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合作意识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cao_xk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学习是一个亲历知识来源、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没有体验就没有知识的生成。进入初中九年级,化学是一门新的学科,虽然学生对化学知识感到十分新奇,很多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因此也揭开了奥秘,然而,迫于升学压力,学生大都只是机械记忆,对化学知识的认知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不能深入到化学的实质。那么在初中化学课堂上怎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深入浅出的认知效果呢?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尤为重要。
  【关键词】化学 合作意识 交流
  因为化学是九年级的毕业科目,迫于升学压力,当今的学生在化学课堂上激情澎湃,好像都在“奋斗”,用自己的思维去吸收知识,完全将合作放在一边。当今教师唯恐学生不能“见多识广”,所以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屡屡发生。学生学得吃力,教师讲的费神。如何克服这种急于升学的学习现象呢?唯有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意识。
  一、课堂上快速构建知识是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
  初中化学知识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如果学生没有亲历知识的来源、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就没有知识的生成。初中的化学知识大多源于生活,但学生的生活经历各有差异。如在生活中第一次洗刷碗筷,学生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有的学生就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而掌握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时,可以通过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洗刷碗筷的经验,在小组交流中谈谈自己的做法,那么洗涤化学实验仪器的操作就会水到渠成,学生自然会说出:先用少量洗涤剂浸泡,再用自来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清洗。这种交流必须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之上的,比起教师口若悬河的讲解更有说服力,学生也会在生活中去具体实践。这样不仅搭建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平台,激发了学生探究化学奥秘的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能力。
  可以看出,化学本身就是生活方面的反映和需求,但学生的生活经历有着不同的轨迹,对知识的认识也有不同的见解,在化学课堂学习时紧密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经历进行相互交流,学生才能將课堂所学的知识发挥得淋漓尽致,才会让课堂气氛活泼而有情趣。
  二、课堂上巧妙创设质疑环境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的有效手段
  由于小组交流是不同智慧的融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多智慧的撞击中,“总有一款适合你”,因此,比单一教师的传授更适宜于学生。但学生交流的问题是有针对性的,不是漫无目的的。因此,课堂上必须是对重点或者难点知识的交流,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的质疑环境,让学生在交流中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了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出现爆炸的现象和一氧化碳有毒性后,提出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通过电子白板展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这一实验装置就是一个创设的质疑环境:
  质疑1:实验开始时是先点燃酒精灯,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
  质疑2:怎样的实验现象可以判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发生了化学反应?
  质疑3:实验结束时是先熄灭酒精灯,还是先停止通入一氧化碳?
  质疑4:实验过程中应如何注意尾气排放?
  以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出现爆炸的实验和一氧化碳有毒作为基础,这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关键所在。一个学生的想法可能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也可能是一种猜想,在交流中就会得以甄别,就能纠正与发展。
  三、课堂上敢于交流和学会交流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的重要途径
  合作的前提是要形成探究的团队。将班级学生按学科知识水平的比例分为相应的学习小组,将小组中组织能力强的成员选定为组长,组成学习探究的团队。要让小组成员在课堂上积极交流、敢于交流,可以引入小组竞争机制,因为竞争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能够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荣誉感。在小组成员的交流中应该具有向心力,相互交流只代表个人的思想,所以不可避免具有“偏见性”,应该相互包容,在不断纠正错误中构建知识结构。所以,交流讨论一定要相互借鉴,相互鼓励,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例如,初中学习溶解度的计算内容时,学生对于有关化学计算有着“畏惧感”,学习又在年尾,草草收兵更让这部分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模模糊糊。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其知识的内涵,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问题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得出结论:
  质疑1:根据固体溶解度的定义总结影响固体溶解度的条件有哪些?
  质疑2:如何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你有哪些实验方法可以证明?
  质疑3:将一份溶液分为N份,不同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有什么关系?
  质疑4:将一份溶液降低一定的温度,是否一定有溶质析出(给出相应的数值让学生得出关系式)?……
  总之,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紧迫,学生的学习需要“缩成”。课堂教学采用一言堂、滔滔不绝的教学方式是达不到目的的,只有让学生进行多层面的对话、多渠道的沟通、多智慧的融合,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最大的学习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唯有根据知识、根据学习情境创设出学生交流的质疑情境,学生才能在合作中顺理成章的进行交流,才能真正启迪心智。
  【参考文献】
  [1] 李珂鑫. 学生合作意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36).
