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着一定程度的困惑,往往无法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指导,也无法引领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语文学习的钥匙,阅读往往是漫无目的的机械阅读,对语文学习及写作学习起不到良好的作用。如果教师对阅读和写作的关系进行良好的引导,使学生意识到阅读与写作的重要关系,有针对性的去读、去写,将会促进初中语文学习的效果。本文将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入手,引出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在教学中的互动,帮助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阅读提高写作水平,通过写作了解阅读的重点。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 写作 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83-01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往往存在着一个误区,即将语文考试所需要的各个部分分开来各个击破,但是这忽略了语文学科本身为一个语言体系,阅读、写作、认知都是语文的一部分,仅仅对一部分进行学习是学不好语文的,还会让学生产生疑虑和困惑。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要想写出优秀的作品,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掌握大量的词汇才能够实现;只有熟读文学作品,掌握了语言的精髓,一点一点的进行阅读积累,才可以使自己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所以只有在教学中使阅读和写作进行良性互动,才能有效的指引学生将阅读与写作联合在一起,得到同步提高。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与写作的互动学习呢?
一、引导学生产生对阅读的兴趣
学习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这个理论在多年的实践中得到证实,所以要让学生产生阅读的习惯,必先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让学生在文字中找到乐趣,这样才会主动的去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将教室布置成有书香气息的样子,在教室的空白处安装书橱,放上一些文学书籍,供学生自行取阅;专门空出一节课或者一段时间作为阅读时间,让学生阅读自己想看的书籍,并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思考和阅读分享,交流阅读中的感悟。在阅读气氛的引领下,学生将较快的进入阅读的世界,从中领悟文字的魅力。并且在课文中找到令学生感兴趣的点,如果学生喜欢鲁迅的《社戏》一文,就可以以此为契机推荐学生学习相关的文章,如鲁迅的《狂人日记》、《野草》等文章,如果学生喜欢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让学生阅读相似的诗歌如海子、顾城、北岛的诗歌,让学生以课本为主体,开放式的进行阅读。
二、通过对语文教材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写作的融合
语文教材是语文学习之本,只有对语文教材进行良好的掌握才能掌握语文学习的重点,进而对文字表达能力进行提高。
1.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语法分析,找到写作的构架
在教学中,通过对课文进行语法和句型分析,能找到文章写作的必备理论框架,才能更好的进行写作训练。例如,在学习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段剖析,通过对文章结构的分析,理解作者鲁迅写作的思路,明确写作的基本构架和结构,为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2.引导学生进行场景模拟写作
对结构进行了解了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对学习过的内容进行模仿,并且进行情景创作。例如,在学习《再别康桥》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二次创作,即用散文的形式写出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对同样一个作品进行改变和模仿,既能够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又能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和模仿能力,帮助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在课外阅读中提高写作能力
不管多好的语文理论,都不如在实践中让其开花,所以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课外进行大量的阅读,通过课外的阅读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学流派、文学作品形式、文学写作方法,进而提升学生自己对写作的掌握力。
1.定期举行阅读会、文学作品交流会等贴近学生兴趣和需求的课外阅读会议,让学生在交流和沟通中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2.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有些学生往往阅读了一篇文章后什么也没记住,这样达不到阅读的真正目的,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让学生阅读后有所积累、有所领悟,这样的阅读才是高效的,将会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师作为学生阅读过程的主导者,应主动推荐学生读一些文章,让学生有目的的阅读。一部分学生在刚开始阅读的时候由于缺乏目的性和鉴赏能力,往往胡子眉毛一把抓,最后的结果就是读了不合适的书,造成了时间的浪费。所以教师要精选适合学生读的书和文章,推荐学生进行有目的阅读,让学生对这些文章进行品读,达到提高鉴赏水平和写作能力的目的。
4.鼓励学生进行长期的积累和阅读。语文和其他学科不同,是需要积累和沉淀的,所以一朝一夕的阅读和写作培养是对学生产生不了长期效果的,只有坚持阅读和写作练习,才能使写作能力得到提高,实现阅读和写作的互动。
参考文献:
[1]高国法.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互动. 综合天地. 2012年3月. 18-19.
[2]石芬丽.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的良性互动. 阅读与写作.
