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断“云杉鹅”

来源 :大飞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u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6年6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库尔弗城至长滩终结岛26英里的路上热闹非凡,连续5天,这里发生的事都是媒体竞相报道的头条新闻。
  这几天,一项庞大而复杂的搬运工程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一架史无前例、硕大无朋的水上飞机被分解,从制造厂运输到试飞地。搬运工程动用2000多名人员和20多家社团,包括执法机关、路段与桥梁管理部门。为了搬运这架飞机,所有车辆改道绕行,对路途两旁3000余株树木进行修剪,2300多根电线被临时取了下来。孩子们都不用上课了,老师带着他们来观看“一场世界上最长的沿街狂欢会”。
  “狂欢会”的主角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上飞机H-4,注册号nx37602。“狂欢会”的导演是被称为“飞行大亨”的霍华德·休斯。
  空中速度狂人
  休斯何许人也?他可是美国乃至世界航空史上绕不过去的人物。
  1905年圣诞平安夜,休斯出生于美国休斯敦的一个富商家庭。少年休斯性格孤僻、任性,极其厌恶上学,先后7次转学,最后连高中都没有毕业。他不喜交往,宁愿一个人呆在家里,摆弄各式各样的小机械,如将钟表拆散后再重新安装起来,或者尝试将脚踏车装上电池改为电动车。
  14岁那年,休斯说服父亲带他去新英格兰看飞机。当时,现场有一架水上飞机,观众付费可以上机体验。在休斯的再三请求下,老休斯极不情愿地掏出5美元,让休斯初次体验了飞行。哪知道,这次飞行改变了休斯的一生。


  1928年,休斯取得飞行执照。
  1932年,他创办了休斯飞机公司。
  1934年1月,休斯参加了在迈阿密举行的一次全美短程飞行比赛,以302千米的时速一举夺冠。可他并不满足于这样的成绩,他的目标是要打破世界纪录。为实现这一目标,他开始致力于新型飞机H-1的研制。
  1935年9月13日,休斯驾驶H-1飞机创造了567.23千米/小时的飞行速度世界纪录。1937年1月,休斯使用同一架飞机飞越美洲大陆只用了7小时28分钟,平均速度约534千米/小时。人们送给他一个绰号——“速度狂的独裁者”。为此,休斯获得了罗斯福总统颁发的哈尔蒙国际勋章。他研制的H-1飞机一共飞行了44小时,现藏于华盛顿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
  1938年,休斯向环球飞行的世界纪录发起挑战。他选中了“伊莱克特拉”飞机,并进行了改装。7月4日,休斯驾机飞到纽约。由于1939年世界博览会将在纽约举行,休斯应主办方要求,把飞机命名为“1939纽约世界博览会”号。
  7月10日7时19分,休斯驾机起飞向北方飞去,经由纽芬兰岛上空跨越北大西洋,降落于巴黎布尔热机场。同11年前林白单人驾机飞越大西洋相比,林白当年的飞行里程是5808千米,时间为33小时30分钟,而休斯的飞行里程是5859.5千米,只用了16小时38分钟,只有林白当年飞行时间的一半。7月13日下午,休斯驾驶“1939纽约世界博览会”号抵达美国阿拉斯加的费尔班克斯机场。飞机进入美国大陆后,先在明尼阿波利斯降落加油,然后休斯驾机直飞纽约,在机场受到数万观众的热烈欢迎。休斯用了91小时14分钟,完成了此次环球飞行。
  经营环球航空
  1939年,已是美国第三大航空公司环球航空公司最大股东的休斯,询问洛克希德公司能否设计出有20个卧铺并载6000磅货物,以最大巡航速度中途不着陆就能飞越美国的飞机。休斯建议飞机的飞行速度在每小时250到300英里之间,飞行高度大约为20000英尺。
  洛克希德公司的著名飞机设计师凯利·约翰逊接受了这一任务。约翰逊向休斯建议研制一种更大的飞机,能够飞越大西洋并且可以容纳更多的旅客。他的理由是飞机仅设置20个卧铺不太经济,用正常的座椅在同样大的空间里可以坐100人。约翰逊建议使用莱特3350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当时用于B-29轰炸机,是世界上最大的气冷式发动机。
  这就是洛克希德的四发“星座”飞机。该机最大速度为每小时340英里,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许多战斗机还快,后来又提高到每小时350英里。战争期间,“星座”被军方征用,变成军用运输机C-69,于1942年1月9日进行了首次飞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洛克希德公司已经具有一种经过充分考验的、可以立即投入商业运营的先进客机,处于令人羡慕的地位。第一架改装成民用飞机的“星座”于1945年11月交付环球航空公司。
