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导思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会有思,才会去探究,有效的问题就是向学生提供一种“充分从事语文活动的机会”,它能引导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开启心智,培养思维。以问导思——点拨艺术教学法就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设问解疑为主线的现代教学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接受知识,体现了以培养学生智能为主的现代教育最基本的要求。
  以问导思——点拨艺术教学法要求教师不仅要理解教材,而且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探索,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点拨学习规律,指出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这样,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以问导思 语文 课堂教学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要让学生自能读书,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法导学,突出一个“导”字,以问促思,突出一个“问”字。
  一、导——“点拨”
  什么是“点拨”?蔡澄清先生认为,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这种点拨,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发展能力。这是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学的一种方法,在此我称之为“导”。
  二、以问导思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在实施教学的“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阶段,由教师对上一堂课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讲述、机械地重复,然后通过老师讲授,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在实施“讲授新课”阶段中,教师主观地讲,力求讲得深、讲得透、讲得细,让学生听懂;学生则被动地竖耳倾听,充当知识的接受器让教师装填。在实施“巩固练习→布置作业”阶段,教师布置练习和作业让学生做,这时学生有了动手,动脑的机会,但这种动手、动脑只不过是学生对教师所讲知识的“再现”,所介绍方法的模仿,是一种机械的重复。这种教法,是“应试型”的教法,培养出来的多是高分低能的学生。而当今社会所需的人才是“智能型”的,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才。所以传统教学法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了。
  “以问导思”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表示为:设疑→讨论→交流→点拨→训练→矫正→小结。
  “以问导思”教学法大胆地提出了以学生的思考为核心,通过设疑,以解疑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想法。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给学生以引导、指点和提供思考研究的环境和条件,注重如何使学生在心智、能力方面的提高,以及身心协调完善上。在教学中,让学生的思维、想象的翅膀得到放开锻炼;摆脱传统教法的教师主观地给学生灌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束缚。
  三、如何设疑导思——巧问妙启
  1.设计有效问题,引导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
  “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众多名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就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语文课堂中能否做到有效设问,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围绕以学生为主体,发现、寻找使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问题情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空间,以合适的方法把它呈现出来。有效的课堂提问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能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习情趣的激发、知识的内化和学习能力的形成的问题就是有效的问题。巧妙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和不足,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人教版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我是这样设计问题:①从文本的题目入手:本文主要讲述的是什么?②从重点语句入手:烛之武刚开始为什么拒绝郑伯,后来又为什么答应去退秦师?③从重点语段入手:烛之武怎么凭一己之力退秦师?④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入手: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当个人遭遇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作为青年学生的你们该如何选择?这些问题的设计既注重了文本的中心、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情节的跌宕起伏,又通过文本的人物渗透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2.设计递进式问题,拓展学生思维
  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设计的习题一定要有层次性,即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要变教师“多讲”为学生“多想”,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将问题深化。通过设计递进式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比如,在教学《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时,我就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①以组为单位研读文章理清层次,说说作者介绍了他由童年到青年成长过程中的几件事情?②分组探讨三件事对作者的教育作用,初步了解文中的科学精神。③把握三件事的内在联系,认清科学探索的过程,理解诸多科学精神的整体作用。④作者的“教育历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第二、三两个问题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重难点内容;第四个问题是拓展学生的思维。
  又如,在讲授《孔雀东南飞》一课时,我这样逐层设计问题:(1)焦母赶走刘兰芝的理由是什么?(2)焦母对刘兰芝的这些责备或者说这些赶走刘兰芝的原因是不是符合事实站得住脚呢?(3)既然焦母毫无正当理由却偏偏要赶走兰芝,拆散仲卿与兰芝之间的幸福生活,而且竟然得逞,这说明什么呢?这样从解读问题入手巧妙地解读全文,既加深了主题认识,又对重点语段作出详细分析,使学生体会到艺术特色,比起传统分析课文的方式实在有益得多。
  《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就是说,善于提问的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使学生理解层次不断深入。以上四个问题在思维水平与综合解题能力要求上由浅入深,逐层递进,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认识规律,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通过问题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体会、体验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各种感受,拓展学生思维,这比获得知识更重要。   3.设计引申性问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教学中不能就题论题,要善于适当引申和变化,逐步延续伸展,在培养学生思维变通性的同时,让学生思维变得更为深刻、流畅。
  比如,我在讲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后,师生共同交流探讨:文章仅仅只是一段对话吗?仅仅只是“各言尔志”吗?有人说这篇文章“言志”之外还有很多很丰富的东西,你从中(从问、答、评)还能读到什么?读出什么?这个问题设计可以使学生产生很多联想,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出很多方面,给学生理解以足够思维空间上的尊重。
