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监护判断胎儿宫内状态的临床应用与探讨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_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在胎儿宫内状态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4月—2011年10月我院门诊接诊的2400例孕妇,均实施胎心监护。观察患者的无应激试验(NST)。结果:NST反应型为2215例,NST无反应型为185例(胎心率大于160次/分有180例,小于120次/分有5例);2215例NST反应型孕妇自胎龄36周开始,每周监护一次,在监护过程中1800例无异常反应出现,经阴道顺利分娩;415例在38-39周时胎心率出现异常,经纠正缺氧,症状得不到改善,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185例NST无反应型孕妇自胎龄30周开始,通过每周一次监护并及时纠正缺氧,8例症状完全缓解,经阴道分娩;177例症状未缓解并逐渐加重,在37周-38周时剖宫产结束分娩。NST反应型剖宫产占18.7%,阴道分娩占81.3%;NST无反应型剖宫产占95.5%,阴道分娩占4.5%,NST反应型及NST无反应型分娩方式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胎心监护对胎儿宫内状态监护意义重大,有助于及时发现及避免胎儿窘迫的发生,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保障孕妇的安全,挽救胎儿的生命,提高新生儿的优良率。
   【关键词】 胎心监护;胎儿宫内状态;应用价值
   胎心监测是胎心胎动宫缩图的简称[1],是应用胎心率电子监护仪将胎心率曲线和宫缩压力波形记下来供临床分析的图形,是正确评估胎儿宫内的状况的主要检测手段。本组研究对象为2011年4月—2011年10月我院门诊的2400例胎龄大于30周至小于42周的孕妇均实施胎心监护。观察患者的无应激试验(NST),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1年4月-2011年10月我院接诊的2400例孕妇。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为25.43±11.21岁;孕周30-42周;初产妇1880例,经产妇520例。
  1.2 方法 我院采用广州三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产科中央监护网络系统,通过腹部间接监测;在孕30周-36周间胎心监护可以做1次/两周,36周以后可以1次/周直到临产。2400例孕妇,均实施胎心监护。观察患者的NST。
   NST:孕妇取半坐卧位,腹部(胎心音区)放置电子监护仪探头,在描记胎心率的纸上作出记号,连续记录20分钟。如果在20分钟内有3次或3次以上的胎动后胎心率加速反应,增速15次,持续15秒,为NST有反应,若此期间无胎动或无胎动后胎心加速反应为NST无反应;胎动数与胎心率加速数少于前述情况为可疑。
  2 结果
  2.1 胎心监护的结果 NST反应型为2215例,NST无反应型为185例(胎心率大于160有180例,小于120次有5例)。
  2.2 NST与分娩方式的相关性 2215例NST反应型孕妇自胎龄36周开始,每周监护一次,在监护过程中1800例无异常反应出现,经阴道顺利分娩;415例在38-39周時胎心率出现异常,经纠正缺氧,症状得不到改善,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185例NST无反应型孕妇自胎龄30周开始,通过每周一次监护并及时纠正缺氧,8例症状完全缓解,经阴道分娩;177例症状未缓解并逐渐加重,在37周-38周时剖宫产结束分娩。NST与分娩方式的相关性如表1,NST反应型剖宫产占18.7%,阴道分娩占81.3%;NST无反应型剖宫产占95.5%,阴道分娩占4.5%,NST反应型及NST无反应型分娩方式有显著差异(P<0.05)。
   表1 NST与分娩方式的相关性[例(%)]
   注:与无反应型比较,* P<0.05
  3 讨论
   胎心电子监护是产科对胎儿进行监护的重要项目之一,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胎心监护是应用胎心率电子监护仪将胎心率曲线和宫缩压力波形记下来供临床分析的图形,是正确评估胎儿宫内的状况的主要检测手段,采用微波技术,对胎儿没有危害。胎儿心率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节,胎心监护可以通过信号描记瞬间的胎心变化所形成的监护图形的曲线[2],可以了解胎动时、宫缩时胎心的反应,以推测宫内胎儿有无缺氧。胎儿正常的心率是在120次/分-160次/分之间,若胎心率持续10分钟以上都<120次/分或>160次/分,表明胎心率是异常的。胎心异常多数情况下是代表胎儿在宫内有缺氧,胎心异常的程度越严重,常意味胎儿缺氧也越重。此外,妊娠超过40周后,由于胎儿的神经系统的发育问题,胎心有时也可低于120次/分,因此在有胎心异常时,需仔细地分析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及处理,如确实有胎儿缺氧存在,应及早分娩。
   总之,胎心是判断胎儿存活的依据,胎心监护是判断胎儿宫内安危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它对胎儿宫内状态监护意义重大,有助于及时发现及避免胎儿窘迫的发生,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保障孕妇的安全,挽救胎儿的生命,提高新生儿的优良率。
  参考文献
  [1] 陶孝玲. 产程胎心监护在分娩结局中的意义[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4):74-74.
