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马多用于预防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to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曲马多对预防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行手术治疗,并出现全麻苏醒期躁动的56例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情况及自身情况,在手术结束前20min静脉注入曲马多1-3mg/kg,并观察患者的苏醒期躁动情况及血压、心率变化。结果:在拔管后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在术后患者均未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仅有1例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结论:本研究将曲马多用于预防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预防,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为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曲马多;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观察
   全麻手术病人在苏醒期可出现意识模糊、躁动不安等表现,被称为全麻苏醒期麻醉(emergence agitation, EA)。如对EA不加以重视,则可能引起很多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我院麻醉科将曲马多用于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预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行手术治疗,并出现全麻苏醒期躁动的56例患者,并排除有既往精神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以及药物成瘾史的患者。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47.5±18.1)岁。手术部位为:胸腹部手术41例,头部手术10例,其它部位手术5例。手术麻醉类型为:静脉麻醉17例,静脉吸入复合麻醉39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对其躁动原因进行分析,手术后留置尿管刺激所致的26例,手术创口疼痛刺激15例,长时间体位固定所致肌肉不适8例,其它原因7例。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肢体躁动、肌肉僵硬、发生幻觉、意识模糊等。
  1.2 麻醉方法 术前注入阿托品0.5mg,咪达唑仑0.2-0.3mg/kg。麻醉诱导采用舒芬太尼0.5-0.6ug/kg,丙泊酚2mg/kg。麻醉吸入七氟醚。手术结束前20min静脉注入曲马多1-3mg/kg,观察患者自主呼吸、吞咽反射恢复后拔出气管导管。在拔管前、拔管后10min对患者躁动程度等级进行分析。整个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脸色、意识等生命体征变化,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1.3 苏醒期躁动程度分级 轻度躁动:在强烈刺激下发生躁动,若刺激终止,躁动即终止。中度躁动:在无明显刺激的情况下发生躁动,但行为可以控制。重度躁动:躁动强烈,需采用强制措施(药物或物理固定)方能控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配对设计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拔管前后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变化 由表1可知,拔管前患者的血压和心率较高,在拔管后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P<0.01)。患者在术后均未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仅有1例患者出现呼吸抑制。
  2.2 病人躁動情况 根据苏醒期躁动分级标准,本组56例患者轻度躁动36例,中度躁动18例,重度躁动2例。
  3 讨论
   全麻病人发生苏醒期躁动的常见原因包括术后留置管刺激、尿潴留、手术切口疼痛、长时间体位固定所致肌肉不适、心理压力过大、无法适应医院环境、药物不良反应等,临床表现为无意识的肢体活动、烦躁不安、心率加速、血压升高等,容易造成病人发生导尿管脱落、病人意外受伤[2]。
   曲马多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中枢神经镇痛药物,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重吸收,促进5-羟色胺的释放,并选择性的激动阿片类受体,达到较好的镇痛和镇静作用。高峰等对曲马多、芬太尼、布托啡诺、帕瑞昔布对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发现低剂量的曲马多组(1mg/kg)对于苏醒期躁动患者的治疗效果。邹琦在曲马多用于预防全麻恢复期躁动的临床观察中发现使用2mg/kg曲马多能降低全麻病人苏醒期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使病人更舒适。本研究采用不同剂量的曲马多进行麻醉预防。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体会到曲马多的使用剂量应恰当,若剂量过小,对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无明显的治疗作用。若剂量过大,则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呼吸抑制、血压反弹等。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躁动原因等进行深入分析,对轻度、中度刺激或疼痛造成的苏醒期躁动患者采用1mg/kg曲马多进行预防。对导尿管等刺激引起的重度躁动采用2-3mg/kg进行预防。结果显示,拔管后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均得到了显著的降低,说明曲马多可明显减少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发生频率,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本组患者仅有1例使用3mg/kg的患者,发生了轻度呼吸抑制,其余患者均未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表明曲马多在治疗剂量下的使用是安全的。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曲马多用于预防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预防,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为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杭燕南,庄心良.当代麻醉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970
  [2]林雪英,张晓琛.45例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福建医药杂志,2010,32(2):159-160
   表1曲马多用于预防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比较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选择我院从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60例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0例,分别是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都进行常规治疗,给予患儿镇静、化痰以及止咳等方面的治疗。其中,治疗组再给予患儿阿奇霉素静滴治疗。对照组给予患儿乳糖酸红霉素静滴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头孢拉定药物致小儿血尿的临床现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8例因使用头孢拉定药物而致血尿的患儿。医务人员在确诊患儿为药物性血尿后,应该立即停用头孢拉定,可使用其他抗生素药物治疗患儿的原发病。可为患儿静滴1/5张液体补充足量液体,并加维生素C以及止血敏。结果 所有患儿在停用头孢拉定后,在24小时到72小时内血尿现象消失,3至5天进行尿液、肾功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采用胃镜对患有消化性溃疡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74例消化性溃疡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7例。分别采用常规三联药物疗法和在此基础上采用胃镜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状态下的胃液pH值升高幅度明显大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疗效。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期间收治的48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以及治疗组,每组均为24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咪唑安定、丙泊酚、芬太尼以及维库溴铵等药物,在手术过程中选择芬太尼以及丙泊酚进行静脉麻醉,同时根据患者情况适量再给予维库溴铵药物。治疗组主要是将对照组中的芬太尼用瑞芬太尼代替,其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采用难处理阑尾炎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具体措施及体会进行总结性研究。方法 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64例患有难处理阑尾炎的确诊患者病例。结果 导致患者出现阑尾切除困难的主要原因为阑尾根部坏疽穿孔、阑尾根部异常肿胀、阑尾周围脓肿、盲肠壁内出现囊肿。我们分别采用了浆肌层下剥除法、全阑尾切除术、粘膜下阑尾切除术、改良逆行阑尾切除术对患者进行了治疗。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
期刊
【摘要】 目的 比较布托啡诺与芬太尼在全凭静脉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选择择期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甲状腺、乳腺等手术的患者48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布托啡诺组(B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均为24例患者。B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40g/kg,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4g/kg。同时根据患者状态,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输注瑞芬太尼,按需追加适量肌松药,使麻醉达到适宜深度。结果B组患者停药后苏醒时间以及拔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咽部分泌物形态学检查,为MP感染提供了新的快速的诊断方法。方法 2011年1~10月间收治的110例MP感染患儿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咽部分泌物形态学检查,可直接观察NP形态学检查,其方便、快捷、准确地了解MP在患儿体内的感染情况,弥补了MP抗体高峰出现时间晚、持续时间长,且受患儿年龄小、免疫力低、病程长等因素影响。结论 咽部分泌物病原形态学检测MP检出率明显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状况。方法 本文收集并选择我院从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2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都进行了气管插管以及静吸复合式麻醉方法,在进行手术前可帮助患者处于头高脚低左侧倾斜的状态,治疗方法是采取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结果 通过腹腔镜手术结合病理检查均证实了本组病例的诊断结果。本组1例患者出现胆道感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在胎儿宫内状态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4月—2011年10月我院门诊接诊的2400例孕妇,均实施胎心监护。观察患者的无应激试验(NST)。结果:NST反应型为2215例,NST无反应型为185例(胎心率大于160次/分有180例,小于120次/分有5例);2215例NST反应型孕妇自胎龄36周开始,每周监护一次,在监护过程中1800例无异常反应出现,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与分娩相关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分娩产妇210例,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10例产妇中,22例EPDS≥13分,为10.5%发生率。孕妇产前心理状态、产科并发症、文化程度、家庭关系指标与产后抑郁症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围生期孕妇加强宣教、保健工作,对情绪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