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林黛玉的再认识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n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歌德说:“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都是探不到底的。”
  初中教师在讲《葫芦僧判葫芦案》一课时说,《红楼梦》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两个封建社会的叛逆形象;高中老师在讲《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又说,《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线索,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两个封建社会的叛逆形象。
  说贾宝玉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我赞同。他厌读“四书五经”,厌取功名,敢摔在贾母这个封建社会家长制的最高权威者看来是命根子的“通灵宝玉”,敢于向封建社会家长制度发出挑战。而说林黛玉也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我却不敢苟同。林黛玉出身于“清贵之家”,由于从小受到父母钟爱,养成娇气、任性的脾气。后因母亲早丧,寄居在舅舅家,孤苦伶仃。环境的龌龊势利,使她“自矜自身,小心戒备”。在她还未进贾府时,就“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这些话可看作是林黛玉在贾府一切行动的指导思想,而且林黛玉在以后的行动中忠实地执行了这一思想。
  在见到“嘴甜心苦,两面三刀”的王熙凤时,“黛玉忙赔笑见礼,以‘嫂’呼之”。可见林黛玉对王熙凤这个实权派的尊重。当邢夫人苦留林黛玉吃过晚饭去时,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何,望舅母容谅。”这表明了林黛玉顾全大局礼节,说明林黛玉在待人接物上的处处留心,时时在意。
  林黛玉的这种思想也表现在她对坐座位的态度上。“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炕沿上却有两个锦褥对设,黛玉度其次位,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上坐了。”“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反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在王夫人房中,林黛玉不肯接受王夫人让她东坐,因料定那是贾政之位,是绝不应坐的。这些细节足以表明林黛玉是绝不轻易从事的,也不敢越雷池半步,更不用说对谁叛逆了。
  在贾母房中吃饭时,为座位之事,林黛玉更是推让了一番,直到贾母作了解释,她才肯入座,从这更可以看出林黛玉行事的谨慎小心。
  而且,为了适应贾府的生活,林黛玉更是不惜伤害自己本已禁不住伤害的身体,一改以前的生活习惯:“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这一细节也反映了林黛玉的不愿得罪别人,喜欢迎合别人的思想。
  高尔基说,情节是性格的发展史。从以上林黛玉的所作所为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样的林黛玉身上是不可能孕育出叛逆的种子。
  言为心声,从林黛玉说的话中也可以看出林黛玉不具有叛逆性格。“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姐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瞎罢了。’为了迎合贾宝玉等人,当宝玉问“妹妹可曾读书?”时,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从林黛玉实际读的书来看,刚读了《四书》,说明林黛玉已受到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不敢叛逆;从林黛玉前后的不同回答来看,说明林黛玉言行过于谨慎小心。我认为,小心谨慎到如此地步的人是绝不会对正统社会叛逆的。
  但林黛玉绝对是个纯情少女,也绝不同流合污。只不过是为了保持自己纯洁的个性,她始终“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并且还经常以比刀子还厉害的言语,揭露周围自己看不惯的现象,或者跟自己的小心眼过不去的人物,即使是自己心爱的贾宝玉也不能例外。
  那么,怎样跟林黛玉这一典型形象定位呢?我们先来分析曹雪芹所处的时代——典型环境。资本主义在明代中叶已有萌芽,虽屡遭封建社会扼杀,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层一直没有得到机会发展,但也始终没有泯灭。曹雪芹生活在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似乎看到了封建社会的没落,但他又似乎很清楚地看到,在中国独立的资产阶级是没有的,它只能从封建社会中分化出来,而这就注定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恩格斯说:“所谓现实主义,就是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红楼梦》之所以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就是由于它塑造了这一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林黛玉—一个任性的、多愁善感的、向往自由、热爱自由式恋爱的小资产阶级女性形象。
  德国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姚斯说得好,一部作品“并不是独立自在的对每个时代每一位读者都提供同样图景的客体。它不是一座独立式地宣告其超时代性质的纪念碑,而是更像一本管弦乐谱,不断地在它的读者中激起新的回响。”以上对林黛玉这一著名形象的新认识就是《林黛玉进贾府》在笔者心中激起的新的回响。这种回响虽然有些不合调,但毕竟是一种原生态的回响。
