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网络让地理教学的天空更广阔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rycha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无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我巧妙运用网络,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运用网络,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下面我就谈一谈具体做法,与各位同行共勉。
  一、增长见识,搜集网络图片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网络搜集能够展现地理现象、解答地理问题的图片,引导学生在这些图片中寻找关键信息、探索地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例如,在教学“中国的疆域和人口”这部分内容时,我给学生展示了一系列从网络上找到的图片,然后组织学生开展“猜猜这里是哪里”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结合教材知识,努力寻找线索,推测图片地点。有的图片展示的是少数民族服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人文知识来进行判断;有的图片展示的是某个地区独有的地理风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地势和地形来进行判断。只要学生认真地进行自主学习,就一定能找到答案。
  由此可见,网络图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开拓学生的思路。在搜集网络图片的时候,我總是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图片,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印象。
  因此,教师要巧妙运用网络图片,提高课本知识形象性,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自主学习,搜索网络资料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网络搜索资料,解决地理问题。我在上课的时候会给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网络搜索资料,自主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国际经济合作”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学生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开展的国际经济合作项目,我引导学生运用网络搜索资料,并进行汇总和总结。学生对此很感兴趣,搜集了很多相关资料,精心筛选出了最能体现中国经济变化的内容,并整理成文。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无法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网络进行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思维。
  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网络搜索资料,尝试自主解决地理问题。这个过程是自我探索的过程,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图文并茂,传播微课课件
  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制作成微课课件,并运用网络进行传播,这样学生就能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例如,在教学“认识国家”这部分内容时,我将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等国家的情况制作成了微课课件,并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观看。通过观看微课课件,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各个国家的基本情况,还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相比课本内容,微课课件生动形象,能将所有重要的知识点集中在一起,不仅方便学生观看,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网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反复观看难以理解的内容。在每一节课中,我都会给学生布置开放性任务,引导学生运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网络传播微课课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网络已经开始受到教师的关注。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运用网络,为地理教学开辟出更加广阔的天空,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长期以来,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和控制者。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新《英语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要求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为目标,以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该是一个策划者、帮助者和教学的组织者。  关键词:英语 教师 课堂 角色    一、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想象是激发知识的一种源泉,是促进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的一种酵素.想象思维能力的作用是很大的.有科学家认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萌发了他非凡的想象力.在分析解答物理题时,如能展开想象,从奔放的思潮中捕捉到某些智慧的火花,通过推想、假想、联想等想象思维方式,形成各种物理图,对于准确解答物理题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学者段金梅、武建时先生在《物理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指出:“睹图凝思实际上就是视觉化思维参与
在新课改理念下,学生的物理成绩并不能得到显著提高,虽然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咎于学校的教学模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笔者近来研读了一些物理学史,发现有几种思维方式,对于教师思考物理教学问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大有裨益.  1 形象思维  诗人写诗,画家作画,需要形象思维,这一点没有人怀疑.但是,物理学家在运用抽象思维的同时,也需要形象思维,却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素质教育成为当前教育界的关注焦点.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为主.人的思维分为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两种,正向思维是从事物的正面寻找切入点,一切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但却不及逆向思维对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的效果.逆向思维是指从问题的结论或结果入手,从反面思考问题,逆向推
摘要:根据高中英语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坚特对“学困生”实施“以人为本”,立足课堂,面向未来的分层次教学原则;遵循因材施教,“螺旋上升”的教学规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了恰当的教育和培养。实践证明:分层次英语教学是一条培养文化课基础薄弱,有一定艺术特长的“学困生”的成才之路。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 尝试 成果 启示    如果说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为教学改革架起了一座金桥,那么“分层次教学”
两手抓,抓得稳,一手抓糖,一手抓棒.谁在抓?父母抓,抓出技能,抓走兴趣;谁在抓?老师抓,抓出成绩,抓走潜力;谁在抓?局长抓,抓出业绩,抓走创造力;谁在抓?县长抓,抓出政绩,抓走生
期刊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发展,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引起教育部门的广泛关注.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基础,对提高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水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有趣实验”教学方法是近年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种非常高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激发和吸引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它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了解自然科学发展规律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操作技巧,从而
常見的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无物体支撑的圆周运动和有物体支撑的圆周运动.  1.如图1和图2所示的“绳球模型”和“过山车模型”均属于无物体支撑的圆周运动,其运动分析情况如下:
摘要: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真实的互动情境,通过有趣,多样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 互动 平等 情境 兴趣 合作激活
观察是人类所特有的一项感知活动.从物理学的角度而言,对生活现象和实验现象的观察是很多物理知识建立的第一步,因此对学生的观察品质和观察能力进行培养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对初中学段的学生而言,观察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观察活动往往在目的性方面有所缺失,观察的视角有所混乱,很多重要的现象没有得到充分的观察.笔者认为,结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