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盗”了我们的“梦”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xin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道“爱之深恨之切”,对民族有多少爱亦有多少批判,智者历来如此。中国现代史上,鲁迅先生最先提出了民族的劣根性,认为劣根性是指人类固有的不良品质和不健康的心理需要,是人类之所以犯罪的根源所在,并对此进行了勇敢的批判和剖析,可谓用心良苦,是为先智者。继有台湾作家柏杨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强烈批判了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文化糟粕对国人的浸染,可谓逆耳忠言,苦口良药。现楚渔老先生居安思危,博古通今,放眼四海,一针见血地直击我们落后的根源乃为思维的落后,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我们在蒙蒙昏昏中思考一场关于思维的革命是如此的必要。诚如《盗梦空间》中盗梦者科比,潜入人的梦境中,植入思维的“芯片”,控制人的行为。而楚渔先生的《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一书在批驳得我们面红耳赤、对号入座的同时,也让我们思考是谁进入了中华民族的梦境,植入了思维的“芯片”,盗了我们的“梦”。
  “人类并不缺乏智力,但他们的智力存在缺陷,使他们的头脑混乱不堪”,查尔斯·里德的话可谓是揭示出了中国人思维的致命弱点,即为混乱。楚渔先生认为我们的智商并不是天生低下,而是思维的混乱导致我们缺乏理性的思维,以感性的眼光认识世界断不可取。对比中西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落后与发达,我们就可以肯定地得出结论,我们的思维模式长期以来已经僵化,形成了思维的定式,犹如今天我们高考作文的三段式,考研英语作文的万能模板以及炮制论文时的套路,都足以说明这一问题,只是我们爱面子的中国人不忍承认罢了。即便承认了又能怎样,也是无力改变,我们长期陷入一个怪圈中,一种思维的怪圈,有勇敢冲出重围者的后果也是可想而知的,“不按套路出牌”的人久现于“狂人”的世界中,清醒而痛苦地喃喃自语。“我们叫做经验的那种东西,亦即由观察现象之间的客观联系而得出的教训,对这种思维也是行不通的”,布留尔的论断正是我们中国人思维怪圈的真实写照。楚渔先生发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不足为奇,可叹的是先生不仅发现了怪圈的存在,并且也形象地用中国人思维结构示意图来给我们呈现了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怪圈的产生,也就是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思维模式形成的根源之所在,也就是我所要探讨的是谁“盗”了我们的“梦”,那个或那些阻止我们进步的“盗梦者”是谁?
  楚渔先生在中国人思维结构示意图中指出,我们的思维怪圈可以容纳多种思想和观点,不管对立矛盾多么强烈的思想都可以和谐存在和平相处,也都处于“被和谐”的人为状态,圈外也有多种各式各样的文化形态,也是按自己的轨道运转着,没有斗争没有胜负,既不保守,也不创新进步,只是围绕着这个怪圈的圆心转动,这个圆心才是根本之所在,就是实用。也就是说中国人的实用主义在和谐着万事万物,简言之,就是千百年来,我们在海纳百川的口号中原地踏步转动,也就是我们思维的停滞,即是思维怪圈的成因。书中既图文并茂,清楚干净地呈现了我们所要追溯的“盗梦者”,又没有否认,思维模式是环境和文化造就的,但是,一旦思维模式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和习惯就和原来的文化失去了有机联系,文化对思维模式的影响越来越小,反而是思维模式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思维模式开始主宰文化了。这才是一个负责任又不失偏颇的论断。先生所言的环境和文化,我认为也就是示意图中圆心之所在,实用主义成为我们行为的准绳,导致了我们立场不确定与原则的多变性,对外来文化美其名曰的“兼容并蓄”其实也是有用的拿来主义,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其实也变成了取其糟粕去其精华了。对内对外的错误引进和继承也就更进一步地桎梏了我们的思想,使得我们现代依然是停滞不前,处于落后状态,从而也就促成了这种环境,文化与思维交替不良影响的恶性循环。先生的发人深省之处也是在此。那么该如何解决我们思维的怪圈呢?先生在书中并没有过多地说明,而是指出了教育应当把改造中国人传统思维模式作为头等大事,从孩子抓起,一步步解决我们思维的定式问题,改变僵化的教育模式,推翻所谓的儿童教育专家制定的一整套扼杀孩子天性的教育方法,发掘儿童未来的潜力和智力,杜绝教育中的“呆滞的思维”,正如怀特海所言“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而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楚渔先生痛于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离这个“核心”相差甚远,疾呼我们国家的教育非改革不可,废除那些制造工匠似的呆板的教育,推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想象力、创造力的教育方式,并以此为中心逐步改变我们落后的思维模式。
  《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一书从面世到现在,引发了各界的激烈讨论,关于体制、文化、传统、开放、教育等方面,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与先生的语言犀利,观点鲜明,论证大胆有关外,更重要的是先生毫不留情地对中国人落后的根本原因的揭露和论证,触动了我们长期麻木的神经,引发了我们自觉的思考,在或质疑、或批判、或据理论争中反省自己的思维是否也陷入了先生所说的怪圈当中,在自己的梦境当中是否也有一个隐形的“盗梦者”,这也不枉费先生的一片苦心和爱国心了。
  
  本栏责编:梓均
其他文献
