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闪耀 千古至文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zitengnihao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很多人说,最喜欢的中国古文名篇是《兰亭集序》,集艺术美和思想性于一体,实在难得。笔者自己也是王羲之的崇拜者,常常惊叹于他绝妙的书法艺术和不俗的人生旨趣,更惊叹于他在文学天地的独树一帜和在哲学领域的深沉思辨。
  一般说来,序言只是一种应用文体,很难达到高深的艺术造诣,但当代人难以做到的,为什么古人却能做到?最起码王羲之就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一篇千古至文,这是为何呢?在写“序”等应用文体方面,古人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成功的经验?笔者认为这是很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视野开阔 融情于景
  今人写“序”无非就事论事,视野狭窄,因此很难引起读者广泛的共鸣,而《兰亭集序》则不然。《兰亭集序》开头并未机械地告诉读者为何作序,除简单地交代这次文坛聚会的时间、地点外,更多地是将此次聚会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作了精妙的呈现:“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尽管笔者没有到过兰亭,但通过作者的描写,那山、那水、那竹、那林、那亭、那觞就像刻在自己的脑海中一样,使人心生向往和亲近之情。可以说,寥寥数笔,就能产生如此刻骨铭心的艺术效果,是难能可贵的。作者的语言是那么精炼工巧,创设的意境又是那么清幽脱俗,让我们仿佛来到了一个“世外仙境”:这里山清水秀,这里天高地迥,这里可以怡情任性,这里可以自由挥洒,这里有一批风流儒雅的文人,这里有一个浪漫闲适的聚会!
  说起聚会,怎不令人心仪?人生难得一知己,更何况是和这么多文化精英们汇聚一堂,真是人生莫大的幸事。从“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等语句,我们可以体味到作者由衷的欣喜与快意,但作者并未满足于直抒胸臆,而是更重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让这种情绪在环境的渲染中慢慢流淌和浸润:“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面对自然美景,面对万千世界,面对朗朗乾坤,面对寥廓宇宙,作者心头涌起的是千层巨浪,对社会人生的哲理思考,便由此引发,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
  二、高屋建瓴 哲理思辨
  有人质疑:《兰亭集序》的主体部分为何要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谈起呢?似乎太突兀了。但笔者认为,这正体现了王羲之高屋建瓴的智慧,是很自然的承上启下。因为这次文坛精英的聚会正是典型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是社会的人,独处固然重要,但人际交往更是不可或缺:“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不管是在室内促膝谈心也好,还是在室外游山玩水也好,都是令人开心的事情,并且将化为人生美好的记忆,终身难忘。
  但是,作为一名有思想的文人,作者不仅关注社会人生,关注宇宙万象,他更关注的是人的心灵世界:“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作者指出人在朋友聚会、人生得意之时,是不会有痛苦忧伤,更不会有“老之将至”的悲凉心境的,但是当时过境迁,岁月无情流逝,一切美好都已成为过眼云烟之时,内心的深沉感慨与忧思就会被触发,死亡的阴影此时往往挥之不去。这不正是道出了人类共同的感受和心路历程吗?我们每个人都会渐渐老去,但一个“渐”字往往迷住了多少人的心窍。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往往认为时间还长着呢,够自己挥霍的了,不等到凄凉的晚境,他们是不会觉醒的。有多少人虚掷光阴,有多少人才华埋没,他们似乎全然不了解人生的短暂,岁月的无情,这是很可悲的。
  王羲之正是以自己天才的哲理思辨,打动了古今中外无数人的心扉。尽管他的语言很抽象,很笼统,并未具体叙述,深情描摹,但他富有哲理的文字不是同样具有艺术的感染力吗?我们每每读到此处,就会掩卷沉思:思考自己的过去与未来,思考生命的短暂和有限,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王羲之站在“哲人”的高度,为我们普通人道出了“生之不易与沉重”。他说“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让笔者想到的是自己快乐无忧的童年,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那些宝贵的日子,是生我养我的故园,是那一去不复返的幸福与温馨。心中万千感慨,难以抑制的是感怀的热泪,这正是王羲之文笔的功力所及,它可以洞穿历史,超越时空,俯瞰众生,给所有人以心灵的震撼和灵魂的撞击。
  三、珍惜人生 有所作为
  有人认为,本来是为一本诗集写“序”,王羲之却想到了“死生亦大”的哲理,是不是小题大做,并有离题之嫌?但笔者认为,这正是《兰亭集序》得以流传千古的根本原因。
  “死生亦大”到底是什么意思?当然,这里不是指其字面意思,而是潜隐在其中的逻辑与思辨意义。笔者认为,王羲之之所以在“序”的收束部分提出“生死”的问题,其实是空穴来风,而是有感而发,并且是有着很强的针对性的。“死生亦大”正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是王羲之着意要为我们阐发的人生思考,那就是要珍爱生命,珍惜人生,创造价值,有所作为。
  对于生死这个大问题,魏晋时期由于“玄学”盛行,很多士子及时行乐,放浪形骸,忘记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有的甚至醉生梦死,萎靡不振,这是作者深为忧虑的。作为一名有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文人,王羲之希望为社会尽到自己的微薄之力。可以说,他的《兰亭集序》正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自我意识的觉醒,正体现了王羲之思考人生、悲天悯人的哲理情怀。“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博学精思,他决不满足于沉醉在古人的作品中,而是能入能出,超脱于书本之外,发思古之幽情,省今生之意义,发愤著述,挥洒才情,使《兰亭集序》流传于后世,使后人正如作者所预测的那样:“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生命是转瞬即逝的,但我们能不能把生和死看作一样,把长寿和短命看得差不多呢?显然,这是荒谬的,是极端危险的哲学,它的盛行有可能导致民族文明乃至人类自身的毁灭。这样的实例是不胜枚举的。世界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巴比伦是怎样毁灭的?据考证,正是由于这个古老民族精神的迷惘和颓废。而中华文明为何历时几千年依然生生不息?正是因为我们有这样一大批思想界和文化界的精英。他们是我们民族的“巨人”,是足以配得上人类高贵心灵的“精神贵族”。他们高举着“仁义礼智信”的大旗,倡导的是“立德立身立言”的人生信条,珍惜一去不复返的美好年华,相聚一堂,吟诗作赋,留下千古华文,并集结成集,以此名传后世,这本身就凝聚了他们的良苦用心,饱含着他们的心血和对人生的不懈追求!
