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教师的幸福感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读一本好书,点亮一盏心灯。”最近,我有幸拜读了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一书,让我受益很多,感触颇深。
  《致青年教师》一书以其新颖、独特的风格呈现在读者面前,能立马抓住读者的心。书中很多宝贵的意见能让我们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作者以平近的语言,将那些典型、生动的案例娓娓道来,在工作中给我们以启示,在生活中给我们以指引。阅读该书就如同与一位智者在促膝交谈。有人说结缘教育是一生的幸福。然而,我却无数次在内心抵触、自怨,总找不到身为一名教师的幸福感。我一边读《致青年教师》,一边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与思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只是一味地专注于适应工作环境,在被动中提高着自己的教学和业务水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教师这一职业根本就没有更深层次的规划。在这本书中,每一篇文章无不折射着作者的教育观和人生观。本书从“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裝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和“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六个方面,结合吴老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与案例,阐述了青年教师应该具有的理想和教育素养。
  生活中我们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如《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一文中作者讲道:“我们教育孩子们成为人,我们自己首先必须是情感正常的人,所以,当无法抑制自己的激动和伤感时,就让我们的眼泪流出来。”作为教师,一定得有真情实感,而且适时释放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都说爱是无法分给每个孩子的,也许有时我们会忽视或冷落某个孩子,但是当你发现时请立即纠正,及时送出爱。我带的班里有这样一个孩子,他叫邓国强,是一名残疾儿童,先天性脊柱弯曲。他的骨头易碎,手指几乎没有指甲,手一年四季冰凉。开学第一天,他的父母对我说:“老师,这孩子交给你了,我们只希望他在学校里平安、健康就行。至于学习嘛,能认识几个字就行啦!”于是我照做了。帮他打饭,打他最喜欢吃的肉丸子,替他拉衣链,帮他系鞋带;让同学们陪他聊天,和他做游戏。有一天,邓国强拿着练习本走上讲台对我说:“老师,你看,提手旁的字是不是还有‘提水’的‘提’、‘拍手’的‘拍’呀?”他一边做着与手有关的动作,一边拉住了我的手。那一刻,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虽然邓国强身体残疾,但他的智力没有问题呀!他是个懂事的孩子,他会在讲桌上放一个苹果悄悄地告诉我:“老师,送给你的!”他会趁同学们课外活动时默默地拾起地上的垃圾,然后悄悄地倒掉。所以,同学们都很关心他,争着抢着为他拿书包,替他打饭菜。那一刻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夸他是个爱学习的孩子,那一刻他笑得很灿烂。他的成绩从60分到70分甚至80分,让人感到无比欣慰。“六一”儿童节,我们全班收到了一份礼物—— 一大包糖果。这是邓国强的爸爸送的,他说感谢老师和同学们让邓国强快乐。同学们很感动,大家都说以后会更加关爱邓国强。同学们都感受到了爱。爱是相互的。在生活和学习中,用我们的情感去敲击学生的心弦,能让他们发生转变,甚至能影响
  他们的一生,这难道不是一种幸
  福吗?
  教育教学中我们要用宽广的胸怀去包容学生。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当好学生的领路人,还要拥有博大的胸怀。因为教师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一位优秀教师的心境就如同大海一样辽阔,如同长空一样高远。只有教师的心胸博大,那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才有可能成为学生的乐园;他所教的学生,才会愉悦地敞开自己的心灵。一次不经意的包容足以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还隐约地记着那次课堂上的“纸团”事件。那是夏天的一个下午,课堂上我正转身在黑板上板书上课的内容,身后传来一声响,我转过身一看是一个小纸团。通过学生的眼神,我已经锁定了“嫌疑人”。就在这一瞬间,我气不打一处来。但就在我准备发泄的时候,我克制住了怒气。课后,我找到了当事人——我们班出了名的“淘气大王”。我改变了以往的对策,来了个以柔克刚。还真是“言者用心,听者有意”,此计一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可能是“淘气大王”为了报答这次课堂上我对他的包容之恩,从那以后,课堂上的他与以前有了天壤之别。正所谓“给别人一次机会,就是给自己一次机会”。教师胸怀博大,学生自然就“大气”。这其实跟我们常说的“有其父必有其子”是一个道理。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我们不能事事斤斤计较,不能心胸狭隘。我们不妨也做一个“肚里能撑船”的教师,做一个有胸襟的大气教师,这难道不也是一种艺术吗?
