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的主旨要求课堂要面向全体,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使学生在求知过程中,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作为教师,我们要活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多媒体教学给我们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恰当、正确地使用多媒体为数学这一“思维的体操”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表演平台”,使数学教学获得“效率高、印象深、氛围雅、感受新”的效应。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快乐。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本身,对学习科目有兴趣,就可以激发他的积极性,推动他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我在执教《百分数的意义》这节课时,新课伊始,我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通过大屏幕和学生一起走进超市,商场,一起去寻找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足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通过观察鲜明生动的画面,不仅了解了百分数,知道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让学生再次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道理,并且在不自觉中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后,我又通过课件出示了爱因斯坦的名言:天才=九十九份的汗水 一份灵感,先让学生说出其中隐藏的百分数,再让学生说出对这句话的体会,学生不仅再次对百分数的意义进行了回顾,而且通过学生的精彩发言,把这节课推向了高潮,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把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具体化,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数学的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拓展、创新的过程。我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为了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先让学生通过讨论,各抒己见,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为了把抽象的内容直观化、生动化、形象化,让学生切实理解公式的形成过程,我通过色彩鲜明的课件,把圆柱体切拼成一个与之大小相等的长方体,通过观察,学生看出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体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体的高,利用旧知识的迁移,学生很轻松地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此时,我并没有把教学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而是让学生再仔细观察,看看还可不可以用其他公式来计算圆柱的体积,学生讨论后,我用通过课件展示,把刚才切拼成的长方体稍一移动,改变一下放的位置,再次让学生观察、讨论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的另一个计算公式:圆柱的体积等于侧面积的一半乘底面半径。想刚才这一列的教学过程,如果没有多媒体的帮助,仅凭凭空的说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而通过动态的图片展示,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无穷魅力。
三、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数学概念、定义等知识都比较抽象,给小学生理解、掌握带来一定的难度。而把现代化教学引入课堂,利用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的处理能力,形成声、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不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现出来,而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促使学生理解、把握它们的本质属性。让教师讲得少、学生思考多,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认识时间”,我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原来非常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动化,增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首先,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十二个数字、指针和格子。紧接着,通过图像的闪烁及声响效果,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5个小格。然后,再通过动态演示和色彩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1时等于60分钟,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最后对练习题目第1题4幅图,通过多媒体动画创设了一个小学生一天作息时间的生活情景,来巩固新知,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生活数学”的新理念。
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教学是否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关键看数学是否突出了“过程”。例如:数学“1~5的认识”,在采用多媒体的课堂里,我将教学情境图“野生动物园”图制成多媒体动画课件:“湛蓝的天空,一轮红日,飘来4朵白云,一位教师带4个学生来到野生动物园玩,1头大象从左边徐徐走来;右边大树旁,有2头犀牛在休息;3只羚羊,3只长颈鹿从不同方向走来;4只小鸟自由飞翔;草丛中5朵鲜花开放。然后画面定格,让学生观察以上画面,并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个?”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呈现,学生很快地说出人和物各对应的数,并会认、会读这5个数。
五、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意味着“多信息”、“高密度”和“快节奏”。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停地板书、讲解,结果讲授的内容却很有限且枯燥无味,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学习热情,不利于注意力的集中,不便于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这样就使课堂效率很低。而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存储大量的储备信息,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大幅度地增加学生的实践量,显著地提高实践质量,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抬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也把我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既节约了教学时间,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创造生动活泼的界面,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让学生在愉悦中主动去探索,在“过程”中发展思维,获取知识,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作者单位:叶县昆阳镇第四小学 河南】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快乐。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本身,对学习科目有兴趣,就可以激发他的积极性,推动他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我在执教《百分数的意义》这节课时,新课伊始,我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通过大屏幕和学生一起走进超市,商场,一起去寻找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足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通过观察鲜明生动的画面,不仅了解了百分数,知道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让学生再次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道理,并且在不自觉中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后,我又通过课件出示了爱因斯坦的名言:天才=九十九份的汗水 一份灵感,先让学生说出其中隐藏的百分数,再让学生说出对这句话的体会,学生不仅再次对百分数的意义进行了回顾,而且通过学生的精彩发言,把这节课推向了高潮,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把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具体化,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数学的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拓展、创新的过程。我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为了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先让学生通过讨论,各抒己见,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为了把抽象的内容直观化、生动化、形象化,让学生切实理解公式的形成过程,我通过色彩鲜明的课件,把圆柱体切拼成一个与之大小相等的长方体,通过观察,学生看出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体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体的高,利用旧知识的迁移,学生很轻松地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此时,我并没有把教学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而是让学生再仔细观察,看看还可不可以用其他公式来计算圆柱的体积,学生讨论后,我用通过课件展示,把刚才切拼成的长方体稍一移动,改变一下放的位置,再次让学生观察、讨论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的另一个计算公式:圆柱的体积等于侧面积的一半乘底面半径。想刚才这一列的教学过程,如果没有多媒体的帮助,仅凭凭空的说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而通过动态的图片展示,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无穷魅力。
三、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数学概念、定义等知识都比较抽象,给小学生理解、掌握带来一定的难度。而把现代化教学引入课堂,利用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的处理能力,形成声、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不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现出来,而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促使学生理解、把握它们的本质属性。让教师讲得少、学生思考多,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认识时间”,我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原来非常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动化,增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首先,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十二个数字、指针和格子。紧接着,通过图像的闪烁及声响效果,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5个小格。然后,再通过动态演示和色彩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1时等于60分钟,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最后对练习题目第1题4幅图,通过多媒体动画创设了一个小学生一天作息时间的生活情景,来巩固新知,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生活数学”的新理念。
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教学是否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关键看数学是否突出了“过程”。例如:数学“1~5的认识”,在采用多媒体的课堂里,我将教学情境图“野生动物园”图制成多媒体动画课件:“湛蓝的天空,一轮红日,飘来4朵白云,一位教师带4个学生来到野生动物园玩,1头大象从左边徐徐走来;右边大树旁,有2头犀牛在休息;3只羚羊,3只长颈鹿从不同方向走来;4只小鸟自由飞翔;草丛中5朵鲜花开放。然后画面定格,让学生观察以上画面,并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个?”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呈现,学生很快地说出人和物各对应的数,并会认、会读这5个数。
五、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意味着“多信息”、“高密度”和“快节奏”。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停地板书、讲解,结果讲授的内容却很有限且枯燥无味,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学习热情,不利于注意力的集中,不便于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这样就使课堂效率很低。而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存储大量的储备信息,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大幅度地增加学生的实践量,显著地提高实践质量,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抬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也把我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既节约了教学时间,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创造生动活泼的界面,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让学生在愉悦中主动去探索,在“过程”中发展思维,获取知识,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作者单位:叶县昆阳镇第四小学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