[3]左信. 全面实现读写整合 有效促进良性互动. 教学时空.
[4]冼彩虹.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的教学研究. 新教师教学. 2011年5月.154-156.
[5]郭丽英.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融合. 教育科学. 2012年第一期.162-164.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 写作 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83-01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往往存在着一个误区,即将语文考试所需要的各个部分分开来各个击破,但是这忽略了语文学科本身为一个语言体系,阅读、写作、认知都是语文的一部分,仅仅对一部分进行学习是学不好语文的,还会让学生产生疑虑和困惑。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要想写出优秀的作品,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掌握大量的词汇才能够实现;只有熟读文学作品,掌握了语言的精髓,一点一点的进行阅读积累,才可以使自己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所以只有在教学中使阅读和写作进行良性互动,才能有效的指引学生将阅读与写作联合在一起,得到同步提高。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与写作的互动学习呢?
一、引导学生产生对阅读的兴趣
学习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这个理论在多年的实践中得到证实,所以要让学生产生阅读的习惯,必先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让学生在文字中找到乐趣,这样才会主动的去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将教室布置成有书香气息的样子,在教室的空白处安装书橱,放上一些文学书籍,供学生自行取阅;专门空出一节课或者一段时间作为阅读时间,让学生阅读自己想看的书籍,并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思考和阅读分享,交流阅读中的感悟。在阅读气氛的引领下,学生将较快的进入阅读的世界,从中领悟文字的魅力。并且在课文中找到令学生感兴趣的点,如果学生喜欢鲁迅的《社戏》一文,就可以以此为契机推荐学生学习相关的文章,如鲁迅的《狂人日记》、《野草》等文章,如果学生喜欢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让学生阅读相似的诗歌如海子、顾城、北岛的诗歌,让学生以课本为主体,开放式的进行阅读。
二、通过对语文教材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写作的融合
语文教材是语文学习之本,只有对语文教材进行良好的掌握才能掌握语文学习的重点,进而对文字表达能力进行提高。
1.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语法分析,找到写作的构架
在教学中,通过对课文进行语法和句型分析,能找到文章写作的必备理论框架,才能更好的进行写作训练。例如,在学习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段剖析,通过对文章结构的分析,理解作者鲁迅写作的思路,明确写作的基本构架和结构,为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2.引导学生进行场景模拟写作
对结构进行了解了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对学习过的内容进行模仿,并且进行情景创作。例如,在学习《再别康桥》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二次创作,即用散文的形式写出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对同样一个作品进行改变和模仿,既能够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又能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和模仿能力,帮助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在课外阅读中提高写作能力
不管多好的语文理论,都不如在实践中让其开花,所以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课外进行大量的阅读,通过课外的阅读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学流派、文学作品形式、文学写作方法,进而提升学生自己对写作的掌握力。
1.定期举行阅读会、文学作品交流会等贴近学生兴趣和需求的课外阅读会议,让学生在交流和沟通中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2.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有些学生往往阅读了一篇文章后什么也没记住,这样达不到阅读的真正目的,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让学生阅读后有所积累、有所领悟,这样的阅读才是高效的,将会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师作为学生阅读过程的主导者,应主动推荐学生读一些文章,让学生有目的的阅读。一部分学生在刚开始阅读的时候由于缺乏目的性和鉴赏能力,往往胡子眉毛一把抓,最后的结果就是读了不合适的书,造成了时间的浪费。所以教师要精选适合学生读的书和文章,推荐学生进行有目的阅读,让学生对这些文章进行品读,达到提高鉴赏水平和写作能力的目的。
4.鼓励学生进行长期的积累和阅读。语文和其他学科不同,是需要积累和沉淀的,所以一朝一夕的阅读和写作培养是对学生产生不了长期效果的,只有坚持阅读和写作练习,才能使写作能力得到提高,实现阅读和写作的互动。
参考文献:
[1]高国法.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互动. 综合天地. 2012年3月. 18-19.
[2]石芬丽.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的良性互动. 阅读与写作.
[3]左信. 全面实现读写整合 有效促进良性互动. 教学时空.
[4]冼彩虹.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的教学研究. 新教师教学. 2011年5月.154-156.
[5]郭丽英.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融合. 教育科学. 2012年第一期.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