朋友给我推荐楚渔先生所著的《中国人的思维批判》,我用了三天时间边读边思,不仅将该书读完,也有了一些想说几句的冲动。  该书的最大优点在于新和实。就新而言,除了图文并茂的新形式和语言朴素的新风格等表面新意之外,最有价值的是作者讨论问题选取的新角度和得出的新结论,因为这是最能引起读者思考的东西。该书的实,主要体现在作者立足现实,面对实事,敢讲实话。  大凡关心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人,都会思考一个残酷但不
期刊
摘要:本文用叙事学理论分析了南京大屠杀相关影片的叙事策略以及话语背景,概括了此类影片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视点,通过其投射出的西方中心论话语内部机制的集体意识的局限,对南京大屠杀话语的作用进行反思,探讨南京大屠杀相关影片的话语困境。  关键词:叙事;话语;南京大屠杀    汉娜·阿伦特早在《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中就指出,反思大屠杀不等于反思战争本身。我们无法抹掉大屠杀的战争背景,战争让日本获得了南京大屠杀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相关权威数据,分析了当前我国网络营销环境各方面的变革形势。这种变化一方面对企业传统的营销思路造成了挑战,另一方面也促使行业重新认识网络营销的真正意义。作者通过对凡客诚品(VANCL)旗下社交网络产品“凡客达人”的分析,挖掘出电子商务社区化的营销智慧,并为行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网络营销环境;凡客达人;电子商务社区化    一、网络营销环境的变革    随着网络技术的持
期刊
马克思在其《(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无产阶级在“社会革命”中既要进行“武器的批判”,也要掌握“批判的武器”。当今中国社会正值大发展阶段,我们不但需要有物质上的力量,也要有精神上的力量。但首先我们需要对自我精神作出分析。思维的批判是根源性的批判,而具有批判的思维则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  楚渔先生用休闲的工夫无意间写了一本哲学书《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他利用哲学来对中国的传统哲学思维进行了一番
期刊
摘要: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曹禺和夏衍的剧作是值得探讨的。他们都选择现实主义的创作路线,但二者又有着不同的艺术个性,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曹禺是生活戏剧化,夏衍则是戏剧生活化。曹禺的戏剧取材于城市,从正面表现出重大的时代主题;夏衍取材于社会底层,从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发掘人物的性格悲剧。曹禺剧作的主题倾向复杂的、多重的;夏衍的剧作主题则比较单一。  关键词:曹禺;夏衍;人物;情节    在中国的现代戏剧史
期刊
摘要:《社交网络》今年无缘奥斯卡小金人,但仍然赢得众多年轻观众的喜爱。一部电影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影片的独到之处,本文以文本分析方法为基础对影片的叙事视点、剪辑方式和人物形象解读等方面进行了逐一评析。  关键词:《社交网络》;叙事视点;镜头剪辑;人物镜像解读    当传统农业社会逐渐被消解,后现代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到后现代的解构活动中。麦克卢汉曾预言的“地球村”在互
期刊
与楚渔先生素昧平生,在他的《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一书中,我不得不认为他是一位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独立人格的人。从他的自序中可以看到,他襟怀坦荡、性格率真,热爱知识并勤于思考,却没有传统知识分子的迂腐和装腔作势。他声明自己不是知识分子更不是学者,甚至坦诚地讲书中所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一半以上都是从中外知名学者那里借鉴来的,只不过组装和随意发挥了一点自己的看法。可贵的是他的这些看法正如他所说,是和《皇帝的
期刊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历来与传统文化如影随形,密不可分。讲中庸,讲谦让,讲隐忍……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样的思维模式几千年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深入每个中国人的骨髓,从而导致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千篇一律。数千年来,一以贯之。难怪在中华民族坎坷前行的道路上屡遭外强凌辱,老是被动挨打、顽疾众多。  原因何在?历史上一个个有识之士都在探寻,都在审视,或从文化层面,或从体制层面,或从制度层面上寻找原因。可惜,
期刊
在书中,楚渔先生提到这样一件事:在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当中,至今没有一位科学家来自中国本土,不得不说,这一直是国人内心的一个巨大的遗憾和伤痛。对于一支总人数居世界第一、数字达4200万人的庞大科研队伍来说,这种中国本土无诺贝尔科学奖的现象,更犹如一个天大的笑话。而一直闹得沸沸扬扬的学术论文造假事件,似乎开始出呈现愈演愈烈的势头。首先是各大高校的本科生论文造假,然后是研究生、博士生论文造假,最令
期刊
摘要:在古筝曲的创作中,定弦与调式音阶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以具有创新的定弦与调式音阶为基础所创作的作品能带来全新的音乐风格与特色。本文以古筝曲《阿拉木·古丽巴拉》为例,浅谈古筝的定弦与调式音阶的创新。  关键词:定弦;调式音阶;创新    《阿拉木·古丽巴拉》是青年古筝表演艺术家高雁根据作曲家顾冠仁先生的弹拨乐合奏曲《阿拉木·古丽巴拉》移植改编而成的同名筝曲,该曲的移植初步完成于上世纪90年代,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