  ★作者单位:江西临川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新课标的“感受·鉴赏”部分明确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  下面以《兰亭集序》为例,谈谈如何通过品味文言文中的美学因素,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得到精神的享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境界。  “凤头”——渲染美的气氛  一
【摘 要】考生在高考作文中适当应用古诗词,就会化平淡为神奇。具体做法有:巧用古诗句拟题;巧用古诗句开头;巧用古诗句连缀美文;巧用古诗句收尾等。  【关键词】作文;古诗句;拟题;开头;收尾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精粹,是我国古代文人墨客思想感情与文学素养的积淀,它的语言凝练、意境优美、情感丰富,可唤起读者的联想与思考。考生在高考作文中适当引用古诗词,可以使作文构思新颖巧妙,文章语句意蕴十足,文采飞扬
【摘 要】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诗歌之部”,打破了传统教材的框架,开创了全新的体例,对于实践新课改的理念做了非常有益的尝试,但教材编写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材的建构方式脱离高中学情,也不太符合诗歌教学的基本规律;诗歌选篇偏少,名家名作缺席,选修教材的特质不鲜明;诗歌散文合编,内容庞杂,课时紧张,很难落实课程目标。鉴于此,必需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进行教材重构,才能落实课程标准的教学
[摘要]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适应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切实组织和开展好文学阅读活动。阅读本质不是技能训练,而是通过在大量的以了解内容或获取信息为中。的课外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水平,点燃学生的感知想象力和思考创造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 多元媒介 文化内涵    课外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维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
【摘要】艺术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巨大的诱惑力,那是因为艺术让人看到了“形“,体验到了“情”,享受到了“美”。语文教学要想变成一种艺术,使语文成为学习者主动、乐于参与的一项活动,就必须提倡语文学习的形象思维,重视语文学习的情感作用,注重培养语文学习的审美意识。  【关键词】语文教学艺术教育形象思维情感教育审美意识    许多人都喜爱艺术。多少回,我看见,在座无虚席的大剧院里,台上的戏,会令全场鸦
《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是这样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高考有关文言文的试题也就是按这个要求出的。许多语文教师都有这么一个感觉,平时教文言文要比教白话文轻松,只要落实这些基本要求就可以了。可是如果要求一个语文教师拿文言文来上公
【摘 要】不言所要言,却借说别的说所要说的,所要说的又一直贯穿于全文,这就是托物言志。记叙文的写作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关键词】记叙文 教学 托物言志     记叙文不囿于单纯的叙事、抒情或写景。托物言志也是常用的一种铺陈展开的方法。下面以苏雪林《秃的梧桐》的解读为例。  一、解读启示: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所托之物:秃桐  所言之志:顽强的生命力  物、志之间的桥梁:形似与神似。
【摘 要】本文就农村中学生的特殊生活状况进行了分析,对农村学生特有的生活体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在作文选材和内容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指导,以期能够解决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提升的瓶颈问题。  【关键词】农村中学 作文教学 生活体验     写作贵在一个“真”字,写自己真实的生活,说自己真实的话,抒自己真实的情。《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要写出自己真实的心理或真切的体验,即“要求学
一位天才,一位艺术大师——肖邦,渐行渐远,然而,最弱的,最温柔的,真正震憾我们灵魂的狂风暴雨——肖邦音乐,依然回荡在肖邦故园。悠悠故园,有你,有我,最重要的是还有肖邦。让我们一起,就在这里,和肖邦促膝谈心。  故园的灵魂——音乐  肖邦的好朋友,德国诗人海涅对肖邦音乐有这样的评价:  “他在钢琴前坐下的时候,我觉得仿佛是一个从我出生地来的同乡正在告诉我当我不在的时候曾经发生的最奇怪的事。有时我很想
【摘 要】杨绛的《老王》,可谓是平凡的人平常的事,“平淡”的语言平常的心,但读来总让人印象深刻,感触颇多。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然而描写和对比的巧妙运用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作者写老王,不单纯是为了表现他的不幸,而是为了表现老王这个“底层”者的“光芒”,催人思考,一如鲁迅的《一件小事》。  【关键词】《老王》 描写 对比    杨绛的《老王》,可谓是平凡的人平常的事,“平淡”的语言平常的心,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