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名著阅读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a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电脑网络的普及,学生接受的信息量特别大,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筛选为我所用,成了我们当前要研究的一个问题。批判性思维要寻找、辨别文本给出对主题观点的根据、目的、情感的深层原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名著阅读;批判性思维
  名著阅读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存在零敲碎打,碎片化阅读的问题,导致名著阅读重视知识的积累,缺少思维的培养。笔者以七年级上册名著《朝花夕拾》和《西游记》两本书,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在名著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
  一、依据文本体裁,以趣促读
  笔者曾在2016年作为佛山市级代表参加广东省名著阅读的决赛,用两周的时间准备12本名著。匆忙之中有人提议,能否设计一个模式,无论抽签抽到哪一本书,都按照某个模式来上呢。这个想法在实践中被否定了。初中推荐名著有小说(科幻小说、讽刺小说)、书信、纪实作品、散文、戏剧、诗歌等。
  《朝花夕拾》是一篇散文,因为文章晦涩难懂,所以重点是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寻找文章与生活的联通点,学生和鲁迅童年生活的共同点,让学生产生共鸣。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活动。
  1.活动一:“我”和鲁迅比童年(凡人鲁迅)。鲁迅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请阅读相关篇章,圈画出关键的信息。
  学生会发现,鲁迅的童年其实是丰富多彩的,是快乐的。可以在百草园里无拘无束地玩耍,喂宠物隐鼠、折梅花、挖何首乌、听神奇的故事、画画,等等;身边有很多关心他的人,给他买《山海经》的阿长,有一辈子的良师寿镜吾先生;可以去看庙会等。当然鲁迅也和我们一样有成长的烦恼。阿长立的规矩太多,还踩死了“我”的隐鼠,父亲在“我”去看庙会前要“我”背晦涩难懂的《鉴略》,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父亲,等等。学生觉得鲁迅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圣人,他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的小伙伴,他的童年和我们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学生一下子和书中的鲁迅拉近了距离。
  《西游记》和《水浒传》这些古典小说因为有大量的诗词描写,学生初读时更喜欢的是故事情节,所以我们采用精读和略读的方法。《海底两万里》有大量学科性的知识,例如,大段大段的海底生物的描绘,景物的描写,潜水艇的内部构造和原理,有部分学生,尤其是女学生,对这些内容都不感兴趣,可以选择快速阅读。《昆虫记》作为科普作品,所写的昆虫繁多,学生看完后印象并不深刻,我们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了解昆虫的习性,文章如何写得有趣。所以,我们可以利用昆虫QQ空间展示、十大昆虫选拔赛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重视初读感受,以疑促读
  很多时候,我们拿到名著就按照我们教师的想法来构思教学设计,而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哪些疑问,学生的认知有哪些盲区,如果我们不去认真了解,就会产生教师的理所当然,从而脱离实际。而小说教学落脚点恰恰是应该在学生看不懂但教师可以帮助他看懂的地方用力。笔者在教《西游记》时,就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阅读的真实情况。
  学生提出了几十个问题:为什么须菩提不让悟空说是他的弟子?孙悟空为什么不在花果山自由自在做大王却跑去天上大闹天宫?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很厉害,为什么到了下界反而很多妖怪都打不过?孙悟空可以下龙宫借宝,为什么在流沙河却下不去?悟空取经后还会第二次大闹天宫吗?作者虚构的孙悟空是个英雄形象,为何却长得如此难看呢?为什么唐僧常常宁可信八戒也不相信最有用的悟空?唐僧知道孙悟空本领高强,有“火眼金睛”,为何孙悟空打死白骨精后还认为他打死的是三个无辜人?唐僧两次赶走孙悟空,他最不能忍受的是孙悟空的哪一点?假如没有孙悟空,唐僧可以取经吗?为什么沙僧仅打破一个玻璃盏就要被贬下界?小说结局提到“共享极乐”,取经后东土百姓是否“共享极乐”了呢?因为问题来源于学生,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其中很多问题在同学中解决了,学生无法回答的问题,教师设置活动引导学生一起探究。
  三、重视整体阅读,以研促读
  个别老师对名著不熟悉,喜欢用“你问我答”的方式来解剖名著,这种碎问碎答的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如果教师可以设置几个主问题,给学生充分讨论研究的时间,相信会有更好的效果。例如,笔者教《西游记》,笔者设计了几个主问题:1.初读感受:我的发现、我的疑惑;2.取经故事分享会;看目录,说说你的发现;画出取经路线图;3.假如重组取经组,你会换掉谁?你会把谁吸收为新的取经组成员?你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妖怪千千万万,佛祖会挑选这几个看起来缺点蛮多的妖怪给唐僧做徒弟?4.成长密码:“斩断心猿即悟空,行者斗战成胜佛”孙悟空在西天的过程成长起来吗?在文中找找孙悟空的变化。学生会发现在与师父的日常相处乃至于矛盾冲突中,悟空渐渐有了“人”的情感,懂得了耐心、退让、尊重、感恩、理解、关心;5.妖精(怪)排行榜,排列的依据是什么?(武力值、武器);说说那些奇葩的妖精(怪)。
  通过主问题,学生梳理了取经路上形形色色的人物,理清了情节,了解了文章的创作意图。
  例如,《朝花夕拾》传统的教法是教师从文章抽取几个细节来提问学生,让学生概括每一篇的主旨,索然无味。笔者让学生研究主问题。活动一:鲁迅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活动二:人是社会的产物,小时候的我们总盼望长大,那么天真稚气的鲁迅長大后有哪些变化?学生通过思考谈论,发现长大了的鲁迅变得爱批判社会的黑暗社会。这时候的他变成了斗士鲁迅。鲁迅批判了哪些不合理的现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藤野先生》里不学无术的清国留学生,冷漠的中国人;《琐记》衍太太口是心非,喜欢造谣,散布的流言如杀人的刀子,折磨人的灵魂;《无常》无常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死得那么悲伤,冒着被打的危险,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而所谓的正人君子连鬼都不如;《二十四孝图》推行所谓的“孝道”“吃人”的本质;《狗·猫·鼠》的猫对主子一副媚态,却以折磨弱者为乐,施暴者的冷漠残酷;《范爱农》范爱农的老师徐伯荪作为革命者,心肝被恩铭的亲兵炒了吃,社会黑暗如斯,范爱农落水而死,善凫水的他何至于此?社会的逼迫让这样一个正直之人都无法生存;《父亲的病》庸医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可恶。《五猖会》去看热闹的庙会,出发却被要求背《鉴略》,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可见一斑。
  这两个活动都需要学生反复阅读文本,筛选信息,找到自己的判断依据,并对别人的说法提出自己的质疑。这种整体式的阅读,教会学生从学会分类、归纳、辨析,教会学生从宏观上认知,前后勾连情节,锻炼学生的宏观思辩能力。
  四、重视思辨阅读,以辩促读
  1.文本内容往往有一些看似矛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反常的内容。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里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只有一些野草”和“乐园”是矛盾的信息,为什么作者这样说?
