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线上线下衔接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shix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智能化的背景下,形式多样的云课堂帮助学生安心居家学习。如果说线上课程的开展对老师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那么复学后的教学衔接更是一个考验。线上教学由于网络容量、技术支持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以及学生自律能力、家长指导方式等主观因素的差异,导致每个学生对于线上教学的接受程度不同,致使复学后班级内容易出现学习进度不一致,良莠不齐的情况。针对此问题,我们在复学初期就应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制定衔接方案。本文将以小学科学为例,对线上线下衔接教学的实际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与探索。
  一、家校合力,全方位了解线上学习情况
  对于学生线上学习的情况,从教师或学生单方面是无法全面掌握的,所以我认为也可以增设家长的辅助调查,三个层面全方位进行线上教学的摸底。
  首先从教师层面上来说,借助大数据时代各种软件分析,教师可以通过每日的网课观看情况和对应的习题批阅,了解线上教学内容完成和学生学习反馈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从学生层面来说,可以借助网络问卷的形式,让学生对这个假期每天有多少时间用在网课学习上,每天的学习内容掌握了多少,每次的练习题完成情况怎么样等情况进行自评,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内化情况。最后从家长层面来说,近两个月的线上学习,不仅对学生是个考验,对家长来说更是一个挑战,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反馈,了解学生居家的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如何,每日学校发布的线上学习内容学生是否认真学习等,全方位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为后续的教学衔接工作打好基础。
  二、综合测评,多角度理清学习差异
  线上学习的情况可以借助大数据的时代背景,有很多软件可以帮助我们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通过线上答题的形式可以初步了解单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可以通过数据分析进行该生的综合学科分析,更可以对全班学生的数据整理了解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理清每个知识点存在的学习差异。例如在教科版六年级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和我们》线上学习过后,通过线上问答形式(如下图1、2),了解到学生对显微镜的发展史及分类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线下教学中会着重进行再次讲解。
  根据教师和学生的摸底情况,辅导学生梳理问题,进行综合测评找出学生出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并积极思考对策,以便多角度的理清差异,开学后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教学。
  三、精准备课,分层次衔接教学
  1.教学内容整合衔接
  长达两个月的线上学习,科学课的教学进度已过半,线下教育衔接时可以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整合衔接。通过综合测评,我们可以初步掌握学生一单元的课程中哪些内容是学习得较好的,哪些是掌握不佳的,还有哪些内容是学生掌握情况参差不齐的,针对这些情况进行知识分类与整合。
  以教科版《电》单元为例,结合线上学习及学生的生活经验,了解到学生对于静电、导体与绝缘体的判断等知识的掌握整体较好,但对于点亮小灯泡的原理、简单电路图等内容,整体的学习状况不理想,学生理解的不到位、不透彻,对于通路、断路、短路等概念的理解学生之间存在差距。所以线下衔接时,我们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微调和拓展,首先以《点亮小灯泡》作为学习的基础,静电现象学生都熟悉,那么为什么不能用静电来点亮小灯泡呢?以此问题帮助学生对于薄弱知识点静电产生原因的理解。并通过点亮小灯泡的活动强化回路、电路图等重点知识内容。然后通过《导体与绝缘体》深入研究物体的导电性,学生会发现将身边的物体连接到电路中时,情况是不一样的,我们通过这样的探究过程来认识导体和绝缘体。提供多种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让学生进行检测,使學生在实践中感悟电器的设计与所学知识的联系。最后以《做个红绿灯》作为本单元的总结与拓展,通过并联电路图的设计,开关材料的选择等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与实践应用。
  2.学习进度分层衔接
  对于线上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通过复学前的多方位了解,可以将班级的学习进度进行分层开展。首先对于网络学习优异、科学知识掌握熟练的同学,提供课程拓展内容,课上回顾了线上内容后进行拓展学习。对线上学习不足的同学,教师指导对已学内容做必要的巩固与讲解。对于学生存在的共性和比较突出的、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专门的备课,安排课时,集中突破。例如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浮力的知识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本就具有一定难度,因此线上学习过后学生的掌握情况差异较大,于是我将力比喻成拔河,来帮助学生感受不同情况下重力与浮力的大小比,帮助基础较弱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同时在原有的实验基础上带着学生尝试进行受力分析,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以此深入浅出的方式尽可能衔接不同学习进度的学生。
  当前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促进着教育模式的革新与优化,2020年初经历的线上教学,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通过两个月的线上教育,我们摸索着进行分级、分流教学,调动教和学两个方面的线上融合。此时,线下教学的衔接问题则敦促我们从新角度、新视野来优化教学资源,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也是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促进,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其他文献