  [2] 闵建均. 如何培养初中化学课堂的小组合作[J]. 新课程:中学,2015(9).
  [3] 蒙丽燕.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 中学教学参考,2014(2):99-99.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能仁中学)
其他文献
高中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开阔学生对于一些难点问题的解题思路是刻不容缓的。一旦开阔了数学的解题思路,就可以由老师在黑板上枯燥的讲解,变成学生自主的研究学习数学,让学生充满了对于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能有效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真正掌握到了学习方法,真正的获得了知识,也就能形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努力解决问题,最后加以总结的学习方法与能力。本文主要围绕函数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题策略进行研
【内容摘要】音乐是精神的产物,初中音乐教学需要有精神指向。师生在寻求音乐理解的过程中互相尊重,可以为感受音乐的生命意蕴打下基础;在具体的音乐学习中创设情境,可以让生命意蕴得到承载。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与生命意蕴之间有着互相影响的关系。  【关键词】音乐理解 学习情境 核心素养 生命意蕴  音乐教学从来就不只是音乐技能的教学,因为音乐本身是指向人的精神的,当今天人们以各种形式、各种乐器演绎出各种音乐的时
【内容摘要】当今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定制个人化的学习方案提供了可能。傳统教育如何利用这些技术获得补充和提升,提高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性,突破传统教育资源配置和时间的限制,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学校如何搭建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环境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  【关键词】moodle 平台 建设 语文阅读  在基础教育领域,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及研究性学习的新教
【内容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微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微课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改善了现代教育的教学模式。高中语文作为高中教学的重点学科,引进微课教学模式,让科技走进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够实现语文的高效教学。  【关键词】微课运用教学方法高中语文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学好语文毋庸置疑,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没有活力,没有效率,转变这
【内容摘要】高中的数学能力对于我们学生们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中这个阶段,我们要付出全部的努力去钻研数学这门学科,找出解题技巧,为高考做准备。本文主要论述的是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解题技巧,通过对数学题目的分析,结合同类型的数学题的解题思路,开阔我们的解题视野,对数学的解题思路进行创新,以此来提高我们的数学成绩以及数学能力,通过对三角函数解题技巧的探究,缩短数学答题的时间,提高数学知识的储备量
【内容摘要】高中地理课程与国家安全教育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地理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的正确做法,并鼓励学生自觉践行。  【关键词】国家安全意识 高中地理 领土  高中地理课程中会讲述很多与中国地理相关的知识,中国地大物博,有着非常辽阔的领土,中国人自古以来生活在这片领土上,为了保卫这片领土,无数中国人前仆后继,奉献了自己的热血与生命。在这个和平的年
如今,我国教育大多数只是针对考试内容进行教学,而且教师们往往根据课本知识进行教学,进而慢慢地脱离了生活。知识来源于生活,如果教学知识脱离了生活,对学生们的知识学习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在高中生物中,教学生活化主要面对的问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组织活动三个方面。通过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活化,使教学内容实现全面化,进而让学生们全方面的发展,并且满足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思想。所以,教学生活化的实施是非常必
【内容摘要】主要概括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以及从人文教育角度出发,深刻思考并提出几点古诗词教学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生字生词 情境 生动活泼 角色  引言  学生的诗词素养在不断下降,究其原因,在古诗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学的过程已经远离增强学生文化内涵和陶冶情操的根本目的。因此古诗文教学回归人文素养的目的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尤其素质教育呼声越来越高的大背景,
当下高中音乐欣赏教学“音乐味”浓了,音乐教学返璞归真了,这是一种好的现象和趋势。但与此同时,笔者发现,一些教师在课堂上畏首畏尾、谨小慎微,让学生反复进行音乐听赏、练唱,丝毫不敢接触一点“非音乐”的东西,音乐欣赏教学呈现出单一、枯燥、无味的现象。过犹不及,音乐欣赏教学不能过分封闭,而是应该与邻近相关学科、与学生生活经验等融合起来,才能打破固化、僵化的教学模式,让音乐欣赏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这就是“适
【内容摘要】仔细分析历年高考数学试题,不难发现,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考察。因此,这也是高三数学复习的一个重点,特别是在第一轮的数学复习中,一定要做以基础知识的复习为根本,做到全面化、扎实化和系统化,使得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定理和性质要做到熟練于心,这才是根本。但是在高三数学复习过程中這一点往往被忽略了,过于注重解题技巧和解题方法的练习。本篇文章主要结合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