  作者是富于独特眼光和批判精神的。在当时那个玄学盛行的年代,有多少人抛弃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有多少人失去了人生的积极动力?但王羲之没有被他人左右,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发出了人生奋进的号角,鼓舞了多少代人,激励了多少代人。经过了一千多年时光的淘洗,经历了无数代人思想的打磨,《兰亭集序》依然熠熠生辉,卓然独立。即便是当代社会,王羲之这种积极入世的观念依然没有过时,而是有着永久的生命力。
  [作者通联:湖南常德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与台湾地区大学入学指定科目考试①,都是高等学校入学选拔性考试,都对中学教学起导向作用。由于所从属的政治制度、文化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不同,它们所体现的教育目的、对学生素养的要求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也有较大差异。但两地毕竟同宗同源、同文同语,拥有共同的文化传统,所以其高考语文试卷都在摸索一条有益于中华民族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命题思路。因此,通过对两地高考语文试卷的比较分析,我们不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某地一个煤矿塌方,五名矿工被困在井下。他们挤在一个很狭小的空间,黑暗潮湿、空气稀薄。挺过了两天,仍然没有被搭救的迹象,他们开始绝望。一个老矿工告诉其他四位年轻矿工,自己是十多年前一次大矿难的幸存者。那次,他没有吃的,没有水,没有灯光,熬过了八天,终于被解救出来。此时四双眼睛突然闪现出光芒,他们开始平静下来,相互鼓励,企盼营救。经过几天的坚持,最终他们获救了。许多时候,
(一)    【评议论文】陆俭明《语文教学之症结与出路》,原载《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3期。  【原文提要】中小学语文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负有重任。当前语文教学陷入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学科定位不明确;从教材编写到具体教法上,都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考试评价不够科学。针对以上问题,首先要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解决好语文教育的定位问题;课文的选用必须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改变讲解语文课
我国台湾省2009年学科能力测验(相当于大陆高考)是台湾2006年实施《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暂行纲要》以来的第一次大学入学考试。其中的国文考科。既维持了学科能力测验的命题精神,又体现了台湾新课改的理念。相比较于大陆高考语文具有如下三大特点。    一、文言文与语体文试题比例大致相当    台湾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于2007年9月公布的《学科能力测验国文考科考试说明》(以下简称台湾《考试说明》)规定:“命题
于漪老师,当代语文教育家。长期以来,她一直辛勤耕耘在语文教学改革的最前沿,始终与时代同步。她从语文教学的特点出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锐意创新,在扬弃和开拓中,逐步形成了以“人的完整性建构”为主要目标和价值取向的,具有求实性、创新性和发展性特征的语文教育观。  于漪老师的语文教育观,在批判中继承了过去,在创新中开辟了未来,为21世纪中国语文教学的改革打开了新的局面,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纵观于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评议文章】刘徽《机智地教学:循着学生的线索——评介日本学情卡教学模式》,原载《当代教育科学》第10期。   【内容提要】学情探测在日本具体化为学情卡评价,是档案袋评价的日本本土化运用。作为一种评价方式,学情卡全
已经读了不知多少关于母爱的文章,可当自己欣赏的眼波流淌在《纸船》和《金色花》的字里行间时,感动的航母还是淹没在了冰心打造的情感海洋里,文字中那富有生命质感的线条深深浅浅地牵扯着那不设防的心灵之网,此时,无所适从的思绪如漫天飞雪,纷纷扬扬裹卷了整个意境的世界。  作者在广阔的大海上细腻地伸展着她那思念母亲的情感触角,她总是留着留着一张张纸,这纸是为装载她对母亲遥远的思念而留下的,是为装载作者心头那沉
“功夫在诗外”,原是陆游给儿子传授写诗的经验时写的一首诗中的一句。诗的大意说:他初作诗时,只知道在辞藻、技巧、形式上下功夫,到中年才领悟到作诗更应该注重内容、意境。由此可知,所谓“功夫在诗外”,强调的是到生活中广泛涉猎,开阔眼界。一个作家作品的优劣,是由其阅历、见解、识悟所决定的,更是由其才智、学养、操守、精神等形而上的东西所决定的。只有身体力行的实践、格物致知的探索、血肉交融的感应、砥砺磨淬的历
不管承认不承认,初中语文被边缘化了——尽管在中学里,语文仍然被称之为主课。  不知从何时起,在语文学习方面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多上一节课与少上一节课无所谓,甚至多上或少上一个月、一个学期也无所谓。多上少上看不出来,还不如不上,省得浪费时间。这种“共识”越到高年级越明显。这也许就是导致中学语文被边缘化的最直接原因。那么,为什么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段语文普遍都非常重视呢?大概是: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
纪传体文学巨著《史记》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美誉,其最重要原因是它具有高超独到的写人技巧。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其中的名篇,虽为二人合传,但不难看出太史公对蔺相如情有独钟,极尽写其之能事。尤其是衬托手法独具匠心,无论是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还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腻的刻画,都是为了衬托蔺相如这位大智大勇的爱国英雄。  本文的主角是相如,这从开头对二人身份的叙述中即可看出,一个是“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