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四点认识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il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课程标准,刚性与弹性,纵向与横向,知识与能力,“难点”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3-0015-03
  
  从2005年9月我市进入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以来,我们越发感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在原有课程体系下,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师只要吃透教材就可以了,大可不必去钻研教学大纲;但在新课程体系之下,教师必须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只有首先理解了课程标准,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进行有效的教学。
  如何从教学的角度研究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或者说,如何研究课程标准以服务于课堂教学?笔者试谈几点认识,就教于方家。
  
  一、刚性与弹性问题
  
  国家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课程目标要求是刚性的,是国家对全体高中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全国范围内的最低目标。特别是历史(I)、历史(II)、历史(III)的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是不能打任何折扣的。课程目标是基础,经过细化、重组再转换成教学目标。反过来说,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始终围绕课程标准,同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及区域性的社会环境。这里,就有很大的弹性空间。
  明晰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刚性与弹性关系,有助于我们合理地处理新课标教材。新课标教材是编写者依据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而编写的,因此,在正式通过的四个版本教材中,既有相同的内容,也有不同的设计。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认真地研究课程标准,而且也要认真地研究教材;不仅要研究课程标准对于教材的刚性要求,而且也要研究教材对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教材中体现课程目标的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对于非课程目标的内容则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处理。如人民版必修一教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课,除了按照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要求,写了“分封制和宗法制”之外,还编写了“‘王’的出现和‘帝’的传说”“夏商政治文化”和“礼乐秩序”等大量的非课程标准的内容。显然,本节课的重点在于通过对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学习与探究,去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但是,“分封制和宗法制”不是朝夕之间产生的,它有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因此,对于本课中的“‘王’的出现和‘帝’的传说”、“夏商政治文化”和“礼乐秩序”等内容,不能简单地从表象上视为非课程标准内容,而应当从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判断,是否是课标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否是课标内容的拓展与延伸。当然,这类知识与主体内容有轻重之分,不可喧宾夺主。再如,“美国1787年宪法”,课标要求是:“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材内容有“年轻美国的窘境”“制约权利、平衡利益的宪法”“从‘邦联’到‘联邦’”,“‘两党制的雏形”。从表象中看,似乎“两党制的雏形”不在课程标准的规定之内,但从“两党制”的本质与作用来说,显然,这是美国政治集团之间“制约权利、平衡利益”的重要手段,推开来说,也是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治制度。因此,在教学“美国1787年宪法”的时候,不应忽略对美国两党制的了解。
  当然,教材只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之一。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及区域性因素,对非课程标准内容,甚至教材外的其他内容进行选择。应该说,在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不存在超标与不超标的问题,而是适合与否的问题。
  
  二、纵向与横向问题
  
  “纵向”是指以时间为序考察历史,呈现历史事物的发展脉络。高中历史新课程突破了以往侧重于历史学科体系的设计思路,建构了模块加专题的新体系,这是新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三个必修模块中,共设计了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应该说,专题体例的设置,是对原有历史学科体系的一种扬弃。专题涉及的历史事物,包括典章制度、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等;课程标准不是静止的,而是以时间为序,动态地加以考察,追根求源,呈现其发展过程。如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课程标准在必修一的专题一、三中共列出四个要点:(1)秦朝的形成;(2)从汉到元的演变;(3)明清时期的加强;(4)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但历史现象往往是十分复杂的,仅从一个角度或层面去认识,很难发现其规律、了解其全貌,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去认识。课程标准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对于许多重要的历史问题,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去阐述。这就是横向问题。如“孙中山与辛亥革命”,课程标准在五个模块中,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提出学习要求。
  历史(I):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历史(II):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历史(III):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选修):(1)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说明其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影响。(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比较其观点的异同。(3)说出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认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进步性和艰巨性。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其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对课程标准的解读,有助于我们把握各学习模块的教学重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包括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它们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开来去理解。考虑到历史新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随意地脱离课程标准去补充教学内容。在必修一“辛亥革命”一课中,教师往往会补充有关“三民主义”的内容,这就是对课程标准缺乏整体把握的具体表现;更有甚者会把选修模块中的内容,移植到必修课中来讲,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其结果必然导致教学难度的上升和教学容量无限扩大,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对类似问题的横向把握,顺利推广新课程。
  
  三、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需要强调的是,在新课程体系之下,知识方面的教学仍然十分重要,高中历史教学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的表述中,大量使用了“了解”“知道”“列举”“简述”“概述”“说出”等字眼,对学生需要掌握的历史知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说明高中历史教学仍需要做好历史知识的传授,不能脱离历史知识空谈学习能力,仍然需要做打好基础的工作。
  新课程体系之下,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共识。关于能力要求,课程标准有明确表述,“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课程标准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新课程主要为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服务,而不是培养历史学家,因此,历史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一般意义上的学习能力。
  
