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荒立拓乐为先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zhufeng5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年以前,曾祥芹先生过访寒舍,看到现代书法大师沈尹默高足戴自中先生为我题赠的一些书法作品后,便托我代为求字一幅。我记得曾兄嘱告的书写内容即是题写“拓荒斋”之斋名。自中兄特意选用恩师遗赠的染色古宣,神完气足地挥毫写就这三个遒劲中带有几分高逸的大字。当时我的直感是纸好、字好、两位仁兄的品格都好。
  多少年过去了,这张字的豪放洒脱印象和曾兄的刚毅执着乐观形象,在我脑海中越来越清晰分明了。
  我初次听到祥芹兄的大名是1981年在恩师何以聪教授府上。我向何老师递交去参加学会的第一篇论文《刍议“语文教学概论”》,何老师即推荐我读曾先生以文章学构建语文教育体系的煌煌大作。何老师在评审的参会论文中,显然对此篇最为青睐,在评审表的各项上都打上“A”的等第。我从中受到了很大启发,并对自己与文章学研究擦肩而过的疏慵而深感愧恧。不久,我在书橱中找到了被我尘封多年的几本民国时期文章学著作,便寄去供曾兄参考。祥芹兄得书后即列入计划,认真地与所搜罗的有关文献资料比照、参阅、研读,终于在文章学领域內别立洞天,创建了中国文章学研究会,与同仁们不断地获取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我像一个无所作为的小财主,曾在一时好奇中购得“文章学”的一方良田,却让它们在久久不事耕耘的闲置中沦为荒地。面对祥芹教授今日文章学研究之辉煌,我尤其需要“鉴往”莫健忘,“察今”见真金,深深地把祥芹兄的拓荒精神烙印在心底。
  固然,祥芹先生在学术领域内是一位强者。然而,这位拓荒者却是一名身染重症的病人。1982年我与祥芹兄都还是全国语文教学法研究会的少壮派代表,荣幸地被遴选为在烟台举办的全国语文教学研究讲习班的讲师团成员,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中小学教师作学术报告。轮到祥芹兄出场时,会议主持人特别情深意长地介绍说:“曾祥芹老师身患危及生命的重病,但他一直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不久前他还在住院,现在他还没有完全康复,却仍然赶来给我们做报告……”一阵受内心震撼而引发的热烈掌声后,祥芹兄充满达观情绪,以极其稳重的语调,向与会者娓娓地陈述了自己的学术见解。说真的,我在听讲时已很难集中精力去吸收报告的本身内容,我总是分神地为乍闻曾兄身患那样的重症而悚然惊愕;又更是心随意往地对曾兄不畏病魔折磨而鏖战于学术之林的乐观精神而肃然敬仰。曾兄的病躯,透射出常人难得的志气、骨气、才气、灵气,敲打着我一度在困境中畏葸不前的无勇、无智、无力和无奈。曾兄生命不息、探索不止的人格魅力,成了催我奋进的强大动力。
  1988年上半年,正借调于河南省教委进行教改调研的祥芹兄,得悉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接受出国前的朝语突击培训,便赶往洛阳邀约我为他主编的《阅读学丛书·阅读技法系统》撰写一篇《朝-汉语文译读法》。说来惭愧,当时我已年近五旬,为了接受国家教委派遣,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进行访问研修,不得不在出国前参加“扫盲式”的语言培训。祥芹先生对我寄予厚望,专程来探视我接受“一对一”封闭式培训的实况,鼓励有加地诚邀我撰写该文,以为译读技法中的补阙。我受他的拓荒精神激励,居然也在短短几天内总结出了朝-汉译读的几条较为实用的基本规律,写出了一篇颇具操作性的朝-汉译读技法文章。这篇文章由祥芹先生送我朝语导师李世龙教授审阅,得到首肯。后因当时尚不能排版朝文而未刊之于书,祥芹兄却在该书出版时特于后记中记述数语,以资抬爱。1989年秋,我自朝鲜回国,祥芹兄旋即邀我为其主编之《国外阅读研究》撰写介绍朝鲜与韩国阅读教学的章节。我自知年届半百学一门小语种,水平只在“脱盲”初级阶段而已。曾兄委以重任,何尝不是拽着我,也一搏于拓荒之途呢?勉力为之,幸蒙曾兄全文付梓,自忖此岂非“国外阅读研究”之一曲《兄弟拓荒》耶?
  曾教授倡导国外阅读研究是动真格的。他带领国內一批学者率先加入国际阅读学会(IRA),继而又多次举办阅读学的国际会议,组织中外学者共济一堂,面对面地在阅读学术领域协力“拓荒”。他在创建阅读学研究会的历程中,视野开阔,识见深远,阵地突破课堂教学,广及社会阅读的方方面面;成员也从而泛及各类媒体、图书馆、信息产业与文化宣传部门、机构等单位的人员;研究范畴则随着时代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不断开拓与深化……。
  我眼前仿佛倏地一亮:曾教授的拓荒斋,正在演化为成百上千拓荒者的新天地。中国现代文章学、阅读学、语文教育学,正在雄壮的“拓荒曲”催进中乐此不疲地奋然前行!