  2.不同的读者对文本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例如,①鲁迅评价《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胡适对《西游记》评价:“《西游记》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他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他至多不过有一点爱骂人的玩世主义。这点玩世主义也是很明白的;他并不隐藏,我们也不用深求”。②《西游记》有人说孙悟空在取经中成长了,有人却说孙悟空因为取经变得平庸了,你认同哪个观点?请从文中找到依据证明你的观点。
  3.文本没有矛盾之处,教师根据文本内容设置两难选择的问题让学生辩论,例如,《朝花夕拾》:①“到底是百草园的生活有意思还是三味书屋的生活有意思?”②有人说这本书是温馨的回忆,有人说这是理性的批判,你赞同哪种说法?说说你的看法,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据。抓住文本的这些矛盾之处让学生去辨析,学生在辨析中越辩越明。
其他文献
【摘要】合作学习模式就是将学生们分成不同的小组,通过科学的分工和互助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努力的一种学习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索问题。在精确的小组分工中,学生独立收集信息,进而共享信息以实现合作学习,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初中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建构,发挥群体的智慧以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合作学习;语文教学;学习模式
师幼互动(teacher-child interaction)是指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及其动态过程。广义的师幼互动泛指幼儿教师与幼儿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狭义的师幼互动特指幼儿教师与幼儿在幼儿园内发生的互动,它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包括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和教育活动)。可以说,幼儿园的各项活动都是幼儿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的过程。(叶平枝,2012)  一、师幼互动:幼儿健康成
【摘要】在实际英语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学生英语教学中“读”的能力往往还停留在“大声朗读”阶段。英语课程要求中所强调的“读”是指“阅读能力”,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应借鉴认知心理学理论,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分享法、KWL法、比较法、读写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能力;认知心理学理论  在进行英语学习时,常常强调促进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提高,而反观真实的英语课堂,可以看到各种特色的英语小演讲及对话
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认为,主问题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研读的重要问题、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它能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进行版块学习,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更集中更深入地阅读思考和讨论探究。设计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提问设计的一种创新。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实效。然而主问题的设计方法渠道颇多:或找文眼,或解题目,或理行文结构,或概括主要内容,或分析人物形象……一篇文章的主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设计,在诸
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等成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突出性目标。而从教育实践上看,小学语文教育目标很大一部分需要靠学生的“语言积累”来完成,因而,教师特别需要重视在教育中对学生的语言积累意识和能力进行培养。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语出《荀子》,意思是说积累泥土塑造成高山,就能够让风雨在这处高山上兴起,而这句话蕴含的道理就是在学习中要注
【摘要】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学习信息技术符合时代要求,是趋势也是必然。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新必修课——信息技术课,该如何进行开展教学与培养怎样的能力?在此,笔者介绍自己的方法与体会。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自主探索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工具地位骤然上升,要求我们必需快速掌握这一人类得力助手的相关知识。在这情况下,信息技术课作为中学阶段一门
【摘要】随着我国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英语教育也在小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老师需要在关注学生的英语知识掌握程度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走向社会之后更加适应。本文重点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小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培养展开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英语教学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已经普及,这也为英语课堂进行高效改革奠定了基础。以下是我对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反映。《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虽然三年级才正式学作文,但对于低年级来说,它是起始阶段,扮演了铺垫的角色,所以也不容忽视。根据年龄特点,低年级必须从基础开始:说→认识并写几种要素的句子→看图写话→写日记→反馈总结→看课外
【摘要】化学总复习这一环节是在学完全部化学课程内容之后,为了备战高考而做的准备工作。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把所学的化学知识整理得更加系统化、具体化,第二轮复习就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不仅要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掌握知识的程度,还要能够提高学生学會分析,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进而塑造学生的整体化学思维,塑造化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化学 ;二轮复习; 微作业  高考的化学复习目的性很强,任
【摘要】本次研究历时17个月,围绕题目《新型社区下家园合作的探究——以金沙馨园幼儿园为例》,加强家长家园共育意识,了解可利用的家庭资源,挖掘潜在的家庭教育资源,创新家园共育的途径,促使家长多角度了解幼儿教育,并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家园合作;家庭资源;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关键的核心性影响作用,能够促进幼儿最大限度地发展并引导他们走向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生活;也能促进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