  四、释读课程标准中的“难点”
  
  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课程标准本身有一些难度过大的地方,要搞好新课程教学,就必须加强对这些课标“难点”的研究。如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但“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是个较为模糊的建议,就属于难点之一。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依据课程标准。课标要求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中说明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因此,弄清“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个关键。应该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社会中最基本的政治制度,其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也最能揭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征。该制度确立于秦朝,从汉代至元代正是这一政治制度的发展时期。专制主义就是个人专断独裁,其发展的核心是皇权的不断加强;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发展的核心就是逐步解决地方权力对中央的威胁,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据此分析,结合课堂教学操作的需要,我们把这个知识点的核心内容定位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具体知识点确定为“君权的强化和相权的速渐削弱”“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类似的问题还有“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等。
其他文献
[关键词]人物评说,个性,神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7—0013—03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曾说“史家追述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时事,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人情合理。”这段话带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评价历史人物或是事件,要尽量将之放在一定的历史情景中加以体验、理解与研究,以期实现和古人处于同一境界
摘 要:警察总监是南京国民政府于1931年对中央警察组织的改组,它从建立到流产仅数月。胡汉民被扣后引发的宁粤对峙是其设立的导火索,抑制奉系内政大权是直接动因,以警权统一实现国家集权是根本原因。蒋介石需联合奉系来抗衡粤派主导的反蒋联盟,这使警察总监走向终结。其“立”与“废”的史实背后展示了警权统一与派系政争的运作及其互动。  关键词:警察总监,政治斗争,警权统一,派系政争,吴铁城  中图分类号K26
关键词 洋务新政,北洋新政,天津,文明建构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4)04-0070-03  洋务新政到北洋新政时期是近代中国非常重要的转型阶段,这一阶段天津在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发展都有重大的示范意义,这些方面的进展共同推进了天津近代文明的建构。2013年11月8-9日,由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天津市历史学学会与通用地产(天津
[摘 要]铁路转运业是以货物的代运、装卸与转口为主要职能的行业,它由一系列转运公司组成。由于其在客观上推进了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因此社会舆论密切注视着转运业的走向。通过考察1878—1936年社会舆论的发展历程,可展现其与实践形成的紧密互动。同时在分析该时期实践措施的演進方面,也可看出舆论所施加的影响。舆论与实践的密切关联,推动了铁路转运业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舆论,转运公司,铁路转运业  
[关键词]思想,专业素质,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21-0022-04    2009年年底,我应中科协“聚焦课堂”活动邀请,在深圳布吉中学开设了一节《新文化运动》的公开课。一节课要有一节课的灵魂。这个“灵魂”就是统摄这节课全部历史内容素材和教学过程的核心概念。有了“灵魂”,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才能“形散神聚”;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基础知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过程维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3—0005—06    台湾指考设置了4项12个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第一项目标“基础知识”所占比重最大,位列4项测验目标之首。这是否意味着指考侧重知识的考查呢?不是。指考基础知识测验目标的操作与定位,依据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涉及对历史知识的认
[关键词]民国,高中文化史纲要,新史学,国情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03-0034-04    1923年,全国教育联合会颁布《初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的同时,还颁布了面向高中历史教学的《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文化史学纲要》(徐则陵起草,以下简称《文化史纲要》)。关于这一问题的已有研究,实有继续探讨之必要。  我们可从课程内容、课程目标的角度
九一八事变以后,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开始重视国防建设。1932年11月1日,蒋介石成立了国防设计委员会。1933年初,日军进攻华北,给蒋介石带来很大危机感。他于同年3月在日记里开始提及国家总动员。但是,蒋介石当时在“安内攘外”的方针下,将剿共和国家统一作为首要任务。与此同时,他试图以经济建设、交通建设和民众教育等为掩护,秘密地进行国防建设,为抗战做准备。  1935年下半年,剿共告一段落,蒋介石开始着
[关键词]专题,教学设计,现代化,北京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03—0049—04    一、缘起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出于一种“职业的敏感”,在教学中对此会有某种“表达”。但是如何将思想教育的内涵贯穿于教学之中,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笔者在参加嘉兴市高三调测考试命题时,曾以“镜像北京”为载体,给出
关键词 历史学科,说课,完整过程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09)19—0033—06    “说课”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活动,由解说和评说两部分组成。解说是说课者就某一课题内容的教学设计问题所做的表述,主要阐明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评说是针对解说而进行的评议、交流或研讨。一节课包括“准备一实施——目标达成”的完整过程,说课也可以从这三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