  又如,《六国论》一课,在深研原文后我就问:本文中心旨在反对拿钱帛、土地换取苟安,可是为什么历史上反复出现这样的荒唐行径呢?此问题可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思维品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符合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为学生开辟了思维的新天地。
  从一个问题入手,挖掘其内涵,进行必要的、科学的引申,不但可以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联想能力,渗透类比思想,可以让相关、相似知识的规律性内化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从而使学生达到“解一题,带一串,通一类”的理想境界。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达到了知识整理、方法提炼、思想感悟、经验积累的目的。
  4.设计拓展性问题,发散学生思维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因此,在每节课,我一定想方设法设计相应的拓展性问题对文本材料进行深度挖掘,用这样的问题来发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用拓展性问题来满足课堂教学中个性化的需求,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
  例如,我在教《师说》时,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虽然文章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是读到这里我们还会只是这样看吗?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这个问题可以从韩愈《师说》一文当时的现实意义及长远影响来谈,学生可以展开思维,拓展想象空间)?使语文由课内走向课外,塑造学生健康的心态。
  又如,我在教《咬文嚼字》时,文中讲到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善用联想意义,我就设计了一题: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落花时节有几层意思?答案:有四层意思,1.点明与李龟年相逢的时令暮春;2.暗指李龟年不幸的身世;3.暗指自己不幸的身世;4.暗指唐王朝衰落时。既与课文紧密结合,又拓展了思维,效果也很好。
  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关键是怎样设计问题。一个好的问题,往往能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合作、教学合作,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激发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充分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学得更多、更快、更好。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课堂上适时适度的设疑激趣,富于艺术性的巧引妙启,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安徽芜湖县一中。
其他文献
【摘要】艺术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巨大的诱惑力,那是因为艺术让人看到了“形“,体验到了“情”,享受到了“美”。语文教学要想变成一种艺术,使语文成为学习者主动、乐于参与的一项活动,就必须提倡语文学习的形象思维,重视语文学习的情感作用,注重培养语文学习的审美意识。  【关键词】语文教学艺术教育形象思维情感教育审美意识    许多人都喜爱艺术。多少回,我看见,在座无虚席的大剧院里,台上的戏,会令全场鸦
《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是这样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高考有关文言文的试题也就是按这个要求出的。许多语文教师都有这么一个感觉,平时教文言文要比教白话文轻松,只要落实这些基本要求就可以了。可是如果要求一个语文教师拿文言文来上公
【摘 要】不言所要言,却借说别的说所要说的,所要说的又一直贯穿于全文,这就是托物言志。记叙文的写作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关键词】记叙文 教学 托物言志     记叙文不囿于单纯的叙事、抒情或写景。托物言志也是常用的一种铺陈展开的方法。下面以苏雪林《秃的梧桐》的解读为例。  一、解读启示: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所托之物:秃桐  所言之志:顽强的生命力  物、志之间的桥梁:形似与神似。
【摘 要】本文就农村中学生的特殊生活状况进行了分析,对农村学生特有的生活体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在作文选材和内容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指导,以期能够解决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提升的瓶颈问题。  【关键词】农村中学 作文教学 生活体验     写作贵在一个“真”字,写自己真实的生活,说自己真实的话,抒自己真实的情。《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要写出自己真实的心理或真切的体验,即“要求学
一位天才,一位艺术大师——肖邦,渐行渐远,然而,最弱的,最温柔的,真正震憾我们灵魂的狂风暴雨——肖邦音乐,依然回荡在肖邦故园。悠悠故园,有你,有我,最重要的是还有肖邦。让我们一起,就在这里,和肖邦促膝谈心。  故园的灵魂——音乐  肖邦的好朋友,德国诗人海涅对肖邦音乐有这样的评价:  “他在钢琴前坐下的时候,我觉得仿佛是一个从我出生地来的同乡正在告诉我当我不在的时候曾经发生的最奇怪的事。有时我很想
【摘 要】杨绛的《老王》,可谓是平凡的人平常的事,“平淡”的语言平常的心,但读来总让人印象深刻,感触颇多。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然而描写和对比的巧妙运用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作者写老王,不单纯是为了表现他的不幸,而是为了表现老王这个“底层”者的“光芒”,催人思考,一如鲁迅的《一件小事》。  【关键词】《老王》 描写 对比    杨绛的《老王》,可谓是平凡的人平常的事,“平淡”的语言平常的心,但读
歌德说:“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都是探不到底的。”  初中教师在讲《葫芦僧判葫芦案》一课时说,《红楼梦》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两个封建社会的叛逆形象;高中老师在讲《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又说,《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线索,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两个封建社会的叛逆形象。  说贾宝玉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我赞同。他厌读“四书五经”,厌取功名,敢摔在贾母这个封建社会家长制的最高权威者看来
【摘 要】激情的投入决定着课堂的魅力所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注意运用激情艺术,唤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只要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就能使课堂做到“万水千山总是情”。使教师教得激情澎湃,学生学得生气勃勃,整个课堂热情洋溢。  【关键词】语文课堂 激情教学 课堂魅力 情感教育    英国伟大诗人拜伦说过:“激情是诗的粮食,诗的薪火。”它告
转眼间,江苏高考改革走过了九年的历程,从现实背景和历史发展轨迹的角度对此进行解剖和梳理,这一横断面无疑能窥一斑而见全豹,从一个侧面看到全国高考自主命题尤其是作文命题所走的一段不平凡的历程,也可看到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入和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行程与现状。其间的经验与教训,其间的结晶与思考,或许对高考命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命题专业队伍的建设乃至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有一些启示。  一、九年回顾:看上去很美——
【摘 要】高考作文题常常试图引领学生对现实和未来生活进行个性的思考和判断,然而学生作文却往往让人不忍卒读。本文从学生的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学生的课外阅读方面和学生的思辨能力三个方面来关注其精神世界和思维品质,并以此推动其文章走向深入。  【关键词】高考作文 精神层面 课外阅读 思辨能力  这些年来,各地高考作文题不再局限于狭隘层面上的“写”字,而是常常引领考生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历来对现实和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