  [2] 黄澎. 89例电子胎心监护诊断胎儿窘迫及分娩方式分析[J]. 华夏医学,2009,22(5):865-866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加味四逆散治疗2型糖尿病脂肪肝肝损害疗效。方法:将我院112例2型糖尿病脂肪肝肝损害的患者全部采用加味四逆散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在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均有明显的改善变化,总有效率为92.9%。结论:采用加味四逆散治疗2型糖尿病脂肪肝肝损害疗效确切,效果值得肯定。   【关键词】 加味四逆散;2型糖尿病;脂肪肝肝损害;临床疗
期刊
【摘要】 目的:白三烯拮抗剂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中度持续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2010年我院收治慢性中度持续支气管哮喘患者42例(均为确诊病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分别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肺功能指标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而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白三烯拮抗剂及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能显著明显改善慢性中度持续支气管哮喘患
期刊
【摘要】 目的 比较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选择我院从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60例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0例,分别是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都进行常规治疗,给予患儿镇静、化痰以及止咳等方面的治疗。其中,治疗组再给予患儿阿奇霉素静滴治疗。对照组给予患儿乳糖酸红霉素静滴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头孢拉定药物致小儿血尿的临床现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8例因使用头孢拉定药物而致血尿的患儿。医务人员在确诊患儿为药物性血尿后,应该立即停用头孢拉定,可使用其他抗生素药物治疗患儿的原发病。可为患儿静滴1/5张液体补充足量液体,并加维生素C以及止血敏。结果 所有患儿在停用头孢拉定后,在24小时到72小时内血尿现象消失,3至5天进行尿液、肾功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采用胃镜对患有消化性溃疡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74例消化性溃疡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7例。分别采用常规三联药物疗法和在此基础上采用胃镜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状态下的胃液pH值升高幅度明显大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疗效。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期间收治的48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以及治疗组,每组均为24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咪唑安定、丙泊酚、芬太尼以及维库溴铵等药物,在手术过程中选择芬太尼以及丙泊酚进行静脉麻醉,同时根据患者情况适量再给予维库溴铵药物。治疗组主要是将对照组中的芬太尼用瑞芬太尼代替,其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采用难处理阑尾炎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具体措施及体会进行总结性研究。方法 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64例患有难处理阑尾炎的确诊患者病例。结果 导致患者出现阑尾切除困难的主要原因为阑尾根部坏疽穿孔、阑尾根部异常肿胀、阑尾周围脓肿、盲肠壁内出现囊肿。我们分别采用了浆肌层下剥除法、全阑尾切除术、粘膜下阑尾切除术、改良逆行阑尾切除术对患者进行了治疗。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
期刊
【摘要】 目的 比较布托啡诺与芬太尼在全凭静脉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选择择期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甲状腺、乳腺等手术的患者48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布托啡诺组(B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均为24例患者。B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40g/kg,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4g/kg。同时根据患者状态,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输注瑞芬太尼,按需追加适量肌松药,使麻醉达到适宜深度。结果B组患者停药后苏醒时间以及拔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咽部分泌物形态学检查,为MP感染提供了新的快速的诊断方法。方法 2011年1~10月间收治的110例MP感染患儿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咽部分泌物形态学检查,可直接观察NP形态学检查,其方便、快捷、准确地了解MP在患儿体内的感染情况,弥补了MP抗体高峰出现时间晚、持续时间长,且受患儿年龄小、免疫力低、病程长等因素影响。结论 咽部分泌物病原形态学检测MP检出率明显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状况。方法 本文收集并选择我院从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2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都进行了气管插管以及静吸复合式麻醉方法,在进行手术前可帮助患者处于头高脚低左侧倾斜的状态,治疗方法是采取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结果 通过腹腔镜手术结合病理检查均证实了本组病例的诊断结果。本组1例患者出现胆道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