沙特、阿联酋、土耳其、伊朗、以色列、埃及六国均是影响中东地区中文教育的重要国家。对上述六国的中文教育进行多维比较,研究发现中国与中东六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和密切经贸往来促进中文教育发展,而六国华人比例偏低、语言竞争激烈、地缘政治复杂是其制约因素。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中文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阿联酋近年来发展迅速;高等教育阶段的中文教学仍属\"高冷\"专业,埃及和以色列发展基础较好;孔子学院分布密度较低,地区影响力需持续提升;华文教育基础薄弱,新侨民子女的中文教育需求逐渐显现。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四点思考: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重大风险挑战,中国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动员能力和精诚团结的忘我精神,彰显了中国制度优势、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地方人大出台的一系列决议或立法性文件都为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胜利提供了法治支撑,但同时也应看到地方人大立法作用的发挥仍有短板,这也是今后地方人大需要反思和完善的地方。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结合教材内容,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帮助其建构起结构化的数学知识系统,借助直观形象的图片、图形和数学符号,提升小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其巩固和深化所学的数学新知,可以把抽象繁难的数学题目转换为一目了然、明白易懂的数学情境,不断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提升。在小学数学课中,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通
《工程地质应用》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地质学的有关内容,通过不断挖掘和探索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元素,以“地质作用与地质年代的划分”一节为例,在讲授地质作用和地质年代主要内容时融入课程思政,实现教书与育人同向同行,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摘 要: 美术课程根据儿童年龄发展的特点,研究在美术活动中利用丰富多彩的天然材料开展美术创作,使儿童能够感受自然之美,促进美术教育的和谐发展。在美术课上,幼儿园要把孩子审美素养的塑造作为重点,结合现实,有效重构美术课程的内容,并以此为整体,最后实现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以及科学设置的目的。  关键词: 幼儿;审美素养;美术课程重构  幼儿园美术课程重构是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美术课程内容和活动设计量身
1.内容和内容解析1.1教学内容函数及其表示方法.本单元需要2课时:第一课时,函数的概念:第二课时,函数的表示.这里给出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1.2内容解析内容的本质:函数是现代数学最基本的概念,是描述客观世界中变量关系和规律的最为基本的数学语言和工具,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函数的本质特征是对应关系.
进入中职院校的学生可能在学习能力方面有极大的不足,但是,他们的上升需求并不低。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中职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更高,他们认为不管是当前还是未来都是“计算机时代”,他们如果能够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功能就能够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作为专业的教育者,我们可以借助这种基础来引领中职学生恢复学习的自信心,实现优化的成长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把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断地有所突破。对于中职学生而言,能够满足他们的内在需求,能够让他们一次次的有所得,必然可以让中职学生成为最主动的学习者,他们的学习
摘 要:随着目前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日趋复杂,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学校中对于初中生的心理问题也没有重视起来。因此本文针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分析,选择以网络背景的视角下,希望可以有效促进初中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网络背景下;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初中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这个时期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梳理激励理论的缘起、类型及其核心观点,并对激励理论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影响与应用进行深度剖析。以高职院校为例进行研究,通过深度访谈、问题调查以及查阅档案等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情况进行调研,了解评价主体发的选择、评价指标的制定、评价过程的具体执行、评价结果的实际应用等现状。提出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与之相应的策略
摘 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角色扮演活动,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理解中的困难之处展开深度探究,围绕开放性问题进行讨论,结合时政热点进行资源拓展,这样才能更好地优化角色扮演活动,并构筑高品质的政治课堂。  关键词:角色扮演;高品质课堂;高中政治  学者李吉林提出了角色转化原理,认为可以创设一些和学生生活相连、相同的情境,促使他们进入角色,体验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