
  数学教学单凭老师讲,学生只通过一种感官来进行学习,就容易感到疲劳、厌倦,听不进、记不住,效果就差 。而通过多种感官,发挥学生好动的特点和长处,让他们亲自动手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拼一拼 、剪一剪、学生积极性就高,教学效果就好,特别是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这样作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巧用设问、启发
  教学是艺术性的劳动,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恰当的姿势和手势、巧妙地设计各种启发式的问题,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十分注意自己的数学语言,无论在复习旧知导入新知时,还是进行新课时,或是巩固新知时,都应注意巧妙地设计一些思考性较强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在讲12加几的加法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进行10以内加法的计算,或师生进行计算比赛,从而提出教师为什么一下子能算出结果?或提出这样连加多麻烦,还有没有比较简便的 计算方法?求12加几,用什么方法计算要简便?当学生认识到用凑10法计算简便后,老师进一步提出如何先凑10再加剩下的数,就可以又快又准的计算出来和来,通过层层设问,就能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发展。
  六、巧用练习、巩固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更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对某一事物集中一段时间就开始分散、就不感兴趣、喜欢多变,这是小学生的又一心理特点。因此,教学中应运用各种变换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兴趣发展,特别是一堂课的练习,切忌单调的形式和简单机械的重复,否则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游戏进行教学 ,把学生对游戏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如口算、笔算接力、组数对口令、找朋友、开火车、夺红旗等;教师还可采取计算比赛的办法,看谁解得快,看谁解法多,看谁编得又对又快等办法,不仅能提起学 生学习精神,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消除学习疲劳,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总之,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发现的主体,教师要切记,自己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一轮课程改革也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所以当我们面对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还是少点埋怨、苛责,多在提高学习兴趣上,认真钻研教学理论上动些脑筋,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中之重,而提高作文讲评课的质量则是促进作文教学的关键。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写作前的指导和写作后的批改,而对作文的讲评重视不够,那么即使花费了大量时间,学生写作能力却提高不快。所以作文讲评课比作文指导课更重要,一次有针对性、切实解决作文实际问题的讲评,犹如一面镜子,让学生看到自己作文的优劣得失,又如一盏指路明灯,帮助学生总结习作中的经验教
期刊
一、高校“和谐校园”的内涵及意义  (一)高校“和谐校园”的内涵  和谐即“元素互补”,是指各个元素之间形成良好的互补状态。根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要求,和谐校园应该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文明校园。民主法治,就是民主办学得到充分发挥,依法治校得到真正落实。公平正义,就是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学校公平与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本人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
期刊
摘要: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尊重生命、体现人性的表现,也是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教学理念。由于在传统教学中,数学课堂的机械化和模式化导致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师生的生命活力无处发挥。因此,在现代化教育中,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为了使学生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师生关系;自主探究  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改革了教材,同时也改革了教
期刊
吸引学生奋勇开拓、不断进取的方法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且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只有参与了教学活动,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新知,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并且在智力和能力上获得发展与提高,才能使学生产生“轻舟已过山万重山”的学习劲头。  一、重视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例如,在教学看病这一课时,
期刊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迅速普及,现代化课程建设已经迈向了一个全面开放的崭新领域。教师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图象、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景教学效果;通过对时间、空间的多维创新,使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形象化。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 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创设不同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期刊
摘要:随着全球化经济趋势不断加强,英语课程的学习显得越来越重要。现代初中英语学习不仅仅要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单词、短语、句子以及语法使用,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它们,使其最终能够与人无障碍交流。简单来说,学生必须通过英语学习,运用英语进行一些简短句子的对话,在这一过程中,英语口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开展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提出了一些意见,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关键词:英语口
期刊
摘要:英语是初中的重要课程之一,而语法教学又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难点之一。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法知识,保证英语教学的效果,实践中,教师应针对其教学情况,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本文从英语语法教学现状分析出发,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手段  一、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现状分析  语法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语法知识的掌握和正确应用是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升的重
期刊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双重主体,教学过程实际上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过程,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参与的交往活动。”缺失一方主体的参与,教学必然形成“孤掌难鸣”、“独脚戏”的残缺局面。另外,以现代心理学的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教育理论也认为:“人的知识、能力都是在活动中由活动主体主动构建的”。毫无疑问,在课堂教学中,互动是师生交流的粘合剂,更是师生智慧生长的催化剂。  一、 平等民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