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与人的完整性建构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vgbergbeg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漪老师,当代语文教育家。长期以来,她一直辛勤耕耘在语文教学改革的最前沿,始终与时代同步。她从语文教学的特点出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锐意创新,在扬弃和开拓中,逐步形成了以“人的完整性建构”为主要目标和价值取向的,具有求实性、创新性和发展性特征的语文教育观。
  于漪老师的语文教育观,在批判中继承了过去,在创新中开辟了未来,为21世纪中国语文教学的改革打开了新的局面,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纵观于漪老师的教育人生,其中不乏磨难,尤其在风雨如磐的“文革”岁月,然而她却凭着乐观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走了过来。她怀着对理想的崇高追求,凭着对人生的坚定信念,怀着对教育的满腔热情,释放着她的全部能量,燃烧着她的整个生命,她就像闻一多笔下的红烛——将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于漪老师曾深情地说:“教育事业是系统工程,是魅力极强的交响曲。几十年来,我把我的一切都献给了教育事业,三尺讲台是我一辈子钟情的地方。生命是有限的,事业是常青的,教师的生命是在学生的身上延续的。教师把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传给学生,使学生成才。做一个铺路石,让学生一届又一届地从自己身上踏过去,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她就是这样执着地在一条实实在在的路上走着,实现着她的人生价值,在本质上就是“真”,是“爱”,是“奉献”,是她一生最简单也是最传神的写照。
  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说:“任何一个成功的教育家都必须是理想主义者,因为这种理想和对理想的追求构成了教育目的,它像航标一样,指导着教育发展的进程。不能想象,没有目的的教育能给人以成功的喜悦。教育需要激情,这种激情就出自对理想目标的追求。”于漪老师对教育事业就充满激情,她对教育目的有独到的见解,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的完整性建构”的目的观。
  
  一、确立“人的完整性建构”的目标
  
  “人的完整性建构”绝不是一个笼统的目标或者一个空洞乏力的口号,而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所谓“人的完整性建构”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提高其人文修养,完善其人格,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生存,使他们成为一个拥有健全个性的完整的人。
  于漪老师“人的完整性建构”的目的观得以确立,是因为她牢牢把握住了两个方面。
  1.目中有人,注重发展个性
  于漪老师常说,教育事业塑造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教育工作者要做好特殊的雕塑家,塑造完整的人,就必须首先做到目中有人。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正像没有买主就没有销售一样,谈不上什么教学。于漪老师深刻领会到这一点,她说,教语文的目的,在于塑造学生的心灵,要想成功,就得了解他们,洞悉他们的内心世界,把握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发展与变化。教师应是教育学生的高度自觉的人,在了解学生、认识学生方面处处做有心人,持久地注意观察学生,进入学生的世界之中去聆听、去感受,不仅要认清学生的共性,而且要审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把握各自的个性,保护和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教学生要‘观其所以’,即观察学生的日常言行;‘观其所由’,即观察学生所走的道路;‘察其所安’即考查学生的意向;‘退而省其私’,即考查学生私下的言行。现代教育对学生个性之间的差异应更加重视研究。”①
  于漪老师经常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在每个孩子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并用这段话来时常提醒自己,要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理解他们,研究他们的发展变化,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要做到“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须注意两点。
  (1)在发现上下功夫。教师和学生接触,随时随地都要开放自己的感官,去观察、发现学生,让学生的思想、个性特长、心理特征、知识构成、性格特征等各种信息进入自己的脑中,分别储存起来,只有心中有数,方可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
  学生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有些学生的性格是开放型的,教师容易发现他们的内心活动;但更多学生的心里某一角藏着奥秘,教师如果没有细致的态度、敏锐的目光,很难找到那根“独特的琴弦”。有眼力的教师看学生总是巨细不漏,越是细微之处,越不让它在眼皮底下溜走,从一些细微的表情、动作,就可窥见学生心中的那“一角”,窥见他们对某些问题的所思所想。对学生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引导、培养学生,完善其个性。
  于漪老师在实践中创造了“一看二听三问四查,并进行材料跟踪”的科学方法,既深入了解学生共性,又细致了解其个性,有的放矢地培养、塑造学生。学生从心底深处感受到了被尊重、被塑造的舒畅和满足。
