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绘本多彩资源 促进英语有效学习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CHZHTX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巧选与闽教版《小学英语》教材相结合的绘本,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资源,还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习得语音技能,培养良好的语感,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和体验真实的情感,亦让小学英语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提升与升华英语教学。
  关键词:绘本资源;闽教版《小学英语》;自然拼读;良好语感;思维品质;情感陶冶
  英语教材不仅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手段,而且是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媒介。闽教版《小学英语》的编排,选题丰富且贴近生活,符合语言学习规律。但是,教材也有其局限性,如语言缺乏情境、情节缺乏趣味、思维缺乏碰撞、情感缺乏体验……难以持续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难以使人深刻体验真实的情感。
  英文绘本指以图片为主、英文说明为辅的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读物。同时,一本优秀的英语绘本,学生在阅读时既可以感受美学,也能享受优美的语言;巧妙的构图、丰富的色彩、精美的图画在视觉上能引起学生精神上的愉悦,并且其丰富的内涵的图画,常常画中有画,图中有图;学生在美好的故事情节中领悟和体会各种人生哲理,有助于情感的培养和升华。
  因此,巧选英语绘本,挖掘绘本多彩资源,与小学英语主教材相结合,可以促进英语学习。
  一、 关注绘本拼读规律,开启语音教学之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礎。语音教学应注重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相结合,不要单纯追求单音的准确性。
  闽教版《小学英语》教材自三年级下册在每个单元的课文里都编排了“Listen and learn the English sounds”,教材将学生已学过相同发音的字母或字母组合归纳并编排在一起,但是单纯的语音教学缺乏情境性,学生也无法很好地掌握并运用自然拼读的发音规则。如:在教授三年级下册Unit 1 Part A中“Learn the English sounds”时,教材出现的单词仅有apple, Sally, cat, bag,内容单薄,缺乏情境,只是进行大量的、无意义的机械操练,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难以触及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难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对语音学习的兴趣,教师挑选与The Short Vowel Aa发音相关的绘本,为学生开启语音学习之门。教师先选用一本简单的英文绘本“Mad, Sad, Glad”,故事虽然简短,但是相同的句式,学生能够在掌握重读闭音节字母a发音和拼读规律的基础上,尝试自我拼读故事,初步体验拼读的成就感。
  为了减少机械操练,让语音学习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展开,本课的拓展环节,教师选用了《攀登英语阅读系列·有趣的字母》“Frank the Rat”绘本。在自读故事前,教师巧用Guessing game唤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观图,自由猜测:Whats this?引出rat一词,进而启发学生提问,引出名字Frank,这是关于大老鼠弗兰克的故事,饥饿的弗兰克被厨房是香味吸引到洞外觅食,接着发生了什么呢?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绘本自然呈现了一系列与情境相连且包含本课语音知识的词汇:bag, hat, pan, apple, bat和cat。
  Frank is in a bag.
  Frank is in a hat.
  Frank is in a pan.
  Frank is on an apple.
  Frank is on a bat.
  Frank is on a cat.
  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利用发音规律尝试拼读新单词,熟悉、巩固和运用发音规则。低龄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喜欢色彩斑斓、精致优美的图片。但是他们的词汇容量有限,因此,遇到不懂的单词,他们可以借助图片去猜测词义,从而理解故事内容。节奏轻快的行文方式,让学生感受英语的韵文特色;相同的发音规则,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不断复现的句式,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积累;有趣的情节,给学生无限遐想的空间。
  二、 聚焦绘本句式韵律,叩响语感培养之门
  闽教版《小学英语》是以“题材—功能—结构—任务”进行编写,但是教材的人物固定、情境单一、缺乏趣味性,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巧选与功能语言匹配度较高的绘本与主教材融合,利用绘本进行拓展阅读,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教材的核心语言的学习,还可以适度增加学生对相关话题的词汇,并培养学生语感。
  三年级上册Unit 6 “Colors”,本单元围绕“颜色”话题展开学习。通过学习,学生需掌握有关颜色的单词:red, yellow, green, blue, orange, pink, white, black和对颜色的提问句型:What color is it?及回答Its...教材中仅有的8个颜色的单词远远无法满足学生对喜欢的颜色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巧选艾瑞·卡尔“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经典绘本进行拓展学习,该绘本以动物为主题且包含极其鲜明的颜色,语言也非常富有韵律,非常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水平。学生在听读绘本的过程中,给可爱的动物们涂色,听音涂色,不仅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还巩固了学生对颜色词汇的学习。书中不断复现的句式,让学生自然而然习得绘本的核心句型...What do you see? I see...looking at me.孩子天生对韵律就很敏感。用韵律的方式学习绘本,对培养孩子的语感和乐感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相应的画面,容易牢记和复述故事。   三、 把握绘本情节发展,敞开思维发散之门
  英语绘本是一个连续的故事,通过阅读故事,学生容易自然而然地在脑海中呈现故事中各种有趣的情节,这对丰富孩子的英语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借助英语绘本引导学生进行推测、想象、续编或创编故事,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年级上册Unit 3 “Numbers” Part B一课,文本是Sally和Kate在公园数鸭子的情境,学习How many...?句型进行数字1~10的问答。本课的核心语言缺乏真实情境和有效拓展。因此,教师甄选RAZ绘本“Pond Animals”与本课相结合。首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绘本封面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自己平时在池塘边会看到哪些小动物呢?让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其次,听音,圈出故事中各种动物的数量,提升学生对目标单词的认读能力。接着,学生运用核心语言How many...?和I see...进行小组问答,巩固核心语句的学习。最后,教师巧妙延伸绘本,借机追问:What can they see from the pond?引导学生思考并大胆表达池塘里的小动物们所看到的池塘外的景色,充分激發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让他们通过大胆想象,在脑海里构建一幅人与动物、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有效引起学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更大限度地发挥绘本的教育价值。课后学生创编绘本,是学生迁移创新学习能力的充分体现。组员齐心协力创编绘本,每个孩子都是故事的小作者,作品分享的同时,增强学习成就感。创编、自制或改编绘本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体现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四、 紧扣绘本主题思想,推开情感陶冶之门
  英语学习不应该只是语言的学习,还应该传递给学生更多的东西。《课程标准(2011年版)》首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强调语言学习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沟通交流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加强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的修养(林立,2012)。教材中许多话题蕴含情感教育,但是无法让学生深入体会。然而,绘本美好的故事情节,易让学生在故事中悟出种种人生哲理,有助于情感的陶冶。因此,善选适切的绘本与之相结合,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情感体验,引起共鸣,真正做到育人于无痕。
