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741852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遇见这样一些让老师头疼的学生:作业潦草或很难完成;不善言谈,语言表达能力也较差……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这些学生不仅写字潦草、而且写字姿势也不正确;课文朗读、记忆能力差,课堂表现不积极;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恰当、准确、自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及看法等等,好像他们具备了后进生身上的一切缺点。在帮助这些学生时,老师心思没少用,时间没少花,可就是作用不大。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我们常常把原因归咎于学生马虎,或者智商较低。其实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情感和价值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习惯包括很多,比如:第一学段(1~2年级)的识字与写字中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求:“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第二学段(3~4年级)在识字与写字中要求:“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等等。而在平时的学习中,因种种原因,学生注重的只是写字的笔顺与字形的正确,忽略了间架结构,感受不到汉字的形体美;表达重书面、轻口语,并且表达时只能生涩地套用别人的语言而不是自己真实感情的流露,口语表达不能做到恰当、贴切、流利,母语在生活中用起来晦涩;学生对学语文没有主动性;不喜欢阅读、写作等。总之以人为本这个现代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迟迟不能得以实现。虽然语文课改时间已不短,语文教学也已探索出了一些成功有效的新方法、新思路、新模式,但教学效果并不显著。在语文课上,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能感到气氛压抑,语言单调、枯燥等等。我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不是教师不求上进,不愿去研究、理解新课标中的内涵,也并不是教师多年来对课标熟视无睹,而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教师一味的为了教学成绩去迎合应试考试的要求,平时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另一方面我们也缺乏一个系统的长期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并能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上级主管部门也为了考察方便,把一些不利于书面评价的内容去掉。结果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能在教学中得以全面实施,自然而然造成学生不能全面发展。
  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
  我认为语文学习习惯是一个大系统,可以按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不同学习内容分为若干子系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要从小培养,还要有循序渐进的培养计划和科学有效的培养方法。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方法,同时还要有一个长期有效的实施计划。持之以恒,定有收获。比如要养成学生预习的习惯,让学生能够达到自读、自析、自探、自练、自创的能力,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如:第一步“读文”,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基本达到通顺、连贯。第二步“识字”,先给自然段标出序号,然后用圆圈在文中圈出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读一读,并利用所学的识字方法分析记忆字形,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第三步“学词”,给田字格里要求会写的生字查字典组词,并写下来。第四步“赏句”,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精读课文,找到自己喜欢的句段多遍阅读或朗诵,加深对句子的理解和体会。第五步教给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方法。对一些复杂的长句子,教给学生使用“简缩法”来理解句意,即要求学生去掉“枝叶”,保留“主干”,明确句子的主要内容,然后与原句进行比较,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第六步概括段意,运用已学的知识,先逐个分析各自然段并归纳讲了什么内容,然后把联系紧密的几个自然段合并起来,用“归纳法”概括段意。这样,学生在反复训练的过程中便能逐渐掌握方法等等。
  其次,教师必须加大力度,不厌其烦地同学生根深蒂固的不良习惯作斗争,并制定相应的督促措施。比如学生写字的姿势和写字习惯,需要天天纠正,甚至长达一年或更长时间。教师的工作要细致,这样才能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耐心启发、引导、帮助,使学生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另外,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等特点,教师的良好习惯,能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影响。身教重于言教,因此而产生的内驱力,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作用是难以估量的。譬如在教学写字时,就应做到:重视写字姿势的指导;对学生的写字要加强指导和示范,写字指导,不能用多媒体的演示代替教师的板书。
  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并将极大地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好,形成自觉学习语文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语文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