  [作者通联:上海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于漪老师,当代语文教育家。长期以来,她一直辛勤耕耘在语文教学改革的最前沿,始终与时代同步。她从语文教学的特点出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锐意创新,在扬弃和开拓中,逐步形成了以“人的完整性建构”为主要目标和价值取向的,具有求实性、创新性和发展性特征的语文教育观。  于漪老师的语文教育观,在批判中继承了过去,在创新中开辟了未来,为21世纪中国语文教学的改革打开了新的局面,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纵观于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评议文章】刘徽《机智地教学:循着学生的线索——评介日本学情卡教学模式》,原载《当代教育科学》第10期。   【内容提要】学情探测在日本具体化为学情卡评价,是档案袋评价的日本本土化运用。作为一种评价方式,学情卡全
已经读了不知多少关于母爱的文章,可当自己欣赏的眼波流淌在《纸船》和《金色花》的字里行间时,感动的航母还是淹没在了冰心打造的情感海洋里,文字中那富有生命质感的线条深深浅浅地牵扯着那不设防的心灵之网,此时,无所适从的思绪如漫天飞雪,纷纷扬扬裹卷了整个意境的世界。  作者在广阔的大海上细腻地伸展着她那思念母亲的情感触角,她总是留着留着一张张纸,这纸是为装载她对母亲遥远的思念而留下的,是为装载作者心头那沉
“功夫在诗外”,原是陆游给儿子传授写诗的经验时写的一首诗中的一句。诗的大意说:他初作诗时,只知道在辞藻、技巧、形式上下功夫,到中年才领悟到作诗更应该注重内容、意境。由此可知,所谓“功夫在诗外”,强调的是到生活中广泛涉猎,开阔眼界。一个作家作品的优劣,是由其阅历、见解、识悟所决定的,更是由其才智、学养、操守、精神等形而上的东西所决定的。只有身体力行的实践、格物致知的探索、血肉交融的感应、砥砺磨淬的历
不管承认不承认,初中语文被边缘化了——尽管在中学里,语文仍然被称之为主课。  不知从何时起,在语文学习方面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多上一节课与少上一节课无所谓,甚至多上或少上一个月、一个学期也无所谓。多上少上看不出来,还不如不上,省得浪费时间。这种“共识”越到高年级越明显。这也许就是导致中学语文被边缘化的最直接原因。那么,为什么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段语文普遍都非常重视呢?大概是: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
纪传体文学巨著《史记》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美誉,其最重要原因是它具有高超独到的写人技巧。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其中的名篇,虽为二人合传,但不难看出太史公对蔺相如情有独钟,极尽写其之能事。尤其是衬托手法独具匠心,无论是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还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腻的刻画,都是为了衬托蔺相如这位大智大勇的爱国英雄。  本文的主角是相如,这从开头对二人身份的叙述中即可看出,一个是“凭
听很多人说,最喜欢的中国古文名篇是《兰亭集序》,集艺术美和思想性于一体,实在难得。笔者自己也是王羲之的崇拜者,常常惊叹于他绝妙的书法艺术和不俗的人生旨趣,更惊叹于他在文学天地的独树一帜和在哲学领域的深沉思辨。  一般说来,序言只是一种应用文体,很难达到高深的艺术造诣,但当代人难以做到的,为什么古人却能做到?最起码王羲之就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一篇千古至文,这是为何呢?在写“序”等应用文体方面,古人为我们
自2012年10月11日“诺贝尔文学奖”开奖后,莫言这个名字便红遍大江南北,有关莫言文学作品的议论也一浪高过一浪。随便上“百度”一查,短短10天,诸如“莫言作品进语文教材”这类问题的条目竟达14万条之多。  一、莫衷一是的争论  莫言的作品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这是值得中国文学骄傲的事。  莫言的作品刚一红起来,立马就有人发出声音:让莫言的作品进入中学语文教材!据媒体报道,“10月13日,语文出版
《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第二期A版刊发了乔化永先生的《好一个“死节从来岂顾勋”》的文章,对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所选高适的《燕歌行》的一处文下注释提出自己的质疑,应该说这种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的治学态度还是令人佩服的。不过,乔先生自己提出的见解却未必能使人信服。  乔先生对注解26条中“节”注为“气节”一说并无疑异,但却生搬硬套机械僵硬地把“死节”解释为“为气节而死”,并据此认为原注中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阅读教学逐渐呈现出开放化、灵活化、个性化的特点,各种教学新方法、新思路精彩纷呈,蔚为大观。可是笔者发现,有些阅读教学实践背后却是对文本解读和感悟的严重不足。某些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要么就是引领学生做一些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的肤浅问答,热闹过后很难令学生留下深刻、新颖的认识和感悟;要么就是紧扣教参或什么名师教案作定向探究,决不敢也不会越雷池一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荡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