  休斯入主环球航空公司,引入了航空史上最成功的活塞发动机客机洛克希德“星座”,公司的经营有了很大起色,迅速扭亏为盈,风光数十年。
  唯一一次飞行
  二战期间,美国在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需要运送大量兵员和物资,使用船舶进行海上运输常遭到德国潜艇的攻击,因而不得不大量使用水上飞机。休斯看到这一点,决心涉足水上飞机研制。他不干则已,要干就干世界上最大的。
  1942年,休斯与著名造船工程师亨利·凯撒合作,提出了研制H-4超大型水上飞机的方案(后来凯撒退出),令航空界大吃一惊。根据设计方案,飞机的载重高达15万磅,能运载75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两辆30吨重的M4谢尔曼坦克。
  由于战时的限制,飞机不能用战略材料铝,而只能用木材。一家媒体将它讽刺为“云杉鹅”,这个绰号很快流传开来。休斯对这个绰号感到反感,觉得这是在侮辱他的工程师们的超凡技术。他认为其中存在误读——因为飞机明明是由白桦而非云杉制成的。
  这架飞机堪称庞然大物,翼展为97.54米,这项纪录至今未被打破;機身长66.75米,机高24.15米;安装8台普惠R-4360发动机,每台发动机功率达到2205千瓦,飞机总重高达181.436吨。

  美国军方一开始订购了3架这种超大型水上飞机。到1943年,军方借口德国潜艇的威胁日渐减小,取消了订单,这使休斯大为不满。生性倔强的休斯要自己干下去,不惜投入700万美元自有资产。
  然而,等到战争结束了,军用飞机开始大量闲置,“云杉鹅”还是没有飞起来。
  1947年8月6日,休斯被要求在参议院战争调查委员会就H-4飞机项目中使用政府资金的问题出庭作证。休斯激动地说,H-4是一个不朽的事业,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飞机,有5层楼那么高,翼展超过一个足球场的宽度。我把我的生命注入了这件事。我已经说过多次,如果它失败了,我可能会离开这个国家,永远不回来。


  耗资4000万美元之后,休斯终于迎来“云杉鹅”首飞的时刻,那是1947年11月2日一个寒冷的早晨。
  当时,港口停泊着几百艘观光游船,不少名流显贵都在甲板上观看,而普通民众簇拥在岸边,准备一睹世上最大飞机的风采。
  首飞仪式很隆重。休斯租用了豪华游艇供新闻媒体使用。试飞时,“云杉鹅”装载了36人,休斯本人戴著那顶人们熟悉的软呢帽进入驾驶舱,亲自驾驶飞机。
  发动机启动后,“云杉鹅”劈开波浪,向前疾驶,很快离开水面,低空飞行。飞行时速达到217千米/小时,飞行高度为21米,飞行距离1.6千米。
  跟机试飞的电台记者,在直播时大声喊道:“休斯先生现在开启了所有的8个引擎,飞机正以每小时70节的速度前进,80节、90节……天哪!我们在飞!”
  休斯以高超的驾驶技术和无人能及的胆识和勇气,自导自演了这次壮观的试飞,达到了轰动全美乃至世界的效果。但可惜的是,这是飞机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飞行。
  70年过去了,“云杉鹅”依然完好,如今陈列在俄勒冈州麦克明维尔长青航空航天博物馆中。在它庞大的机翼下,博物馆特意放置一架DC-3飞机加以对比,也许是以当年风靡世界、总产量超过1万架的飞机向休斯先生和他的大飞机致敬吧。
  1976年4月5日,休斯死于自己的专机上。休斯一生有众多的头衔和光环:电影制片人、导演,航空公司大股东,赌场老板,航空企业家、飞机设计师、飞行员以及好莱坞的花花公子……但他在临终前说:“我只想让人们为一件事记住我,那就是我对航空事业的贡献。”
其他文献
在747客机投入商业运营后,波音公司董事长威尔逊曾经亲自率领一个特别小组去欧洲的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拜访客户,听取他们对747的意见,随行人员有乔治·尼布尔、德克·玻里昂和引擎专家艾特·史密斯等。  特别小组所到之处听到了一连串的批评和责怪声。德航、法航、意航的专家对747相当不满,引擎推力不足更是成了众矢之的。其中,法航还做得特别绝,甚至连原定的招待酒会都取消了,让到访的波音客人自己去喝闷酒。
期刊
2016年11月29日上午9时25分,ARJ21飞机从成都双流机场起飞,前往上海虹桥机场。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一年前的今天,中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產权的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700飞机由主制造商中国商飞公司交付成都航空。6月28日,“阿娇”投入商业运营,每周二、四、六往返于成都与上海之间。  作为成都航空的8名ARJ21机长之一,我对于ARJ21,对于国产民机,有着比普通人更深的理解,更深的感情
期刊
