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低年级数学课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X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是“我要学习”,而是“要我学习”,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非常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给多少,学生知多少,一联系生活实际问题,就不知其所以然了,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那么,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呢?下面,談一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要力量。
  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表现为注意力相对分散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针对这些特点,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要坚持持久性。通过生动的教学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意志力,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知识的兴趣。为此,我根据小学心理学知识,重视运用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形象语言,配合电教教学、教具演示,指导操作学具,由直观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高兴,乐在其中。所以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力。
  二、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构成,有四个要素。一是基础知识,二是基本技能,三是智力技能(指观察、思维、记忆、想象等心理内部活动的技能),四是学习方法。在以前的教学中,只重视前两者,而忽视后两者。因此出现高分低能的倾向,为了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教学的同时,又重视智力技能的培养,尤其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我认为应从这几个方面来实施。
  1.重视教会学生使用教材,掌握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当前,在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不会使用教材,一节数学课往往是布置作业时才打开课本。教材不只是教师教学用的材料,也是学生学习使用的工具,因此,教会学生使用教材也是培养学生自主的、独立的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
  2.重视训练学生操作技能的过程,并使之掌握
  操作技能是指需要掌握某种操作工具才能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一种技能。如测量、画图、制作等技能,在过去的教学中,对于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比较少,因为考试基本不用甚至根本不考它,但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应重视这种技能的训练。我在低年级教学中,利用低年级学生爱动的特点,重点指导学生动手测量线段的长度、画线段;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等。这种教学方法,既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动手操作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乏乐趣。
  3、在训练中,我重视教师的示范,侧重教给学生方法。
  通常情况下,我把这种训练分为两步。第一步,我边做边教方法,使学生清晰地获得操作过程中,每一个具体动作的准确无误的视觉形象。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巩固学生掌握的操作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技能和能力。像测量长度和高度这样的操作,我重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我认为贴近生活、实地练习的效果更好。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延伸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间里逐步养成的、短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巩固学习能力,而且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在现在的教学中,养成教育特别关键,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小做起,在一年级教学中,就应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数学教学中,学习习惯大致包括:(1)认真听讲,独立思考;(2)仔细观察,用心去记;(3)规范书写,准确计算;(4)及时检查,调节思路。
  (1)认真听讲,独立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时间短,易分散的特点,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给学生养成认真听讲,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如:一道应用题,学生首先要思考这道题已知条件、所求问题是什么,然后再思考解答的思路以及怎样解决问题最简单。这样,学生思考时思路清晰,解决问题就容易许多。
  (2)仔细观察,用心去记
  低年级教材里直观的东西比较多,因此从低年级应开始重点教给学生学会比较观察,做出正确的判断推理。如:在教9加几与7加几时,我让学生说一说9加几与7加几有什么相同与不同;9加几与7加几的计算方法相同,都用凑十法,不同点是9加几想9加1等于10,把另一个加数拆成1和几;而7加几想7加3等于10,所以把另一个加数拆成3和几。这样指导学生观察,通过对比,找区别,抓联系,养成仔细观察、善于比较、发现异同的好习惯。
  (3)规范书写、准确计算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上的书写很重要。如一年级数学中规范地在田字格中书写数字,再如一年级学写等于号不用格尺,既要规范又要快等等。但计算中就更为重要了,既要强调规范的书写,又要计算的准确性不能忽视,有的学生计算只图快,不图对,这样是不可行的。
  (4)及时检查,调节思路
  在低年级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是喜欢做题,但是却没有检查的好习惯,甚至就不会检查。我在数学课上培养学生检查的方法是“三看”,既:一看是否抄错题或数;二看计算是是否按照题目要求的运算方法来计算的,计算过程是否出错;三看答题书写是否完整。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对于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有着密切关系。只有在课堂上及时指导、帮助、严格训练,久而久之,才能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势在必行的。如果我们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坚持不懈地训练与培养,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中对混凝土外观检查取样和混凝土强度的质量检查,从而对检查的指标和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施工项目混凝土质量检查措施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应用非常广泛,不管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是砖混结构的建筑,都离不开混凝土。而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既对建筑结构的安全,也对建筑工程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足够的重视。要判定混凝土质量是否符合
期刊
摘要:现今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各个行业的各个方向上都充满了竞争,一个企业在一个施工项目上能够站在崭露头角独占优势,就得在相同的环节上优于其他的竞争对手,而这个“优于”却是很难做多的。本次针对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的进度管理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一个电力工程在施工的进度上怎样优于其他竞争团队的,又是怎样才能独占鳌头获取最大利益的。  关键字:电力工程;进度管理;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管理目标;管理程序  当前我
期刊
小学教育是整个义务教育的开始阶段,也是很关键的阶段,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数学老师,我感觉肩负的责任重大。我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这个岗位上坚持了11年,积攒了一些在实践教学中的经验,总体来说就是“教育学生需要用心,培养学生需要南耐心”。对于我们这个相对来说比较偏远的农村小学来说,更重要的是用心的采取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因为这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一个数学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的方法至关重要,小学
摘要:数学本身是思维的体操,是一项创造性劳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本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小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能力发展的基本趋势总是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自我中心”到“逐步社会化”,从低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到高级水平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数学 能力 发展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自身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一个主体性行为。没有正确的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西方教育理念的渗透,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注意。在小组合作学习实施中发现其具有较大优势,但是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文章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一些有效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小组合作;解决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各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个人实力的提升越来越难,而团队作业却能显著的提升效率,使其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种工作方式。小组学
摘要: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课堂练习是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成败;“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即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创新思维;数学语言  一、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所谓的创新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一
摘要: 优化现场管理,集中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综合体现。本文就建筑施工单位(企业)加强现场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   关健词:建筑施工企业;现场管理;重要意义;具体措施  2009年,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建设领域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建筑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国建筑业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
期刊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是新课改《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对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知识学实践,谈谈一管之见。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及其可能性  (一)教学生活化的现状  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应试教育是以书本上的知识传授为主,往往让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力求获得“标准的”唯一的答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