  (2)在理解上动真心。一个教师要做到真正理解所教的每个学生,不仅要讲究科学性,而且要颇讲点艺术性。学生有学生的内心世界,他们的许多想法、做法在成年人看来是幼稚的、粗糙的、鲁莽的,甚至是可笑的。教师不能以成人的想法、做法来框定,要多设身处地为学生想想,理解他们的心情、愿望、欢乐、忧愁,少下禁止令,要正面引导,积极为他们出谋划策。知心才能交心,师生之间有共同语言,那根“独特的琴弦”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知识日益增长,智力不断被开发,思想、性格、兴趣等等都处在变化之中,教师也应以变化的眼光看待学生,不应停留在某一点或某一阶段,要全面、发展地去理解学生。
  于漪老师在她的教学生涯中,总是力求练就一双慧眼,精心雕造可爱的学生。
  2.高瞻远瞩,始终与时代同步
  于漪老师语文教学探索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放眼未来。她的“人的完整性建构”的目的观正是建立在时代的需求之上的。
  “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工作,它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的发展趋势,根据未来的需要,去教育和影响青少年,用人们所憧憬、所希望、所追求的美好理想来塑造新一代。”②于漪老师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指出:“育人不是泛泛而谈,而应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认识,有针对性、有时代的特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以明日建设者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促进今日语文教学的实践和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③现今的中学生是21世纪各个建设领域的后备军,培养塑造他们,不仅须研究他们今日的心理特点、学习能力,还要认真考虑他们明日应有怎样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于漪老师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认为语文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现代人素质、思想活跃、富有理想、自学能力强、善于吸收各种信息、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勇于改革创新的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她从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出发,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而努力,引导学生在素质、智力、能力等方面扎下深根,培养他们成为现代的文明人,有良好的习惯,有奋发的精神,有追求真知的旺盛的求知欲,有克服困难、锲而不舍的意志与毅力,有健全的个性与人格,从而成为“完整的人”。
  于漪老师深刻反思了最近几年语文教育培养目标在实施中发生偏差的现状,切中应试教育的时弊,尖锐指出当今语文教学“急功近利、舍本求末,忽视对人的全面培养”,警示人们“应试教育已使教育工作走入了歧途”,她大声疾呼“我们要培养的是有志气有抱负有民族优秀精神的跨世纪的新人”,要“着眼于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学习做人”,“要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于漪老师对语文教育目标的探索和思考,体现了其教育思想的宏观性、超前性。“人的完整性建构”的教育目的观是富有创造性的目的观,对新世纪语文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的导向性,引领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实现“人的完整性建构”的途径
  
  要完成“人的完整性建构”,培养完善的人,并非朝夕之事,而是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循章而为,注重方式方法。纵观于漪老师的教学思想,我们可归纳出两条有效途径。
  1.以拓展思维为核心,提高学生素质
  于漪老师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赖于思维的发展,这是由思维在语文学习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
  首先,学生的思维能力决定着学生的语文能力。
  人们在进行思想交流的时候,思维能力非常重要。而思维总是由语言承载着,思维和语言密不可分。人们交流思想的过程又表现为听说读写的过程。当一个人在头脑中思考问题的时候,他是凭借着内部语言进行思维加工的,而要把思维结果告诉别人的时候,就需要把其转换为外部语言信息表达出来,表达的方法是说和写。从信息接受者来讲,如果接受的是说出的话,就靠听;如果面对的是书面文字,那就靠读。听和读获得的信息传入大脑,大脑再对语言信息进行处理,从而理解对方的思想。听说读写的交流思想的过程,也就是在语言和思维的交叉作用下信息转换的过程。
  人们运用听说读写进行思想交流的过程,就是语文的理解和表达过程,这个过程既离不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从语文能力的内在本质来看,运用语言进行思维的能力决定着听说读写的能力。正如陶本一指出的:“什么是语文能力?过去把它总结为听、说、读、写四个字,然而这四个字,我认为不能包括语文能力的全部内涵。听、说、读、写只是一种外部形式,核心在于启迪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这种工具进行思维的能力。”可见,学生的思维能力决定其语文能力。
  其次,思维决定了思想的形成,它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