很幸运,一次在纽约过夜的时候,我和机组成员一起观看了正在热映的《萨利机长》。  这部由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出品的传记剧情片,由著名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影星汤姆·汉克斯领街主演。影片是根据2009年全美航空公司1549号航班机长切斯利·萨伦伯格的真实事迹改编的,讲述了萨利机长在飞机发动机失效的情况下成功迫降,拯救了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故事。  电影是从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对
期刊
成都,一座让人感到分外安逸的生活之城。  11月底,北国大地已是一片白雪皑皑,成都却分明只有些深秋的模样,和煦的阳光、隐藏在街头巷尾金黄的银杏、老茶馆中咿咿呀呀飘出的川剧余音,还有那一到夜晚时分便弥漫在空气中的火锅味……点滴之间都不经意地流淌着鲜活的生活气息。  在这样一个安逸之城里,有一群特殊的外来客。这些人操着天南海北不同的口音,习惯吃面食的和喜欢吃大米的都有,能吃麻辣的和根本吃不了麻辣的并存
期刊
在航空发展的早期阶段,英国无论从哪方面说,都属于航空大国之列。在航空科学研究方面,1809年英国人乔治·凯利发表的论文《论空中航行》是世界上第一部航空学术专著,被后人视为经典。奥维尔·莱特1912年曾说,他们的成功完全要感谢一位英国绅士在100年前写下的重于空气的飞行器理论。  在航线设置上我说了算  尽管第一架飞机首先在美国问世,但航空技术在欧洲的发展却更加迅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大大推进了航
期刊
2月6日至8日,在上海、山东、陕西、四川,ARJ21飞机4架飞机齐飞,完成一系列型号研制任务。  2月6日,西安阎良,ARJ21飞机104架机开始了鸡年的首次飞行。2月7日,阎良中雪,104架机顶风冒雪飞行。6日至8日共飞行6架次,8小时35分钟,按计划完成相关设计优化试飞任务。  2月7日,上海大场机场,ARJ21飞机103架机于7时20分起飞,9时35分顺利完成包含35个试验点的检飞任务。经过
期刊
全美航空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坦佩,成立于1939年,在巅峰时期拥有600多架飞机,航线覆盖欧美240个城市,枢纽机场为夏洛特、费城、菲尼克斯和拉斯维加斯。2013年,该公司被美利坚航空公司兼并,“全美航空”这一品牌因此终结。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全美航空留下了很多传奇故事,而最辉煌的一幕发生在2009年1月15日。  机长展现英雄本色  这一天15时26分,全美航空的1549号航班(A32
期刊
“9·11”事件重创了美国航空业,大众对航空安全的关注度提升到新的高度。但恐怖事件发生仅两个月,美国航空公司的587号航班从肯尼迪机场起飞后不久,便坠毁在纽约市皇后区附近的贝尔港,随后飞机起火爆炸,共造成265人遇难(5名地面人员)。如此惨烈的空难,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这究竟是一起普通的空难事故?还是又一次恐怖事件?  客机撞向住宅区  2011年11月12日,美国航空公司587号航班从纽约肯尼迪
期刊
2016年,全球民用航空业取得不俗的成绩,一些新机型陆续交付,全球航空公司净利润创历史新高。2017年,尽管英国“脱欧”及美国相关政策变化可能会给航空业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俄罗斯的复兴和中国的崛起,以及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势头,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航空业将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  民航业“软着陆”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统计,2016年全球航空公司净利润为356亿美元,创造了新纪录。I
期刊
福因斯是爱尔兰西部香农河下游南侧的一个小镇,这里离进入大西洋的入海口约46千米,有很长一段宽阔而平静的水面,陆路交通也很便利,从利默里克到特拉里的69号公路穿过小镇。  上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陆基飞机还没有飞越大西洋的足够航程。福因斯是大西洋东海岸水上飞机(当时还叫“飞船”)最后的停靠点,因此这里成为二战前后水上飞机飞越大西洋往返于欧洲和北美的航空枢纽。  曾经的辉煌  1933年,美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