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浅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23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主要是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问题。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
  一、在教学切入点中创新
  这个切入点就是课文的人文因素与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点。如夏衍的《包身工》一文,写于三十年代,远离现代生活,如果把情感内目标仅设计为让学生注意本文中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同情包身工的生活,体会当今生活的幸福,把知识技能目标定为注意本文是以包身工问题为中心,在记叙中穿插说明、议论和抒情的写法,点面结合的写作特色,这样的设计很难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也只是隔靴搔痒。有些学生甚至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当今某些打工妹的生活和包身工相比,也相差无几。如果在教学设计中,把比较打工妹生活和包身工生活的异同点作为切入点,并引导学生调查或找一些打工妹生活资料与包身工生活作比较阅读,组织学生讨论,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及表现主旨的意图,那是很有意义的。学生在比较分析中,理解打工妹生活与包身工生活的本质不同,从根本上认识新旧社会的本质区别。在此基点上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当今有部分打工妹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甚至虐待,她们该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从而进一步让学生意识到,作为一名未来的劳动者,不仅能学会提高阅读的能力,更能从中学会正确看待社会现实的本领。
  二、在教学衔接点中创新
  即教师利用课文的旧信息结合现实社会找准衔接点。现行中学课文虽不少是经典名篇,但有些文中所阐述的观点和当今社会的现实有所脱节,因此要求教师大胆地进行创新,在教学中增大信息量,找准课文信息与新观点之间的衔接点,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传统的课堂授课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以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思路为中心,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语文活动课则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活动课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这样做,学生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
  三、在教学训练点中创新
  训练点包括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和语文习惯的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美育、智力开发等等,从中加以精选,确定重点。在训练中,由浅入深的提问是常用的方法。创新性的提问能使学生都有思考的体会,有利于全体学生智力的发展。如《变色龙》一课的教学,可设计几个问题:(1)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2)其“善变”的特征有哪些?(3)奥楚蔑洛夫善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宗”是什么?(4)是什么因素使奥楚蔑洛夫一变再变?这几个问题都是围绕任务的分析设计的,采用由易到难的梯级提问,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适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问。
  四、在教学拓展点中创新
  即课文的人文因素与课文主题的拓展点。教师应该动态地处理教材,找准拓展课文主题的思考点,引导学生就课文的主题开拓其深度和广度,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鲁迅的小说《祝福》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劳动妇女的悲惨生活,如果就课文分析课文,把感情教育目标定位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在半封建和半殖民地社会中,中国妇女所受到的压迫及封建礼教的罪恶,把技能目标定位在学习鲁迅先生高超的艺术描写手段,这是远远不够的,也是难以激活学生思维的。如果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找一些当今中国部分妇女被贩卖虐待的痛苦生活资料,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解放五十年,中国仍有些妇女还过着祥林嫂似的生活,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同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婆婆卖祥林嫂这一情节,改写为祥林嫂被当今人口贩子卖给了贺老六,并设想她可用什么方法使自己得以解脱,维护自己的权利。请学生改写成小说后,让大家交流。通过这一教学,不仅延伸了课文的内容,开拓了课文的深度,也让学生在写作中自觉地认识到当代青年该怎样尊重和维护自己的权利。
  五、在教学审美点中创新
  现行的语文教材,集古今中外文学之精萃,以美的形式、善的内容,寄寓了作家高雅的审美情趣,它既是传授语文知识的依据,又是贯穿美育的好教材。教学这些内容,只要教师加以适当引导,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鲁彦的散文《听潮》,是一篇写景抒情、意境深远的美文佳作。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要运用美读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认真品味课文的意境美。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具体教学时还可选用“月牙岛”及其海面为背景,配以“圣母颂”那曲悠长而宽广的主旋律,并由教师娓娓朗诵着导入语:“每当我们漫步海堤或徜徉海滩时,你可曾从大海喃喃细语中,从那如痴如醉的倾诉或是汹涌澎湃的咆哮声中,品味出大海那深沉而丰富的内涵……。”就这样,让学生沉浸在大海那柔情脉脉的静美之中,陶醉在大海那雄奇奔放的壮美之中,留连忘返,学生如梦的遐想,伴着似天边传来的吟咏,寄托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其他文献