  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决定了它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所担负的重大责任。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中人文内涵的熏陶、感染,从而形成自身的情感态度、气质性格、思想修养和心理品质等等。而为学生素质的形成与提高提供了充足养料的人文知识本身就是思维的结果。人们在实践中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大脑就会对问题进行思考,以语言为工具对知识经验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思想,思想必须通过说、写表达,通过听、读接受,否则便毫无意义。学生在吸收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个对信息的分析、综合、判断、取舍的思维加工过程。可以说,正确的思想形成于科学的思维方法,因此,思维训练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
  既然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须臾都离不开积极的思维,并且,学生在学习期间不可能学会他在日后投入社会生活、参加现代化建设的全部知识和能力,因此于漪老师认为,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更要紧的是培养他们会学习、会思考的本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语文教学中,学生如果不认真进行思维训练,那么,读就有口无心,看便浮光掠影,说也不得要领,写亦内容干瘪、词不达意。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深刻地揭示了学思结合的重要性。他的学习过程五阶段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是以思为核心。“学”和“问”离开了“思”,会一无所得;同时,只有“慎思”才能“明辨”和“笃行”。
  于漪老师对此深有体会,她认为:“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解疑……的过程。”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虽不是于漪老师的独创,但她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时,却开辟了广阔的途径。她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出了在语言训练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规律,从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语文教学原则,从而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思维敏捷、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2.把“教文”纳入“育人”的目标
  要建构完整的人,光“教文”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育人”。
  教学生“文”,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当然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与此同时,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完善他们的人格,让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于漪老师早就提出:“语文教师应树立鲜明的‘育人’目标,‘教文’要纳入‘育人’这个大目标。只见‘文’,不见‘人’,充其量只在鸡虫得失上兜圈子,很难成为学生生活的导师、道德的教员。认为教‘文’是语文教学的硬任务,‘育人’不过是招牌或幌子的看法是不可取的。”④她引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话:“如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予学生以教育。”指出“离开‘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⑤
  于漪老师多次强调,在训练学生基本功的同时,要培养他们做人的品质。教师教学生学“文”也在教学生“做人”。于漪老师认为语文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指导他们多读好书,宣传语文学习积累与实践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培养他们学语文的韧性,培养他们孜孜以求的精神,在“教文”的过程中,要教给学生“做人”之道。
  语文教学要通过“教文”,春风化雨般地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渗透滋润,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于漪老师指出,教学中所选的“文”必精美,虽然“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但这个“例子”必须是精美的范例。于漪老师的“育人”,不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是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启发,情感受到熏陶,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聪明才智得以充分自由的挥洒。她认为,不促使学生个性获得发展,育人就相应地失去光泽。可见,她的“育人”是对人的一种立体观照和完整建构,是对人的全面唤醒,是全新的“育人”。
  
  ————————
  注释:
  ①于漪:《识质与雕塑》,《语文学习》,1985年第1期。
  ②卓睛君、方晓东:《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2页。