其他文献
在多年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中,不难发现只有少部分的学生会把课堂所学到的计算机知识活学活用到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同时,很多县区等中等以下发展区域的专职计算机教师仅仅是对课题研究感兴趣,信息技术的教学多数还仅仅局限于自身学科传统的教与学方法上。当然,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实际应用的领域狭窄,而小学计算机教育起步较晚,直到90年代中期才形成了一定的教学体系,教学基础相对薄弱等一些问题,使得小学信息技术课
从事教育近20年,三尺讲台陪伴我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讲课是我的工作,回味每一堂课的起伏跌宕是我的乐趣,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何谓一堂好课?有人认为,教师讲得清楚,对教材把握准确,挖掘教材量度准确、恰当,就是一堂好课;也有人认为,教师课件做得时尚、生动,就是一堂好课;大多数人认为,只要学生听懂了,记住了,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要点,就是一堂好课。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呢?什么样的课称得上精彩呢?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的确,兴趣是一种意志趋向,求知的动力,一种主动性,一种驱动性。然而,我们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往往出现“学生咬笔头,教师皱眉头”的现象,许多学生对习作畏惧、乏味,硬着头皮写作文,特别是中年级的学生更惧怕作文。如何消除学生对习作的惧怕心理呢?我认为要依据儿童好奇的心理特点,从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入手,采用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儿童的内心灵性,形成于对生活的生动体验。探索儿童习作心理,对有效指导儿童习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牵手生活,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儿童观察生活,记录生活;鼓励儿童写出真情实感,感受写作价值,让习作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    一、创设生活化的习作环境    教材中的习作,内容上虽尽力体现生活化,但大多仍是命题习作的形式。平时习作训练过程中,教师指定习作题目,甚至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作文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自觉地经历作文的全过程,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并逐步养成习惯,形成能力,进而提高学生作文的整体水平。在“作文批改”的课题研究中,笔者进行了“学生自改作文”的尝试。    一、激发兴趣,提高认识    教学中我常以小故事的形式给学生讲一些中外文学家修改文章的例子。如: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曾易七稿;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对“春风
支玉恒老师曾说:“在所有的学科里,除语文外其他的学科,都是要学习语言的内容,只有语文课是学习语言形式——语言本身的。因此,语文教材不是语文的知识体系,而是一篇篇的选文。每一篇选文只是一个学习语言的例子。学生就是要凭借这一个个例子,来学习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规范并使自己的语言得到积累。”  从这段话中,我们起码可以得到两点启示:一、语文课本是非常好的语文资源,一定要用好这一资源;二、语言的学习
艺术是美的感性传达的工具,是人类最高的追求美的活动。马克思认为,艺术是通过物质的形式来表现人的主观审美感受,是具备美的魅力的内容,是能够给人以“艺术享受”的存在物。失去了美,艺术将黯然失色,甚至衰败凋零。  课堂教学也是一种艺术,因此,现代教学艺术须自觉地去建立美的原则之间的广泛而普遍的联系,换而言之,真正的现代教学艺术应是那种在教学领域的一切方面都表现丰富的、具有创造的审美性的教学。只有这样的实
一、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说话兴趣    良好的教学氛围,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当学生在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时,心情舒畅,学习状态最佳。给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上课时态度要和蔼可亲,话语热情而富有童趣。例如,我给一年级学生上第一节语文课时,为了启发和培养孩子们的口语交际意识,我先向学生作自我介绍,孩子们听了老师的介绍后,初
一、教学要抓住根本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无非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近几年,由于理解的不同,语文教学的这个根本被不同程度地扭曲,阅读教学重人文轻工具,重感悟轻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有所削弱,语文整体水平有所下降。如写字教学、写字质量和写字习惯是识字教学的重要内容,虽经努力,但效果不尽人意,许久未见到学生书写工整而优美的字了。我们也常思考,老师未让学生养成良好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师对课堂提问的把握上。好的提问,犹如一条导火线,点燃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又如一把金钥匙,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让学生积极思索之后有所感悟,获得成功的体验。  下面就课堂提问中问题的设计及合理安排提问等待时间两个方面,谈谈个人粗浅的认识。    一、精心设计问题    1.设计问题要新颖。所谓“新颖”,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出乎学生的意料,能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