  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做一个专业知识和能力很强的教师。一个连自己专业都不爱的教师怎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而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开关”就在自己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照耀着学生前进的道路。我们要想当一盏不灭的灯,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才能使这盏灯一直发光。现在的学生接受信息很快,也很多,知识面很广,而知识速度更新得又是如此之快,如果我们还停留在原来所学的知识层面上,我们迟早会被淘汰。所以,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应当远远高于学生,非此不足以为师。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阶段,我们应当表现得比学生更善于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学生指引前进的道路。
  我认为,书中没有黄金屋,书中也没有颜如玉,书中有的是我们成长中所需要的养分。读书会让我们成长为一个内心充满智慧的人,一个拥有健康心理的人,一个具备健全人格、正直善良、有理有节的人,一个幸福的人。读完《致青年教师》中的85个小故事,在融入心里的同时,我也被吴老师那份教育的理想深深感动。他的经验为我们青年教师在教育的道路上做了很好的引导,他的故事是我们在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对自己的职业负责,对教师这一职业多一份热爱,追求一种做教师的幸福感,在工作中勇于创新,上出一节节精彩的课,让学生徜徉于课堂的幸福中。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小学小学)
其他文献
一、绘本的特点及教学价值  1.绘本的特点  绘本,又称为图画书。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图画书研究者彭懿在《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中曾这样论述:“图画书是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曾用一个公式表达:“图×文=图画书。”由此可见,图画书不仅是“图画”和“文字”的叠加,当它们糅合在一起,就有了成倍的效用。所以,读懂绘本要读文字的故事、图画的故事、图文合奏的
马站底这条街一年到头空气中永远飘散着浓郁的扑鼻的各种小吃的香味和香气。马站底这条街上的小吃店几乎是一家挨着一家的,像一串陈旧而蹩脚的石头项链,大大小小,凹凹凸凸,杂乱无章。但不妨碍它的拥挤、热闹、喧嚣,热气腾腾,尤其到了晚上,每个小店门口,人头攒动喧喧闹闹热气绕绕氤氲漂浮,店门上的霓虹灯仿佛在雨雾中闪烁。小店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经营名种小吃:有鸭头、鸭掌、兔头、鱼头、鸡爪、鸡排、鸡脖、鸭脖、手抓龙
3月27日,2019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各评审委员会项目评审结果出炉,共有155项成果获评2019年度北京市科技奖,包括:自然科学奖16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技术发明奖12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6项;科技进步奖127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33项,二等奖93项。  近年来,北京市积极推进科技奖制度改革。2019年8月,北京市发布了最新修订的科技奖励办法,在奖项设置、奖励等级、提名
摘 要: 我国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引入与推广正适应了这一需求。“人本主义”、“建构主义”、“掌握学习”等教育理论对实践“翻转课堂”的一线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们需要深入了解、掌握这些理论的真实涵义及正确的应用方法,从而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翻转课堂 职业教育 教学模式 人本主义 建構主义  翻转课堂是建立在信息化教学条件下的一
作者简介:    余书林,笔名愚拙。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电影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潜江市作协副主席。近三十年来,《长江文艺》《短篇小说》等全国数十家报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各类文学作品三百多件。多篇作品被选入选刊、选集、年选和获奖。出版有小小说集《蛇缘》。  榨 油 蔡   蔡记榨坊在蒿子口场的短颈项巷东南头与河街的拐角处。一坊拥有两街的门面。单凭这地理位置的优势,就可见
摘 要: 辜鸿铭《论语》英译对经典英译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而这一切都是通过对经典的“误读”实现的。辜鸿铭对儒经中关键概念意象的误读,使千百年来横亘在中西世界中的鸿沟悄然贯通,调和中西价值观;译文中所蕴含的价值,成为西方读者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影响了西方读者对中国的态度。辜鸿铭对中国经典的诠释不落传统经注的窠臼,转而将中西哲学融会贯通,用西方的思维“包装”经典,受到彼时西方读者的欢迎。本文从辜译
人 物 马宝玉 葛振林 宋学义 胡德林 胡福才 日本军人3人 农民3人 民兵1人   秋日的平原上,庄稼成熟了,农民们正在忙着秋收。  农 民 甲 (边收粮食边提醒)咱们可得快点收粮食,趁着日本人没打来,多存点粮食过冬。  农 民 乙 (停下动作,担心地)听说几天前日本人已经占领了山那边的村子,他们不会就要打到咱们这儿了吧?  农 民 丙 (有点着急)哎呀,那可得做好随时转移的准备呀,大家
【教材分析】  《桂花雨》是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万物有灵”的一篇文章,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课文先写小时候对桂花的喜爱,写为什么要摇桂花,接着主要描写了“我”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情景,最后写“我”对童年时代“摇花乐”的怀念。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情感,
作为一名深爱语文和戏剧的教师,我和我的团队一直致力于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为核心的戏剧综合实践课程的研发。经过两所不同特质学校师生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从“美德、美智、美能、美行”四个课程维度,搭设了“五育并举、多科联动、学用语文、注重体验、知能同行”的育人练能的综合操练场,形成了以“重德行、重体验、重操练、重发展”为核心的开放的学习局面,使语文学习立体生动,使立德树人润物无声。一、语文·戏剧综合
“E时代:E是英文Electronic(电子)的缩写。 E时代指网络普遍使用的电子时代。”  “小学生:指正在小学读书的学生,一般为6~12岁。”  “朗读能力: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素质与能力。这是一个眼、口、手、脑协同动作,有着复杂的心理、生理变化的驾驭语言的过程。在朗读中也需要对文本进行初步对话,读出自我的理解和世界观。”  “由此,该课题概念界定为教育者在网络普及的电子时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