  ③④⑤于漪:《素质·能力·智力——我的语文育人观》,《语文学习》,1988年第12期。
  [作者通联: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沈先生在谈及小说的创作动机时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享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而对小说创作的主旨,许多研究者作出了可贵的探索,有认为这是一篇关于翠翠成长神话的
近几年来,根据新的教育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新时代教师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在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从语言运用及建构的视角之下来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加深对于所学文章的认识,促进自身多方面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阅读自学能力的培养还可以有效保证高中教师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一、阅读自学能力培养的意义   在高中阅读教学中
《任务情境:答问》是唐江澎老师在山东济南执教的一堂公开课,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我作为唐江澎体悟教学研究社群的一名成员,不仅现场观摩学习,而且有幸参与备课磨课的全过程。这节课是新课标背景下任务教学的一堂经典课,为我们提供了任务教学的范式。因此,我选择任务情境教学的特征、情境背景下的真实学习的角度解析这节课作为任务教学的要素,挖掘这节课背后的教学意义及教学智慧。   一、设置情境,进行“答问”任务教
重读《曹刿论战》,再次拍案称奇。  以弱胜强本已彰显了齐鲁之役的传奇性质,但是更为传奇的是,通过曹刿论战,我们隐约看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的先民们借助左丘明的笔所描画出来的对于民主政治的愿景。  愿景之美好,乃是通过曹刿议政之当然,参政之深入表现出来的。  无论任何一个时代,平民参政都是敏感的,敏感到政权的每一个神经末梢都可能引发反应。因此,平民参政的质量往往能从一个侧面体现一个政府的质量。中国封建社会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评议论文】郑国民,陈晓波《新世纪语文教科书编排方式的探索》,原载《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5期。  【原文提要】新课程背景下,以“主题”组织编排单元、设计并呈现语文实践活动的“情境”已成为语文教科书编写者们不约而同
《中学语文》2006年第12期上半月“教学大参考”上黄助昌先生《作文评分:到语言为止》一文,表达了这样的作文评分观点:“作文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考查,并非对学生作政治鉴定,所以应当回归到作文本体,作文评分也就应当以语言能力为标准,且只能到语言为止。”接着以美国11岁男孩萨拉·邓肯的获奖文章《自由的美国?》、南京金陵中学费滢滢的高考作文《人情与季节》、2005年湖北考生的《出得厅堂入得厨房之王国维可以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与台湾地区大学入学指定科目考试①,都是高等学校入学选拔性考试,都对中学教学起导向作用。由于所从属的政治制度、文化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不同,它们所体现的教育目的、对学生素养的要求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也有较大差异。但两地毕竟同宗同源、同文同语,拥有共同的文化传统,所以其高考语文试卷都在摸索一条有益于中华民族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命题思路。因此,通过对两地高考语文试卷的比较分析,我们不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某地一个煤矿塌方,五名矿工被困在井下。他们挤在一个很狭小的空间,黑暗潮湿、空气稀薄。挺过了两天,仍然没有被搭救的迹象,他们开始绝望。一个老矿工告诉其他四位年轻矿工,自己是十多年前一次大矿难的幸存者。那次,他没有吃的,没有水,没有灯光,熬过了八天,终于被解救出来。此时四双眼睛突然闪现出光芒,他们开始平静下来,相互鼓励,企盼营救。经过几天的坚持,最终他们获救了。许多时候,
(一)    【评议论文】陆俭明《语文教学之症结与出路》,原载《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3期。  【原文提要】中小学语文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负有重任。当前语文教学陷入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学科定位不明确;从教材编写到具体教法上,都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考试评价不够科学。针对以上问题,首先要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解决好语文教育的定位问题;课文的选用必须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改变讲解语文课
我国台湾省2009年学科能力测验(相当于大陆高考)是台湾2006年实施《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暂行纲要》以来的第一次大学入学考试。其中的国文考科。既维持了学科能力测验的命题精神,又体现了台湾新课改的理念。相比较于大陆高考语文具有如下三大特点。    一、文言文与语体文试题比例大致相当    台湾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于2007年9月公布的《学科能力测验国文考科考试说明》(以下简称台湾《考试说明》)规定:“命题