【摘要】纵观小学阶段各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高效的课堂教学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及时有效地把握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动态,巧妙地应用“心理效应”去调控整个教学进程,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心理效应 首因效应 空白效应 超限效应 评价增益效应      教学中,你是否也出现过这种现象:老师言之淳淳,学生却听之藐藐;老师苦口婆心,学生却无动于衷
【摘要】语文教师要运用精妙的课堂教学语言,设计精美而别开生面的语言训练,拓展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快乐中享受语文。  【关键词】精妙的语言;别开生面的语言训练;拓展思维空间    从事语文教学以来,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我总习惯于问学生同样的问题:在所有的学科中,你最喜欢什么?你喜欢学语文么?为什么?虽然面对的学生不同,但是得到的回答却都大同小异。全班六十个孩子中,说自己最喜欢学语文的只占三分之
【摘要】传统概念下的政治教学,多数采用了强迫记忆的方式,使学生对政治课程的认识停留在一个抽象、乏味、难以接受的状态,更不必说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对知识认知程度的加深了。本文探讨的是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一倍受教师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创新教育 问题情境 激励 培养 扶持    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呼唤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
【摘要】英语写作能力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英语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英语写作能力是写作主体(作者)的能力和知识的综合体。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本文从高中英语基础训练着手来谈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 写作 基础训练    英语写作是探索用书面语言完成思想表达的一门艺术,它是英语语言学习的高级阶段,语言的输出阶段。英语写作能力是指用书面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英语写作是人们用英语表达思想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听和说的关系探讨,充分利用教材,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提高听力能力。   关键词:口语 听力    听是人们进行语言交流的重要手段,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根里费斯(Rivers)和坦珀利(Temperly)的研究表明:听占整个语言交流活动总量的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Krashen 曾说:“当你教人说话时,不必教他如何说,而只要给他可理解的输入。”他在论述输
[摘 要]:积极使用电教媒体并把握好实验实训教学课堂结构,在合适的环节中恰当地采用电教媒体,可显著提高实验实训课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教媒体 职教教学 实验实训教学  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实用型人才,让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因此,实验、实训教学可以称之为职教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电教媒体的运用是实验、实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  一、电教媒
【摘要】历史上中国宗教的发展经历了很多曲折,本文主要从中国宗教的发展来阐述中国宗教的两个特征。  【关键词】内地宗教 特征    回首历史,中国宗教的特征有不少。以爱国为荣、从未出现过全国性的政教合一、以“和合”为贵、以伦理为重等。这里只谈两点。中国一度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使中国内地宗教凸显出“洋教”特征,而“半封建”则使中国宗教凸显出“封建宗法性”特征。  大家知道,中国以血缘关
摘要:作为一年级的英语老师,我们就要科学理解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将理论与教学实际有效结合,指导孩子们轻松学习英语,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形成科学的学习策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教学;兴趣培养;学习策略     英语像我们的汉语一样,能够描述丰富多彩的世界,表达各种各样的思想。学习英语可以像堆积木、玩具汽车、布娃娃、拼图
由于“创设教学情境”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紧密联系,因而成为新课程实施以后教师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语。怎样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广大教师仍然有一定得困惑和迷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从而走进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自由王国。  教学情境就其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说,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
中学阶段地理教学学生并不重视,缺乏动力,学习兴趣不浓,对地理课程缺乏求知欲的学习态度,各方面都在预测其发展趋势和特点。我们地理教育将面临什么问题,地理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应如何转变观念以投身改革的实践,有必要做一番认真地思考。  一.教育职能的转变,重视地理教学目标与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模拟情景训练、培养其合作与竞争意识为主线,同时抓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使其保持浓郁的学习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