  六年级下册Unit 4 “Mothers Day” Part A围绕Sally, Kate和Ben谈论母亲节计划,学习目标语言What will you do for your mother?及Ill...进行问答。Sally计划给妈妈一个惊喜,一个什么样的惊喜呢?课文的留白,为下一课的学习设置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教师选择绘本“A Special Mothers Day”与教材结合,《一个特别的母亲节》书名就能唤起学生无限的遐想,Why is it special? What will the kids do for their mom?学生迫不及待阅读绘本,故事里的孩子依据妈妈的喜好,为妈妈准备了许多礼物,孩子牵着蒙着双眼的妈妈,希望妈妈睁开眼睛的瞬间看到他们准备的小惊喜。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是含蓄而内敛,不喜直白表露对父母的爱。而绘本中孩子依据妈妈的喜好,为妈妈准备母亲节惊喜,体现孩子发自内心对妈妈的爱,真实的情感表达,没有任何的说教,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没有情感的教育都是不完整的教育。英语教师应尽可能地将情感教育渗透于每个细节,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综上所述,挖掘绘本多彩资源与主教材相结合,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资源,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习得语音技能,培养良好的语感,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和体验真实的情感,也让小学英语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实现英语教学的提升与升华。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叶青林.思考·思维·思想[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3]曾苗玲.英文绘本融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索[J].教师(外语教研),2021(1):44-45.
  作者简介:
  谢健婴,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市松涛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小学数学教学提高趣味性和有用性,越来越多的教师将注意力放在教学效率的提升方面。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小学数学低年级有效教学的价值,并分析有效路径,以《加减混合》为案例,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有用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案例教学;《加减混合》  一、 引言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于当前的小学教学,教师在进
摘 要:近年来,围绕“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很多省份初中历史教学和考试中出现了材料型论述题,这一类命题主要是对学生对“史料实证”能力的考查。深圳市近几年的中考题一般以能力立意为主,对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进行考查,并让学生在论述的过程中做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笔者把材料型论述题分为提取型材料论述题和提炼型材料论述题,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借助“思维可视化”学习工具,轻松解答初中历史中的提
摘 要:阅读是拓展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良好方式,唯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方能形成正确的语文思维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的教育理念不断涌现,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逐步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深度学习,加深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已经成了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关注的热点话题。因此,文章将整合深度学习的
摘 要:中国是诗词的故乡,是诗词的国度,几千年的中国历史造就了源远流长的中华诗歌文化。古诗词教学也是引导学生追忆历史,揭开历史面纱与古人对话,感受古人情怀,领略古人智慧,感悟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中小学古诗文教学数量,新编教材也增加了不少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由此可见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但对很多初中学生而言,古诗词学习过程相对枯燥,加之古诗词与现代社会的历史距离,容易让学生产生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全中华民族團结一心,共同支持着祖国逐渐繁荣富强,这就是爱国主义,而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不断涌入我们中国,冲击着我国传统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加重要。学生有了爱国主义情怀就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思想层次便会更上一层楼,就能以积极的面貌进入学习状态,而历史这门学科正担着如此大任。历史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除了传授学生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也是
摘 要:随着新课改教育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渐成为教师的一大教学任务。在初中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提升,思维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尤为重要,对于学生以后的长远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方程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后续内容学习的基础和工具。为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方程版块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到最大限度,给予学生一定自我学习的空间,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
摘 要:课堂练习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很多教师对于课堂练习的认知存在误区,未充分重视课堂练习。基于此,文章通过强调课堂练习的重要性,分析教师在课堂练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课堂练习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课堂练习;小学数学;习题设计;数学教学  一、 引言  数学是小学阶段难度较高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一定的练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思维和应用能力
摘要: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也是当前备受推崇的教学方式,然而在实际的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部分教师的做法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培养。本文结合课例,着眼阅读、写作两个环节,阐述了如何在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以期提升学生在英语学科上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思维品质培养;读写结合教学;培养路径  一、 引言  思维品质,作为高中英语的核心素养之一理应得
摘要:由于社会选拔人才方式的需要,做题成为每一个高中生的必备功课,各学科各阶段各种各样的考试命题也面临着新挑战。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线教师应该依据课程标准,针对不同的学情,具备试题设计的能力,以增强教学实效。本文以“京张铁路”试题设计为例,对试题设计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  关键词:课程标准;试题设计;命题背景;京张
摘要: 议题式教学是现如今中学道德与法治课追崇的教学模式之一,较之传统模式,议题式教学更能突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学习体验,是对传统的创新与突破。本文结合笔者的具体课堂教学实例及反思,对议题式教学的认知、有效实施和发展完善展开阐述。  关键词: 议题;议题式教学;教学主题;话题;问题  《预防犯罪》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框的教学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培养法治意识的重要一课。本文笔者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