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运用教材 培养口语能力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y870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它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和拓展知识的范例,除此之外,它还应成为学生锻炼口才的内容。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很好地活用这一源泉,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服务。
  一、交流背景材料
  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不仅具有语言基本发展特征,记录和刻下了时代发展的烙印,而且这些内容涉及宽泛的文化背景。让学生理解这些丰富的文化背景,能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增加他们的文化底蕴,加深其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能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供了充实的基础条件。如教学《东方之珠》这篇课文时,课前让学生搜集、整理有关香港的图片、文字介绍、歌曲等,要求每位学生至少搜集一项资料。课上,适时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由于学生已有充分的准备,有了说的素材,交际的激情自然就很高。把图片贴在主题为“我眼中的香港”展板上,让学生对香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感受香港的繁华与美丽,这样既突破了教学难点,又加强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描述课外插图
  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的画面内容都是课文的重点之所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有助于学生在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前提下理解课文,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的插图,形象而生动地描绘了“朋友情深何忍别”的感人情景。在教学时,教师在学生充分感知诗意后,布置学生再次观察画面,并通过语言创设情景:小船越去越远,渐渐消失在天际,望着那滔滔的长江水,李白的内心正如这滚滚江水,怎么能平静呢?从画面上人物的神情、举止看,大家想一想,此时此刻,李白会说些什么呢?通过气氛的渲染和观察想象,学生会不知不觉进入情景,进入角色,自然会跃跃欲试,争着一吐为快。此时,教师再抓住时机,及时组织学生在同桌或前后桌之间的讨论,进行双向互动交流。
  三、模仿精妙语段
  模仿是儿童学习的重要方法,恰当地利用和发挥它的作用也是进行规范化语言训练的有效途径。凭借教材中的精妙语段,适时进行仿说,能丰富学生的语言内容,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如在教学《鸟岛》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仿照前面学过的儿童诗《水乡歌》的句式进行仿说:
  鸟岛什么多?多。,,。
  又如,学习《恐龙》一文时,可以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或最熟悉的恐龙,像课文一样,用上“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学”或其他方法来介绍介绍。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口头语言既吸取了课本语言的精华,又有了自己的语言特色。凭借教材的语言文字进行练说,这既是有效的语言训练,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四、语言“空白”——思考思考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作品使用的是描述性语言,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有时会一笔带过,留下许多的语言“空白”,这些“空白”如果巧妙地加以利用,对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大有好处的。如《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中的“年轻的妇女坐着小艇,在小艇里高声谈笑”,她们去干什么呢?课文没有直接讲出来,教师便可抓住这个句子,让学生尽情地发挥。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一步想象:除了课文中讲到的这些人物,还会有哪些人坐着小艇去干什么?从而再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语感。
  五、激情之处——倾诉倾诉
  有的课文饱含着作者的深情,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情感涟漪。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在学生的情感巨浪被充分掀起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实践——倾诉,让学生表白内心。如教学《我的油布伞》这篇文章时,在课的最后可让学生进行这样的激情倾诉:“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的心里一定涌动着爱的暖流,请把它说出来,把你心中的感动说出来。你可以对文中的娘说,可以对自己的母亲说,也可以对普天下所有的母亲说。”这样的倾诉,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宣泄,心灵得到荡涤。
  六、巧设话题——辩论辩论
  结合课文的重点、难点、有争议的焦点,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据理力争,这也是很好的口语锻炼的机会。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小狮子爱尔莎》一文时,设计了“小狮子爱尔莎要不要送回大自然”这样一个话题,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辩论的各方据理力争,充分运用课文的语言材料旁征博引,学生的思维活跃,语言有理有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撒贝宁”。有的说:“小狮子爱尔莎捕猎能力还不够强,把它送回大自然,不是等于让它去死吗?难道你们就这么忍心送走它吗?”有的说:“爱尔莎属于大自然,它应该回到真正属于它自己的家园……”辩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顺应学生的好胜心理和表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千方百计据理压倒对方;从语言角度来说,教师是有意激发学生充分运用课文的语言材料,使课文语言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转为口头语言。辩论,让学生受益匪浅。
  只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语文学习规律,灵活使用教材,找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切入点,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创造性地说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责编侯艳星)
其他文献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的“序”中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学生习作应该写真人真事、真情实感,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素材,而且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亲眼所见的、亲耳所闻的。“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作文教学必须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灿烂多姿的大自然作为学生作文的“泉眼”,学生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源泉,教师要善于
本文对JJG 98-2019《机械天平检定规程》的变化内容作详细的解读,以及提出在检定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会识字就会阅读,阅读必先识字,这似乎成了通识。所有的语文教育教学规划、方案、设计,都是先安排识字,后学阅读。殊不知,这正是造成当前语文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  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成为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一大硬伤。识字难和作文难,是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两大难题。尽管小学语文教学的改良、改革始终没有停止过探索的步伐,但总是收效甚微,小学生的识字任务还是那么繁重;学生作业、写作中的错别字现象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它强调的是通过课堂的教学,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获得协调发展。客观地评价以往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师更多地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掌握或者是技能的提升,对于能力与情感层面的关注往往有所缺乏。为此,教师更需要立足创新,着力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  一、更新教学理念,全方位备课  作为上好信息技术课的重要环节,备课质量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一
不论何时何地,一个人与外界交流,书面表达是必不可少的。表达得是否明了,这主要得益于学生时代的习作训练。作文水平的高低关乎学生今后的发展。我对我校三至六年级学生做了一次作文兴趣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十分厌恶的占 20%,这部分学生平时不喜欢看书,讨厌练笔;没有兴趣的占40%,这部分学生平时不太喜欢看书,不想练笔,习作偶尔得“优”;有点兴趣的占30%,这部分学生喜欢看书,有时也练练笔,习作经常得“优
城市地域是进行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的基本单元。针对我国纷繁复杂的城市地域概念,提出"尺度—时间—意义"的三层面认识框架,并总结出我国城市地域概念研究发展的三阶段,即城乡划分需要下城市实体地域的探索建立阶段、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功能地域的界定与实践阶段以及新型城镇化目标下城市地域的多元化识别、监测与规划阶段。在此基础上,对文献中市域、市区、城区、建成区、中心城区、主城区、城市中心区、都市区、大都市带、
左翼乡土小说家在文艺大众化讨论的影响和启示下开始尝试着在小说文本中嵌入民歌民谣,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左翼乡土小说的地域色彩和乡土气息,而且部分民歌在经过左翼乡土小说家
为有效落实好各项惠民惠农政策,按要求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工作。文章从扩大宣传、自查机制、全面检查和综合施策等方面,以宁县的实际工作经验为例,
通过调整装载机电子秤检定顺序,减少装载机举铲次数,从而实现提高检定效率的目的。
南宁普通话(“南普”)形成于多语接触的复杂环境中,学界已有研究多是将其纳入“中介语”或“地方普通话”范畴进行静态定性描写,不注重动态变化及定量分析,此研究范式不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